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退潮到崛起從VC到DAO

危機即轉機。使用者面臨挑戰,VC 機構艱難,專案方更是步履維艱。近年來,Web3 活動最為熱鬧,而其中人流最為密集的正是專案方。

如果專案團隊依舊將自己定位為“專案方”,那麼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在這個DeFi 金融壟斷的市場中,獲得機構、交易所、基金會認可的項目猶如鳳毛麟角,生存更是難上加難。唯有DAO 能夠持續進化。

01 持續進化的DAO

每一次革新都是DAO 的進化。 #Bitcoin 作為區塊鏈的開創者,自2013-2014 年起,Altcoin 開始模仿或微創新#Bitcoin 。

2016-2018 年,在#Ethereum 的創新推動下,公鏈透過ICO 為#公鏈DAO 融資。 @VitalikButerin 提出DAICO 以規避ICO 所固有的道德風險。

2020-2022 年,#DeFi協定DAO 透過IDO 啟動,@SushiSwap 以「DAO」之名向@Uniswap 發起挑戰。 $token 由協議生成,並由協議分發,逐漸成為共識。以「NFT」為載體的社群也開始嶄露頭角。

2023-2024 年,以社區為核心的#銘文和#memecoin 進入了中心舞台。它們承襲了#Bitcoin 的全流通、公平和透明的理念,將DAO 從#公鏈DAO #DeFi協議DAO 推向了#SocialDAO 。

02 從組織形態和冷啟動角度看DAO

從「群眾募資」的角度觀察產業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為組織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形態— DAO,以及一種冷啟動方式— 協議分發$token。

冷啟動方式經歷了從PoW、PoS、ICO 到IDO,再到#銘文和#memecoin 的演變。 DAO 的資產—— $token。

正越來越少地受到單一主體的控制:#銘文和#memecoin 回歸到#Bitcoin 的全球流通,而#Ethereum 等公鏈以及部分#DeFi協議DAO 資產也是如此;

逐漸依賴協議來評估貢獻,並透過協議進行分發:採用PoW、PoS、流動性挖礦等機制的項目,一直在進行探索。

我們正步入Social DAO 時代,但基礎設施和機制尚未完善。因此,我們看到#銘文直接透過「鑄造服務費」來評估貢獻,並分發資產。 http://pump.fun 的#memecoin 透過初始流動性融資分發資產(第一階段的bonding curve 籌集的初始流動性,為第二階段Dex 交易對提供流動性)。

其實,Social DAO 曾經經歷過#ICO 的洗禮。 2021-2022 年,在OpenSea 上進行NFT 掛單交易時,那正是Social DAO #ICO 和中心化交易(帳簿式交易)的時代。

03 以垂直社區為基礎的Social DAO

Social DAO 依靠Meme 傳遞了「注意力即財富流動」的價值理念。雖然直白,但卻極為有效。

在社交型社群(Social DAO)中,注意力就是你的資本。透過bonding curve 融資初始流動性,再透過Dex 創造初始流動性池,社交型社群的價值得以流動。

可以說,現在整個社交網路的價值就在於“注意力”,而這種注意力掌握在少數平台型公司的手中。正如大多數#ICO 專案一樣,平台型公司也面臨道德困境。這正是Social DAO 未來可能取代傳統模式,並創造更多價值的關鍵。

當注意力聚集之後,可以做些什麼呢?在Web2 社交網絡中,已有不少#垂直社區的成功案例,如#馬蜂窩#小紅書#百度貼吧和#豆瓣小組。

對於絕大多數還在區塊鏈產業中探索的愛好者來說,這或許是個難得的機會。

拋棄專案方的思維,擁抱「Social DAO」。在某一垂直社群中,利用區塊鏈工具聚集一群愛好者,為全球該垂直領域的社群(愛好者或使用者)提供服務。這樣的組織應當是:

– 開放的

– 無需許可即可加入的

– 不受單一主體控制的

– 透過協議評估成員貢獻,並自動分發$token

– 支援個人IP,社群成員能夠生產產品並為其他人提供服務

這樣是否符合你的期望?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