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平台在2023年創下66億美元的年收入,超過矽谷所有AI公司的總和。該平台將53億美元分給創作者,仍維持6.49億美元的營業利潤。 OnlyFans的成功部分歸因於高達80%的營收分割率,以及創作者自由選擇內容發佈和定價。同時,它沒有推薦演算法或AI角色,專注於保護創作者權益和提供更多選擇。此外,創作者在OnlyFans能獲得更高的收入,推動了創作者經濟的發展。雖然面臨X等平台的競爭,OnlyFans仍保持其市場地位。
原文標題:《42個人,一年賺66億元,OnlyFans比全矽谷的AI新創公司都賺錢》
原文來源:Founder Park
OnlyFans再次登上了科技板塊的頭條。
這個成人內容平台,年66億美元,統計,這比矽谷所有新銳AI公司的收入總和還高。它是英國DeepMind之後最成功的公司,也是TikTok之後最有影響力的內容平台。
OnlyFans定義了某種類型的創作者經濟。
更恐怖的是,2023年,他們把收入中的53億美元分給了創作者,即使這樣,他們還有6.49億美元的營業利潤。
CEO Keily Blair 在受訪時表示,OnlyFans 不做推薦演算法,不會引入虛擬AI 角色,甚至暫時不打算推出AI 相關的功能。
而這一切的考慮,都是為了保護創作者的權益、讓使用者和創作者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文章內容編譯自Matthew Ball 的文章、《華爾街日報》的採訪,創辦人Park 進行了部分刪減。
01 TikTok之後,最具影響力的內容平台
雖然是一家私企,但作為英國公司,OnlyFans 仍需公開部分業務和營運數據。儘管資訊有限,但足以讓我們窺見其收入、利潤、規模及市場地位。
從某個角度來看,它是自2010 年DeepMind 成立以來英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同時也是繼2014 年TikTok 通過Musical.ly 走紅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內容平台,尤其是在創作者經濟領域。
2023年,OnlyFans的年收入已經達到驚人的66億美元,五年前的收入是3億美元。雖然疫情期間的爆發性成長不太可能恢復,但2023年的收入依然比一年前成長了19%,大約11億美元,比2022年的已經快了3個百分點。雖然平台以訂閱為基礎,但現在超過60%的現在消費透過一次性交易完成,而且這些交易金額並不多小,常見達幾十美元。
事實上,自2021年以來,訂閱收入僅成長了9%,而交易收入卻飆升了70%,帶動了總收入成長的88%。 目前,OnlyFans的收入已經是成人產業工會Aylo的兩倍,後者擁有包括PornHub、Brazzers、RedTube、YouPorn 和XTube 在內的多個品牌。僅Fans 平台的註冊用戶已超過3 億,並非所有用戶都積極或付費,但該平台披露了具體細節。在地理分佈上,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美國,英國和歐洲合計佔16%,其餘17%來自「世界其他地區」。
02 成長原因:市場空白期、高逃
收入的成長首先得益於品牌旗艦店的提升(“OnlyFans”已成為創作者私域變現的代名詞),有很多知名創作者入駐(他們中的一些人並不提供色情內容)。
另外,監管許多成人內容平台刪除了非常多的內容(這些內容大多是預設任何合規流程上傳的),並為新的內容上傳進行了繁瑣的身份驗證流程。
同時,像Reddit 和Tumblr 這樣的社群媒體平台決定禁止教育內容,這不僅創造了市場空白,也使得擁有大量粉絲的創作者將粉絲引導到其他平台。而且,許多OnlyFans 創作者現在將Reddit、Imgur、 Instagram、TikTok 和Twitter 等網站被視為吸引OnlyFans 客戶的一種引流手段。在大多數類似情況下,平台會反對創作者將或觀眾消費引導到競爭對手的服務上——或者至少會嘗試推出一個整合的功能/產品,可能會取代一個替代產品。
然而,這些網站並沒有直接與OnlyFans 競爭(更重要的是,它們通常禁止色情內容),因此它們通常允許這種行為,只要符合它們的服務條款並且不是太公開。此外,這些平台通常來自OnlyFans創作者的推廣中受益,因為這裡面有一些很容易帶來病毒傳播的內容,而且不需要這些平台支付費用。
OnlyFans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其高達80%的收入拆分率,創作者作為演員為製片公司或其他公司工作的收入拆分比例。
2023年,OnlyFans創作者收到了驚人的53億美元的支付。作為比較,2023-2024賽季NBA的總薪水為49億美元,而NFL的上限為72億美元。在過去的五年裡,OnlyFans每個創作者總共收集了超過150 億美元。當然,這些聯賽有500-1,700 名玩家,而OnlyFans 擁有大約410 萬創作者。
總的來說,OnlyFans正在慢慢蠶食整個教育產業。創作者和教育明星可以以更安全的方式賺取更多的錢,同時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並為觀眾提供更真實、差異化和有價值的體驗。
順便說一句,OnlyFans的高收入休閒可解決,是因為它沒有給蘋果休閒(這會拿走所有收入的15-30%)。事實上,iOS App Store和Google的Play Store允許色情應用程式。通常這樣的廣告對於一個潛在的商業模式來說是一個喪鐘,但基於瀏覽器對於圖像和視頻觀看以及聊天的體驗來說是足夠的(只是對遊戲不太友好),大多數潛在的OnlyFans 客戶不會因為網路為基礎的體驗「不如」應用程式的體驗,以及支付過程更慢、更煩人而受到阻礙(對於休閒遊戲或電子商務來說,這不太行)。
03 頂尖創作者拿走了大部分收入
與其他UGC 平台的情況一樣,只有粉絲的收入高度中心化在頂級創作者手中,他們獲得了大部分收入,而大多數創作者的收入很少。
OnlyFans上有超過410萬個創作者帳號(公司沒有透露原創創作者的數量;有些人經營多個帳號)並且超過3.05億粉絲。一些創作者估計每月能產生數百萬美元,但收入似乎遵循傳統的常態分佈。
平均來算,平均創作者有74 個粉絲,每年支出24 美元(或每月2 美元),總共每年1800 美元(其中1450 美元歸創作者所有)。不過,中付費創作者的收入可能要少但根據先前OnlyFans內部的數據顯示,前0.1%的創作者(其中一些人每月收入數百萬)的收入是前15%創作者的15倍。
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平台擁有超過一億的每日平均活躍用戶,這些人每年在平台上的支出超過20 美元。
嚴格創作者中常見的一個技巧是順序定價階梯,包括一個免費版本,例如基礎:免費,標準:每月5美元,高級:每月10美元,VIP:每月100美元…,其中還有可以有額外的交易(例如按次付費的訊息或圖片)。
為了減少大量流失,許多權益只對長期訂閱者可用。嚴格訂閱者還可以直接與創作者溝通(這使得這些用戶可能會提出可能導致進一步額外收費的請求)。在情況下,實際上回覆是由創作者那些人的團隊成員編寫的——記住,這些創作者中的許多人現在都是價值數百萬美元的企業負責人——儘管這種所謂的欺騙導致了法律行動。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應該認識到,許多粉絲正在為超級關係和連結幻想付費,而社會不僅僅是照片和影片。許多嚴格的帳戶不是限制級別的,有些完全專注於Patreon 或Substack 的那種內容,而不是OnlyFans,或者以其他方式只是對私人(但PG-13級)Instagram照片的付費訪問。
儘管80%的總收入轉給了創作者,但OnlyFans產生了相當可觀的利潤。 2023年,該平台的淨收入為13億美元,毛利為8.19億美元(至少有一半的4.88億美元銷售額)成本將用於信用卡手續費,其餘大部分與頻寬、伺服器等有關)。在所有開支之後,營業利潤為6.49 億美元(佔淨收入的50% 和總收入的10%),過去五年總計為17.4億美元。
2023 年,公司平均只有42 名員工,兩年前是61 名。這一年中,員工創造了3,100 萬美元的淨收入和1,550 萬美元的營業利潤。
自2019年以來,OnlyFans已經向其股東業主了11億美元的補貼,光在2023年就支付了4.72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Leonid Radvinsky曾在2018年創立了一家教育直播公司,當時他購買了OnlyFans的75%股份,當時的利潤(可能)還沒有累計超過100萬美元。
04 新威脅:開放成人內容的X、以及AI
這幾年出現了一些OnlyFans的競爭對手,其中一些甚至為創作者提供了更高的收入替代。然而,OnlyFans的雙向市場規模(即用戶和創作者)已被證明是持久的,而不僅僅是有利可圖的。
然而,除了「OnlyFans 能變得這麼大?」之外,還有兩個有趣的問題。
首先,X是否能夠成功這個領域,以及將如何影響OnlyFans?在2024年6月,Elon Musk結束了該平台對教育內容的萬聖節,這項舉措是在它推出付費訂閱並進入封閉消息後不久。
第二,不僅僅是圖像和視頻,還包括生成性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這個類別。
隨著更多替代品的出現,對「真品」的需求下跌,而對超社會真實性的溢價卻在上漲。這種趨勢是可以預見的。而且,生成式AI創作者卻能夠真正實現你想要的一切,而且只為你服務。與真實創作者不同,這些AI能講多種語言,隨時隨地都可使用,未來也可能融入沉浸式3D的環境。
05 不做推薦演算法,不引入人工智慧
今年5月份,在一次媒體訪談中,OnlyFans的CEO Keily Blair闡述了他們對內容推薦的想法,以及對於AI的觀點。 Founder Park進行了簡單的編譯。
沒有演算法推薦、沒有AI
Jeff:你們是怎麼透過推薦系統吸引粉絲的?
Keily Blair:我們沒有任何粉絲的個人化推薦系統。
Jeff:好的,你們計劃將AI加入產品中嗎?
Keily Blair:所以我們不允許AI產生的內容。真實的創作者可以使用AI來增強自己的內容,但禁止完全的AI虛擬人帳號。
Jeff:每日使用時間對社群媒體公司來說很重要,你們是怎麼提升這個指標的?
Keily Blair:與許多其他社群媒體公司不同,這對我們來說實際上並不是一個重要的成長指標。
Jeff:你們網站最大的流量來源是什麼?
Keily Blair:我不知道。我不追蹤這個指標。
Jeff:……那你是怎麼得到這份工作的? (笑)但是你的用戶成長非常出色,你一定有這方面的背景吧?
Keily Blair:其實和許多科技公司的執行長相比不同的是,我是學法律的,專門研究網路安全和隱私問題,這大概說明了令人驚訝的問題。
Jeff:但總之你們現在已經能輕鬆創造收入了,對吧?
Keily Blair:我認為Onlyfans真正有趣的是,我們是一個讓成年人真正擁有成人內容體驗的空間。有時這包括“成人內容”,但它也可以包括體育、喜劇、綜合格鬥……基本上是任何創作者想要透過粉絲群獲利的地方,只要他們遵守我們的服務條款。
無廣告、嚴格審核作者身份
Jeff:為什麼Onlyfans不透過平台推薦來幫助用戶發現那些受歡迎的帳號呢?畢竟,廣告驅動的模式幾乎是每個社群媒體平台的核心。
Keily Blair:這是因為廣告驅動模式是社群媒體成長的關鍵,社群媒體平台通常都會以這種方式建構。但是只有粉絲與許多其他平台不同,我們與創作者社群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創作者成功了,我們要成功。自從我們成立以來,我們已經向創作者支付了150億。我們的商業模式意味著我們每賺一美元,創作者就賺4美元,我非常自豪。
Jeff:所以,OnlyFans 並不追求模仿那些以廣告為主導的逆主流社群媒體平台模式,這在近幾年似乎是一個流而動的選擇。我們見證了TikTok、YouTube Shorts、Instagram 和Facebook 都在大力推廣訂閱和直接向創作者付費的這種功能。有趣的是,趨勢與他們減少創作者的收入同時發生。
我很好奇,你對這種競爭格局有什麼看法,以及對於想要採用OnlyFans這種模式的平台來說,信任和安全問題需要考慮哪些方面?
Keily Blair:確實,其他平台開始模仿OnlyFans 的模式,尤其是在創作者變現和訂閱機制方面,儘管他們在收入分配上可能沒有那麼重要。
我認為創作者和年輕一代都渴望更多的互動和公平的回報。 Z世代那些相對年輕的一代希望與創作者建立聯繫,他們認為創作者應該得到應有的報酬。
OnlyFans的一個關鍵區別在於,創作者始終擁有他們內容的版權。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將內容從平台上刪除,這些內容不屬於我們,而是屬於創作者自己。對於其他平台,如果他們依賴廣告收入,我理解這是額外的變化方式。但只有粉絲一直遵循這種訂閱的獲利模式,我們的用戶和創作者都習慣了這種規則。我認為其他平台在轉向訂閱模式時面臨的挑戰是,用戶已經習慣了免費獲取內容,他們需要感知這是獨家內容,他們需要感知自己獲得了更多的價值。
在創作者經濟和商業趨勢方面,我們注意到訂閱收入現在占我們總收入的比例中,其實比「微交易」(單次交易)收入還要小。 「微交易」包括付費解鎖內容、私訊、客製化內容和幕後彩蛋等。有時候,由於用戶我可能不想訂閱所有內容,所以我只能看某件特定的事情。因此,讓使用者和創作者自由選擇不同的變現模式,無論是訂閱或微交易,都非常重要。
關於信任和安全,這對我們的營運至關重要。在OnlyFans,我們非常重視這一點。我們首先關注創作者的註冊流程,因為這是最重要的環節。創作者必須經過一個非常嚴格的審核流程,他們必須向我們提供九種不同的個人信息,包括在某些司法管轄區,例如美國,你必須提供社會安全號碼。我們要求提供政府發布的身份證明、全名、銀行帳戶細節、其他社交媒體等等,這樣我們就可以確保你在所有平台上都是同一個人。我們不會將這些資料用於其他目的,我們使用這些資料只是為了保護社區的安全,並建立了黑人制。
Jeff:但是在某些國家你無法獲得這些創作者的有效身分訊息,你是怎麼處理的?
Keily Blair:這確實很困難。在那些我們實際上無法驗證身分的國家,我們選擇不在這些地區開展業務。我們必須確定我們的創作者在加入平台之前的年齡和身份,特別是如果他們選擇分享成人內容的話。
傑夫:很明顯,你們不允許在平台上出現,無論是作為創作者還是觀眾出現。如果我有一張我孩子的照片,作為創作者,我想分享給我的粉絲看,會怎麼樣?
Keily Blair:肯定不行。
傑夫:好吧。那如果,只是如果,我想在我的OnlyFans 帳戶上玩角色扮演,我是個穿著校服的女孩,會怎麼樣?
Keily Blair:那也不行。所以我們不允許任何有關年齡暗示的角色扮演,Jeff。這對我來說是原則問題。我自己有兩個孩子,一個9歲,一個11歲。我希望他們能在網路上有一個健康的環境。
作為一個社群媒體平台,我們非常重視相應的安全控制措施。我們了解每種不同的平台模式都有其風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平台上所有超過18 歲的用戶都抱有信心,我們允許成人內容的風險存在。我們必須不同的,所以我們在內容審核上的投入非常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平台沒有端到端加密貨幣,即使在私訊中也是如此,這可能意味著我們致力於保護社群的安全,確保社群只針對解決方案開放。
為了保護創作者而禁止使用人工智慧
Jeff:你們針對AI 的決策真的讓我覺得有點困惑了。例如聊天機器人,它現在可能在很多事情上並不是那麼出色,但它在進行簡單的對話方面相當不錯。除了訂閱之外,創作者還需要花很多時間和交談。其實這也算不上社群平台的秘密了,那些人氣很高的創作者有專門的客服團隊,他們完全可以訓練機器人來修改自己,然後就可以撒手不管了。這能下一大筆開銷。你們為什麼不允許買到?
Keily Blair:你說這是「簡單對話」,但OnlyFans 的私訊裡確實有很多非常深刻的內容,聊天機器人可處理不了這些。這個先不提,我覺得現在生成式AI 的風險蠻多的,這又牽涉到法律問題了。現在大家都在探討人工智慧的未來:有的說人工智慧會帶來巨大的變革,有的擔心會出現人工智慧統治人類的末日場景,我們該如何防範? ……
但他們沒有解決AI目前面臨的一些問題,例如版權、版權等。它們不是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是現實問題,是現在就在侵犯創作者權益的問題。真的AI在系統中自由運作是有風險的。所以對我們來說,我們允許創作者使用人工智慧來提供豐富的內容,但它必須明確地屬於創作者,必須能夠向我們證明。
Jeff:Meta這邊就使用了機器人,他們偶爾會假裝是紐約公立學校孩子的父母。你的意思是你永遠不會允許使用生成AI來創作內容和社交互動嗎?
Keily Blair:目前我們認為引進人工智慧的好處還可以解決風險,但我們持續關注這個領域的發展。我沒有預知未來的水晶球,科技變化太快了。所以對我們來說,我們有一個由律師、隱私專家、技術專家、開發人員組成的團隊,他們正在研究現有技術以及它如何能夠支援我們的創作者社群。如果哪天我們對措施有信心了,我們可能會考慮探索這個方向。但現在,根據目前的情況,我們不太適合。
給予使用者和創作者更多的選擇權
Jeff:我注意到你之前公開表達過對一些推薦演算法平台的不滿。但同時,你在某種程度上似乎一直在與這種模式合作,在OnlyFans上成功的創作者幾乎都在Instagram 、Twitter、YouTube 上已經成功的創作者。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看待這種共生關係的,你的業務在某種程度上也不是依賴你似乎不太喜歡的這種模式。
Keily Blair:每個創作者都在經營自己的事業。本質上,我們是一個幫助創作者和粉絲建立聯繫的平台。
有一份非常響亮的報告,指出大多數創作者在7 個甚至更多平台上運營,並且在這些平台上為不同的受眾提供不同的內容。如果社群媒體平台徹底改變了其他創作者與粉絲的互動的方式,如果其他平台對創作者與粉絲的互動產生了負面影響,那麼我們就會受益。他們可能最終會選擇OnlyFans作為主要平台,當然,前提是他們超過18歲並且通過了所有的驗證。
事實上,我認為我們和其他平台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共生關係,因為這一切都關係到創作者本人和他們的粉絲群。但我們仍然需要建立保障措施,並控制我們平台上的內容。例如允許用戶有選擇權,讓他們能夠選擇每一個訂閱,選擇他們想要追隨的每一個創作者,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身為一個粉絲,我對所有的東西都不會感興趣。我只對某些東西我感興趣。我是某些人的粉絲。我喜歡某些藝術家,我喜歡某些記者…
我們不需要群眾通知,我們希望有選擇,我們希望能夠掌控。我們的創作者也希望掌控他們的粉絲群。創作者可以激發粉絲,他們可以決定不讓人們關注他們。所以對我來說,保持激勵的一致性,專注於提供卓越的使用者體驗和創作者體驗,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Jeff:是這樣嗎?你似乎在暗示這個平台可以成為其他平台體驗不好的替代產品。但我的意思是,我們是否應該考慮網路本身如何在這些方面做得更好?或者,我們現在就應該這樣做? OnlyFans的建立假設將永遠是一個互聯網其他類產品的基礎上,你怎麼看待整個互聯網社交產品的發展?
Keily Blair: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真的希望我們能夠建立更好的社群媒體平台,我們可以做出改變。我認為我們之前談到的一些結構性問題確實讓這一切變得困難。我們與大眾不同的地方,是我們在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成功,同時考慮並認識到我們的社交平台上普遍存在的風險,並適當地控制它們。
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將安全性的溶液設計考慮,而不是事後能夠實現的。這種從設計上就安全性的方法,讓我們能夠更好地保護用戶,同時也為的創作者提供一個更安全、更受控制的環境。這種思維方式,讓我們能夠在社群媒體領域中獨樹一幟,為使用者和創作者創造真正的價值。
當然,事後的思考和努力總是有價值的,總比沒有行動好。因此,我希望,網路能夠朝著那個方向前進,我期待我們能看到現在其他社群媒體更多的變革,以及社群媒體的未來更加積極樂觀。
原文連結
歡迎加入律動BlockBeats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交易所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資訊來源:0x資訊編譯自網際網路。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