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爆紅到崩壞:Friend.tech的失敗啟示

作者:日月小楚來源:medium

曾經的紅極一時,現在近乎歸零。當時Friend.tech如何快速崛起,如今又為何衰退?一次社交影響力的貨幣化的大膽實驗,最終創世人狂賺5千萬,大量散戶買單。複盤這一切,我們應該學習失敗的教訓。

Friend.tech如何誕生?

想像一下,如果你能夠像投資股票一樣投資你最喜歡的網紅或意見領袖。這正是Friend.tech帶來的顛覆性創新。 2023年8月,這個建立在Base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社群媒體應用程式橫空出世,如同一顆炸彈在加密世界引爆,重新定義了我們對社群影響力的認知。

Friend.tech的誕生堪比矽谷創業劇本。兩位主角— — 0xracerAlt和Shrimppepe — — 都是加密貨幣和社群媒體領域的」網紅」。 Racer曾參與TweetDAO,一個讓推特帳號變身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瘋狂實驗。而Shrimppepe則在Stealcam計畫中大顯身手,讓」偷竊」NFT成為一種藝術。這對搭檔的背景簡直就是創新與叛逆的完美結合,為Friend.tech注入了不羈的靈魂。

社交影響力的貨幣化嘗試

Friend.tech的核心創意堪稱天才:將社群影響力變成可交易的」Key」。想像一下,你不僅可以關注你喜歡的創作者,還可以」買進」他們的部分影響力。這些」Key」就像是通往創作者私密世界的VIP通行證,讓你能夠進入他們的私人聊天室,享受獨家內容。

更妙的是,這些」Key」的價格並非固定。它們遵循一種稱為」綁定曲線」的定價機制,就像是一個小型的股票市場。隨著更多粉絲購買某個創作者的”Key”,其價格就會水漲船高。這不僅為創作者提供了持續的收入來源,也讓早期支持者有機會從中獲利。這種機制巧妙地將社交互動、投資和遊戲化元素融為一體,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注意力經濟」生態系統。

發展大事件

  • 2023年8月10日:Friend.tech在Base鏈上推出,第一天日活躍用戶達136,000人。

  • 2023年8月15日:Friend.tech宣布將向App測試用戶空投獎勵積分。

  • 2023年8月19日:Friend.tech完成種子輪融資,Paradigm參投。

  • 2023年8月30日:Friend.tech揭露平台數據,隔日留存率超過75%,週留存率超過50%。

  • 2023年9月14日:Friend.tech協議費用超5000 ETH,累計交易筆數達4,597,737筆。

  • 2023年11月26日:friend.tech創辦人Racer的推特帳號@0xRacerAlt已無法顯示。

  • 2024年5月3日:Friend.tech開放空投代幣FRIEND申領。

  • 2024年5月4日:Friend.tech正式發表V2版本。

  • 2024年6月11日:Friend.Tech的多簽地址將2809枚ETH轉入了Coinbase。

  • 2024年6月20日:Friend.Tech表示將準備推出Friend Chain,但隨後刪除了這則推文。

  • 2024年7月9日:Friend.Tech的每日活躍用戶數創歷史新低。

  • 2024年9月8日:Friend.Tech發佈公告,宣布專案管理和所有權參數已設定為0x000…000的以太坊空地址,即鎖定當前系統,阻止進一步更改,意味著Friend.Tech放棄對智能合約的控制,平台已基本關閉。

流行原因

多個因素促成了Friend.tech的初期流行:

1)創新的貨幣化模式*

friend.tech的token設計,是它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如同前面提到過,用戶購買kol的key,可以獲得kol的私人聊天室和獨家內容,讓人感覺擁有稀缺性。而隨著KOL的影響力增加購買用戶增加,key的價格也會增加,具有賺錢效應。

friend.tech在最開始進行空投的預期,新敘事、用戶量大、著名VC投資,這些屬性讓用戶對其市值的估值很高。

賺錢效應+大空投預期早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進入。

2)抓住流量核心要點

friend.tech的抓住本身在Twitter上有影響力的KOL。 Friend.tech策略性地吸引了社群媒體影響者,特別是在加密貨幣和電競領域。透過讓這些影響者在平台上貨幣化他們的存在,對KOL來說,key的成長也能為自己帶來用戶的同時,也帶來自身效益。
Friend.tech為他們加入並向其粉絲推廣應用程式創造了一個有力的理由。這些知名人物的湧入不僅吸引了他們現有的粉絲基礎,也增強了Friend.tech作為一個新社群媒體空間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3)來自Base初期的流量加持

作為Base網路上的新應用,Friend.tech受益於與Coinbase相關的現有用戶基礎和對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興趣,進一步增強了其可見性和吸引力。

失敗的主要原因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Friend.tech同樣也招到代幣經濟模式的反噬作用。
首先,key可以看成一個個流通市值低的token。這吸引了大量投機者在早期搶佔kol的key,而真正kol的用戶購買後價格繼續上升,投資者就獲利了解。差價可以高達幾十倍。
其次,對於穩定的kol,key的價格往往被炒作很高,這限制了後面大量的用戶加入
然後,有些只是圖新鮮的kol本身也很難有動力去維護用戶,導致用戶流失。

失敗的第二大原因是專案方賺錢太多
一個專案初期就賺了很多錢,往往並不是什麼好事。在上線的短短一個月後,Friend.tech協議費用超5000 ETH,而最終高達5千萬美金,並且不包括他們的代幣的出售。所以早在23年11月friend.tech創辦人Racer的推特帳號@0xRacerAlt已無法顯示。

早早的賺太多的錢,讓團隊失去了的動力,過早的去享受生活。

總結來說,Friend.tech作為一個創新的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平台,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憑藉其獨特的貨幣化模式和對社交影響力的重新定義,曾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用戶和投資者的關注。然而,隨著平台的快速發展,其代幣經濟模型的弊端逐漸顯現,投機行為和高昂的進入門檻導致用戶流失。同時,專案方過早獲利也削弱了團隊的持續動力,最終導致平台的關閉。 Friend.tech的興衰為未來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提醒我們在創新的同時,如何平衡使用者體驗、經濟模型和長期發展策略。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