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創辦人: 以「言論自由」為使命、視馬斯克為戰友、以TON 為基礎建構獲利模式

原文作者:starzq.eth 來源:X:starzqeth

上週跟@realyanxin交流TON 生態的時候,他推薦我一定要去看看Telegram 創辦人Pavel Durov 今年的採訪,看完就能深刻理解Telegram 的使命,TON 對於Telegram 的價值,他為什麼要Bullish Ton 生態,因為TON 對Telegram 的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於是我把這段Tucker Carlson 的訪談看了一遍,的確更加深刻的理解了Telegram 和Ton:

  • Pavel Durov (帕維爾·杜羅夫)的成長經歷,使得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也希望透過創造一個平台使他人也能感受到自由;

  • Telegram 的使命(mission)是創造一個可以讓使用者「言論自由」的平台;

  • Ton 對Telegram 的價值: Ton 是在其價值觀下構建盈利能力的幾乎唯一方式,保障Telegram“言論自由”的使命,幫助其可持續發展。

以下是我整理的採訪精華,同時補充了一些背景資訊/ Comments / 對TON 的分析, 分為了5 個部分,Enjoy

  • Pavel Durov 的成長經歷(精英家庭、中央集權→資本主義、天才少年、實驗學校、電腦程式設計、俄烏衝突、捍衛言論自由),促使了Pavel 出走嚮往自由

  • Telegram 的誕生,以精簡高效的小型團隊(各類全球競賽的佼佼者)開發出優秀的功能,帶來快速自來水成長

  • Pavel Durov 開啟數位遊民般的生活,最後選擇杜拜作為 Telegram 總部

  • 為保持中立,Telegram 沒有外部股東,但每年數億美元的營運成本下必須探索出在保護用戶隱私基礎上的獲利模式,這就是TON 對於Telegram 的意義

  • 一些有趣的點:收到美國政府自相矛盾的需求、最大的壓力是來自蘋果和谷歌、如何對待監視、安全硬體通訊設備

1. Pavel Durov 的成長經歷(精英家庭、中央集權→資本主義、天才少年、實驗學校、電腦程式設計、俄烏衝突、捍衛言論自由),促使了Pavel 出走嚮往自由

  • Pavel Durov 1984 年 10 月(一個頗有趣味的年份)出生在前蘇聯的學者家庭,親眼目的了蘇聯中央集權制度的種種問題;

  • 4 歲時隨家人移居義大利,他在那裡觀察到的一切,與他在蘇聯的經歷形成了鮮明對比,認為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制度比集權主義更好。他在義大利接受的教育,也讓他變成了歐洲的一部分。在義大利的時光對他和他的哥哥充滿了樂趣

  • Nikolai Durov(尼古拉·杜羅夫) 10 歲時,以一個神童的身份在意大利電視上現場直播實時解立方方程(cubic equation),在當時的意大利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 Pavel 剛開始在義大利上學時,一句義大利文也不會,老師都不看好他。結果第一學年結束就成了班上第二名,第二學年更是拿下第一名。這段經歷讓他喜歡上充滿競爭的環境,並且深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優秀的成績。

  • 90 年代相對寬鬆的俄羅斯(蘇聯解體後):因為父親是研究古羅馬文學的著名學者和作家,受邀去做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語言文學學院古典語言學系的系主任。俄羅斯和義大利不同,但Pavel 樂享其中,因為90 年代的俄羅斯有些實驗性的學校會全面教育你,他學會了六種外語,數學課程也非常專業。

  • Pavel 家在90 年代初從義大利帶回了一台IBM PC XT 電腦,他們成了俄羅斯為數不多可以自學程式設計的家庭之一。 Pavel 也非常熱衷於編程,在互聯網上為人文學科專業的學生推出了一個名為Durov.com的電子圖書館,並在SPBGU.RU創建了聖彼得堡大學的互聯網論壇,邀請不同院系的老師和學生進行討論。然後21 歲大學畢業(2006 年9 月)創辦了一家被人們稱為「俄羅斯版Facebook」的公司VK. VK 發展很快,2008 年12 月,超過了競爭對手Odnoklassniki,成為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社交網路服務。 ,價值也成長到了30 億美元。

  • VK 從2011 年起開始遇到一系列問題。因為遵從「言論自由」,VK 成為俄羅斯抗議者組織集會的工具,拒絕了俄羅斯政府(普丁)關閉反對社區的需求,堅守所信仰的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當政府要求在杜馬選舉後刪除反對派政治家的頁面時,Pavel Durov 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穿著連帽衫的哈士奇照片,伸出舌頭,並配上文字“這就是我的答复” ,讓世界知道他不會屈服於壓力。

  • 2013 年烏克蘭發生類似的抗議活動,Pavel 再次拒絕俄羅斯政府要求提供抗議烏克蘭用戶的個人資訊。這時Pavel 面臨2 難:屈服於俄羅斯政府,或賣掉自己的股份。 Durov 選擇了後者,2014 年離開了俄羅斯,更嚮往自由,不願意被人指揮。

  • 2022 年3 月,Pavel 表示:「從我媽媽這邊來看,我可以追溯到基輔的家族譜系。她的婚前姓是烏克蘭姓氏(伊凡尼連科),直到今天我們在烏克蘭有很多親戚。 」 這也可能是Pavel 捍衛烏克蘭用戶個人資訊的原因之一

  • Carlson 補刀了Mark Zuckerberg 和Prague Agarwal(Twitter 前營運負責人)曾與政府合作審查公眾資訊。

另外,Pavel Durov 一家都是菁英

父親:Valery Durov(瓦列裡·杜羅夫),研究古羅馬文學的著名學者和作家,在蘇聯時代是列寧格勒國立大學黨組織的書記,在1980 年代後期,他被邀請到意大利教俄語。蘇聯解體後,受邀回到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語言文學學院擔任古典語言學系的系主任

母親:Albina Durova(阿爾賓娜·杜羅夫),來自烏克蘭基輔,在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任教。

哥哥:Nikolai Durov(尼古拉·杜羅夫),是一位精通數學和電腦的天才

  • 1996 年、 1997 年和1998 年, 在連續3 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獲得金牌;

  • 1995 年至1998 年,在連續4 屆國際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IOI)中獲得三面銀牌和一枚金牌;

  • 身為聖彼得堡國立大學ACM 團隊的成員, 2000 年和2001 年連續2 年贏得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ACM ICPC)總決賽冠軍,全世界只有10 個人取得過這個成就;

  • 2005 年在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獲得了第一個博士學位, 2007 年在波昂大學獲得了第二個博士學位

  • Pavel Durov 的左膀右臂,擔任VK 和Telegram 的CTO

補充:

  • Pavel Durov (帕維爾·杜羅夫)的成長經歷讓我想到了CZ 趙長鵬@cz_binance。 CZ 父母都是教師,父親是教授,也算是高知家庭。 CZ 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被戴上「資產階級高級知識分子」的帽子被下放一段時間。

  • 80 年代末期, 12 歲的趙長鵬跟隨父母一起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趙長鵬上大學時選擇了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學習電腦科學,開啟了他的程式生涯。

  • 標準的“世界公民”,平均每五年就會換一個城市生活,在中國大陸、加拿大、日本、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加坡他都生活過。

  • CZ 的姊姊Jessica Zhao 也很優秀,曾經是摩根士丹利的董事總經理

2. Telegram 的誕生,基於精簡高效的小型團隊(各類全球競賽的佼佼者)開發出優秀的功能,帶來快速自來水增長

在俄羅斯的最後時光,因為種種經歷(武裝警察試圖闖入他家),Pavel 意識到每一種通信工具都不安全,但又需要和他的哥哥聯繫,萌生了開發一款具有良好加密功能的資訊應用的的想法,這就是現在的Telegram(2013 年8 月14 日推出iOS 版)。

Pavel 主要負責使用者介面的編寫,他哥哥設計了Telegram 的加密演算法 MTProto 協定(至今仍在使用),帶動了「加密功能的資訊應用」風潮。

Telegram 團隊非常精簡且有效率

  • 工程師團隊只有30 人,但個個都能力很強,跟海豹部隊一樣

  • 基於這份TON 的原版白皮書,可以發現Telegram 的工程團隊一小半都是原來VK 的員工,同時也是各類全球競賽的佼佼者(國際大學生編程競賽ACM ICPC,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 國際大學生數據競賽、Top Coder 競賽)

  • 沒有hr 部門,他們創建了一個平台(contest.com)用來舉辦工程師比賽(每月或每兩個月),挑選出最優秀的工程師發offer

  • Pavel 是公司的唯一擁有者、董事和產品經理,大多數的功能都是他提出的,並直接與每個負責實現這些功能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合作(Carlson 驚了)

保持精簡高效的秘訣:獨立性

  • 他曾經告訴Jack Dorsey(Twitter 共同創辦人), Twitter 20 個人就夠了。 Jack 表示同意,但問題是一旦開始大規模裁員,就會讓華爾街感到不安,保留這些員工只是為了維持股價。

  • 所以Elon 要先將Twitter 私有化,才能裁員80%

  • 那麼上市的好處是什麼呢? Pavel 思考了一會兒,回答說可以更有效率的籌資。所以如果用Token 來籌措資金,同樣可以達到高效,同時創造新的評鑑體系,而非目前的短期季度財報體系

Telegram 每天250 w 用戶註冊,成長很快。沒有任何行銷投入,完全自發性成長, 9 億月活

  • Pavel 認為本質原因是「Telegram 產品做的好。用戶很聰明,喜歡使用好的東西,不喜歡使用次品。一旦用戶用了一段時間,發現Telegram 所有的功能,包括速度和安全性,就不會離開,而且會邀請ta 的朋友加入。

  • Jobs 也有類似的觀點,不知道是否影響了Pavel: 我們相信,如果我們不斷向客戶推出優秀的產品,他們就會繼續掏出錢包。 (Our belief was that if we kept putting great products in front of customers, they would continue to open their wallets)

紙飛機的標誌,來自這樣一件軼事:Pavel 給了VK 一位副總裁一大筆獎金,但副總裁卻回答說對他來說重要的是使命而不是金錢,於是他們倆把錢折成紙飛機丟下樓

起底Telegram創辦人:「言論自由」的使命、「戰友」馬斯克、TON的價值

3. Pavel Durov 開啟數位遊牧般的生活,最後選擇杜拜作為 Telegram 總部

Pavel 先後遊歷了柏林、新加坡、倫敦、舊金山,最後選擇了杜拜作為Telegram 的總部

沒有選擇柏林的原因:官僚障礙太多,難以克服

  • 德國:你不能直接從歐盟以外的地方聘請員工。必須先在本地的報紙和雜誌刊登招聘廣告,如果6 個月內都沒有德國和歐盟的工程師應聘,才可以僱用歐盟以外的員工

舊金山:曾經以為會留在那裡,因為大量的科技公司在那裡。兩件事讓Pavel 重新考慮

  • 第一是安全問題:Pavel 在造訪Twitter 的Jack Dorsey 後在回飯店路上遭到攻擊。當他用手機推文「我剛見了 Jack Dorsey」時,被3 個大個子搶走手機,但Pavel 奮力搶了回來並逃走。這震驚了他,這也是唯一一個他在街上被襲擊的城市和國家

  • 第二,他受到了FBI 和各種安全機構過多的關注,「這可能不是適合我們的環境」:

  • 每次Pavel 去美國,機場都會有2 個FBI 特工迎接他並提問

  • 有一次早上9 點,他在美國租的房子吃早餐,FBI 突然出現,質詢他的近況細節

  • 甚至一次他帶一名工程師去美國,有人試圖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僱用這名工程師,讓這名工程師在telegram 使用特定的開源庫(方便被作為後門)

最後選擇了杜拜

  • 7 年前他們來到杜拜,一開始只想住半年試試,結果就沒有離開

  • 杜拜做生意很便利可以在全球招募員工,申請居留證很方便

  • 稅收政策很好

  • 基礎設施非常棒。只需要繳最少得稅款,就可以享受到許多優質的設施:公路、機場、飯店

  •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中立的國家,一個希望與所有人建立友好關係的小國,沒有和任何大國綁定,這是像telegram 這樣的中立平台最好的選擇

  • Comment: 新加坡雖然也比較中立,但不少人認為離大陸太近也是個隱患

  • 在他們來到這裡的7 年裡,雖然週邊國家也有一些摩擦,但阿聯酋從未要求Telegram 審查用戶數據,和之前的經驗形成鮮明對比

fun fact

  • 有了在俄羅斯和美國的經驗後,Pavel 表示只會去跟他們價值觀一致的地方,不會涉足中國、俄羅斯、美國這樣的大國。這期訪談也是在Telegram 的杜拜辦公室進行的。

  • 在離開俄羅斯後,Pavel 通過向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的聖基茨和尼維斯的糖業多元化基金捐贈250, 000 美元獲得了該國的公民身份(可以在100 多個國家免簽旅行,包括英國),並在瑞士銀行獲得了3 億美元的現金,使他能夠專注於創建Telegram.

  • 新冠爆發後,聖基茨和尼維斯的旅遊業被打擊,降低了投資移民的門檻,福布斯還出了一篇文章《護照像Pavel Durov 一樣: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因疫情降低了公民身份的價格》

  • Pavel 目前擁有4 個國家的公民身分:俄羅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法國、阿聯酋

4. 為保持中立,Telegram 沒有外部股東,但每年數億美元的營運成本下必須探索出在保護用戶隱私基礎上的獲利模式,這就是TON 對於Telegram 的意義

在吸取了VK 的教訓後(被資本控制賣給俄羅斯),初期為了保持獨立,Telegram 沒有引入第三方投資機構,因為其追求「言論自由」的使命,不一定和投資機構一致。

同時Pavel 可以為Telegram 的初期營運提供資金: 10 年前他的銀行帳戶和比特幣就有數億美元(10 年前用150 萬美元,以均價750 美元,購買了2000 枚比特幣);他沒有買任何房地產、飛機或遊艇,不認為這種方式適合他。生活中首要之事是他的自由,一旦買東西就會被束縛在某個地方,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Telegram 上

但Telegram 隨著用戶量的增加,每年的營運成本高達數億美元(2021 年欠了7 億美元債務),不可能一直靠Pavel 來提供營運資金,於是嘗試了一系列籌資的方法。 Pavel 提到了債券發行,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先後2 次對區塊鏈的嘗試(這個部分Pavel 聊的不多,可能是受之前SEC 的影響希望保持低調,下面的部分均為我的補充) :

  • 2018 年1 月,Telegram 宣布推出「Telegram Open Network」(TON),一個高效能區塊鏈,希望透過擴展達到每秒數百萬筆交易,為Telegram 當時的5 億多用戶提供快速、安全的去中心化支付、數位身分等服務。透過首次代幣發行(ICO) 籌集了17 億美元,為其建設提供資金。參與者包括矽谷大咖級投資公司,如紅杉資本、Benchmark、Kleiner Perkins 和Lightspeed, 同時沒有出售Telegram 的任何股權。

  • 這次ICO 在2020 年第一季被SEC 叫停了,Telegram 將資金回饋給了TON 投資者,也向SEC 支付了1,850 萬美元的罰款。

  • 2021 年3 月,Telegram 發行了10 億美元的債券,年利率為7-8% (看起來像是對ICO 叫停的緊急應變)

  • 在被SEC 叫停ICO 後,Pavel 將TON 的控制權交給了“社區”,一個名為NewTON 的開源開發者團隊接手了項目,並在2021 年更名為了 TON(The Open Network)基金會

  • TON 在2021 年 4 季上了交易所,當時價格在0.8 美元左右。

  • 2023 年8 月,Telegram 在新加坡Token 2049 活動期間推出了基於TON 的加密錢包,可供Telegram 全球9 億用戶使用。至此,Toncoin 的價格也開啟了飆升之路,FDV 和Market Cap 都進入了Top 10

起底Telegram創辦人:「言論自由」的使命、「戰友」馬斯克、TON的價值

至此,我們應該不用再懷疑Telegram 和TON 的緊密關係(btw, Telegram Open Network 的白皮書作者是Pavel 的哥哥Nikolai, 同時也是Telegram 的CTO), TON 可以為Telegram 在保護用戶隱私基礎上,構建出強大且健康的獲利模式

  • 網路平台的獲利模式可分為以下幾種:廣告、電商實體銷售、加值服務(虛擬物品銷售、會員)、金融服務;

  • 廣告為Facebook / Instagram 等社交網路創造了主要的利潤,但Pavel Durov 從在VK 時代起就以不喜歡廣告而聞名,一方面會暴露用戶隱私數據,直接和Telegram 的使命衝突,另一方面用戶體驗不好;

  • 目前Telegram 開放了基於頻道訂閱的廣告,但因為無法開放用戶隱私數據,會影響廣告投放的精準度,短時間內比較難創造大體量的營收;

  • 回歸到本質,Telegram 和阿里、騰訊、Facebook 從根本上不一樣,Telegram 由於有著「言論自由」的願景,很在意抗審查和去中心化。 Telegram 把自己對標成國際版的微信,它們也有著類似的產品形態,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參考。騰訊2024 Q1 財報顯示,加值服務收入450 億元,金融服務收入239 億元,廣告收入145 億元。加值服務和金融服務加起來是廣告收入的近5 倍。

起底Telegram創辦人:「言論自由」的使命、「戰友」馬斯克、TON的價值

  • 而其增值服務和金融服務都和支付相關,這時再看為什麼Telegram 要發力小遊戲和支持Ton, 就非常清晰了:透過小遊戲的增值服務,一方面創造巨量的收入,另一方面提升用戶活躍度;

  • Ton 本質上為Telegram 實現了全球支付的底層能力。為什麼不是像微信一樣建立自己的支付呢?因為一方面Telegram 的大量用戶分佈在發展中國家,可能都沒有自己的銀行帳戶;另一方面這也省去了傳統支付整合和監管的大量工作。或者說,針對Telegram 的大量用戶所在長尾小國家,每個小國家都有若干個銀行,傳統支付整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區塊鏈可以快速實現全球支付。所以選擇TON,從某個角度講是必然。而且區塊鏈的匿名性,也和Telegram 的願景一致。馬斯克傳裡面也有提到,馬斯克在計畫為推特建立支付系統時,也研究過區塊鏈。不過推特作為一家美國上市公司,監管的風險更高。

  • 有了支付,Telegram 就和微信一樣擁有了最基礎的2 個功能,發送訊息和發錢,建立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就水到渠成。

  • Yan Xin 有個insight 也很有趣,基於TON, Telegram 可以成為第一個能夠真正推動USDT 向10 億人去分發,或者說能夠民主化美元利息的平台(一方面有美元帳戶的人,可以輕鬆享有5% 的年率;但另一方面,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使用者沒有銀行帳戶,同時本國貨幣通貨膨脹嚴重)

5. 一些有趣的點:收到美國政府自相矛盾的需求、最大的壓力是來自蘋果和谷歌、如何對待監視、安全硬體通訊設備

收到美國政府自相矛盾的需求

  • 2021 年1 月6 日的國會山騷亂事件(數以千計支持川普的示威者衝進了國會大廈,導致出現人員傷亡)後,Parvel 收到來自民主黨國會議員的一封信,要求telegram提供所有與那次暴動有關的用戶資訊。 Pavel 向律師諮詢了這個請求,律師建議他們忽略這個要求。

  • 這封信非常嚴肅,裡面說如果不配合,Telegram 會違反美國憲法

  • 2 週後Parvel 又收到一封新的信件,來自於共和黨的國會議員,表示如果提供了之前那封信裡面要求的任何數據,Telegram 將違反美國憲法

  • 「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會違反美國憲法」

  • Carlson 補刀:Facebook 公開表示偏向某些運動和某些國家

最大的壓力不是來自政府,而是來自蘋果和谷歌

  • 這兩個平台可以審查你在智慧型手機上能閱讀和存取的所有內容

  • 必須遵守這2 個平台的規則,否則就有被下架的風險

  • 這些規則往往很模糊,平台擁有解釋權

如何對待監視

  • Pavel 習慣性的認為他使用的設備已經被侵入了。在美國有過的經驗後,他對美國開發的平台(iOS, Andriod, Mac OS, Windows)的安全性信心非常有限

個體間的資訊自由交換會如何發展?我們是在走向一個沒有私人通信的世界嗎?隱私是否還會存在?特別是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AI 時代。

  • Pavel 比較樂觀,認為未來會出現一些新的安全硬體通訊設備,就像現在用硬體錢包來儲存加密貨幣一樣。世界是在週期性的發展,人們總是會厭倦他們現在的生活方式,然後走向不同的方向。

10 年前Pavel 和馬克祖克柏有一次私人會面

  • Pavel 介紹了VK 即將推出應用程式平台。最後Facebook Copy 的不是 VK 實際做的,而且他在交流中告訴馬札的

  • 雙方都表示不會擴張到對方的市場,但兩三週後,他們倆都做了相反的事情:Facebook 進入了俄羅斯,而VK 也啟動了全球市場

最後,Pavel 表示Twitter 現在在「自由派言論」上做的不錯,而且具備創新能力,他視馬斯克為戰友。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