MegaETH的投資價值

來源:道說區塊鏈

這兩天一個新的以太坊第二層擴展項目MegaETH突然爆火,爆火的原因恐怕主要還是其豪華的投資陣容,包括Vitalik和一眾知名風投在內的大型投資者都投資了這個項目。

大概一個月前就有朋友和我提到了這個計畫。當時我看這個項目時能找到的資訊還不太多,導致一些細節仍然不太理解。這次爆火後再看,它的資料就詳細得多了。

這個項目讓我印像比較深的有兩點:

一是它是第一個提出具體效能指標的以太坊第二層擴充。

二是它在白皮書中將區塊鏈(包括以太坊第二層)擴容的方式和手段都進行了詳細的列舉,對一些重要的細節(比如影響性能的瓶頸)還給出了實驗數據進行佐證。

關於以太坊第二層擴展的性能,在我的印像中,至少在過去幾年,雖然它也是各個項目方強調的重要指標之一,但很多時候各個項目方對性能的提高主要都著眼於具體的某一環節或某一種方式。

例如OP系主打用「錯誤證明」這條路線來提升第二層擴展的效能,ZK系主打用提高證明產生的效率來提升第二層擴展的性能。在此之上再加上某種程度的中心化(排序器就是典型)實現高效能。

在這些項目上線後,當大家發現它們對性能的提升相當有限(遠不及大家預想的那麼好)時,這些項目便轉而把重點轉向了其它方面:比如加強生態建設、扶植生態項目等。

當然,這些計畫方們著眼生態建設、扶植生態計畫的做法我是100%認同的,也認為是應該的。

但MegaETH的出現讓我突然感覺到這些二層擴充們對效能的追求已經逐漸淡化了。

而從以太坊的角度來看,似乎對效能的擴展漸漸變成了第二層擴展數量的增加:當第二層擴展的數量越來越多時,以太坊單位時間處理的交易自然也越來越多—這確實算是某種程度上提升的性能。

但這種性能的提升總給人感覺有點勉強,缺少點硬核。

MegaETH的出現將性能的提升再次聚焦到硬核技術,這個風格似乎好一陣子沒有在這個生態中出現了。

MegaETH在白皮書中對每個技術細節的描述我覺得是值得大家閱讀的,像這樣對技術細節的詳細羅列已經很久沒有在專案白皮書中看到了。它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篇對當下區塊鏈效能擴展諸多要素的綜述論文。

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大可以忽略它的技術細節,而從它的邏輯去探索和揣摩專案方的思路以及規劃。

總之,看完這篇白皮書,讀者大概能夠了解計畫方將從哪些角度使用什麼手段讓這個第二層擴展達到其所宣稱的10萬TPS。

當然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那就還要看往後的實際產品了。

這個項目在我看來整體上採用的思路是節點的分類,將第二層擴展的各種功能細分到不同節點,讓各類節點按照其需要的性能使用不同性能的硬件,讓整個系統中各個功能都達到其節點硬體的上限從而將系統的效能推升到硬體的極限。

這個想法讓我想起早前讀到的一篇Vitalik關於以太坊未來節點分類的規劃。

在那個規劃中,Vitalik設想未來以太坊的節點也會分類:

一部分需要高效處理交易並產生區塊的節點使用高效能的硬件,這些節點需要抵押32個ETH;

而另一部分僅作為區塊驗證的節點則使用很普通的硬體(甚至嵌入式設備),則只需要抵押很少量的ETH。

這樣既滿足了以太坊主網對效能的要求,又能滿足整個網路盡可能的去中心化。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MegaETH的這個想法引發了Vitalik的共鳴而讓他參與了這個計畫?

當然我對這個專案也有一些疑問:例如它對排序器的處理是至始至終都採用一個指定的還是用抽樣的方式在眾多候選人中選取?這個細節似乎在白皮書中沒有特別的交代。如果是前者,系統怎麼避免單點故障?

總的說來,MegaETH讓以太坊第二層擴展生態中多了一個主打高性能的項目,讓這個生態更加豐富,對生態來說肯定是有很大價值的。

至於說到專案的投資價值,(如果未來發幣)我是這麼看的:

像MegaETH這樣的計畫在研發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贊助,因此這類計畫很難不接受創投的加入。這就決定這個項目(如果發幣)的價值肯定要照顧風投的利益。

另外這樣的項目屬於大白馬:它的價值一說就明白,它的意義一講就清楚。

因此,這樣的項目一般來說(其代幣)升值空間是有天花板的。

所以在我看來,MegaETH對以太坊尤其是第二層擴展的生態意義遠大於它的投資價值。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