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穩定幣市場現狀:監管先行發展待啟

作者:Tiger Research Reports;編譯:深潮TechFlow

重點總結:

  • 日本在主要國家中擁有最先進的穩定幣監管框架之一,這得益於政府主導的成長和友善的Web3 政策。

  • 然而,日本的穩定幣應用場景有限。目前沒有穩定幣業務獲得EPISP 註冊,也沒有穩定幣在當地交易所上市。這限制了穩定幣在零售領域的使用。

  • 儘管如此,監管框架的存在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為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確定性。我們可以預見,日本的大型銀行和企業(如索尼)將參與穩定幣市場。

1. 介紹

日本的穩定幣市場已經實現了穩定,這主要得益於明確的監管框架的建立。這一增長也得到了政府倡議以及執政的自由民主黨旨在加速Web3 產業的政策支持。日本積極開放的態度與許多其他國家對穩定幣採取的不確定或限制性立場形成鮮明對比。因此,人們對日本Web3 市場的未來充滿樂觀。本報告考察了日本的穩定幣監管,並探討了以日圓作為支持的穩定幣的潛在影響。

2. 日本的穩定幣市場可望因監管進展而迅速發展

2022 年6 月,日本為修訂《支付服務法》(Payment Services Act,PSA)做好了準備,以建立穩定幣的發行和經紀監管框架。這些修訂於2023 年6 月生效。這標誌著穩定幣發行的正式開始。修訂後的法律對穩定幣進行了詳細定義,明確了發行實體,並列出了進行穩定幣交易所需的許可證。

2.1. 穩定幣定義

根據日本修訂後的《支付服務法》(PSA),穩定幣被歸類為「電子支付工具」(Electronic Payment Instruments,EPI),這意味著它們可以用於向不特定的多個收款人支付貨物或服務。

來源:Tiger Research

然而,並不是所有穩定幣都被歸類為這種類型。根據修訂後的《支付服務法》第2 條第5 款第1 項,只有基於法定貨幣維持其價值的穩定幣才被認可為電子支付工具。這意味著以加密貨幣(如比特幣或以太坊)作為支援的穩定幣,例如MakerDAO 的DAI,在該法律下不被歸類為電子支付工具。這種區分是日本監理架構的重要特徵。

2.2. 穩定幣的發行實體

日本修訂後的《支付服務法》(PSA)明確了哪些實體有權發行穩定幣。穩定幣只能由三種類型的實體發行:1)銀行,2)資金轉移服務供應商,3)信託公司。每種實體可以發行具有不同特徵的穩定幣。例如,它們在最大轉帳金額和收款人限制方面可能存在差異。

來源:MUFG

在這些發行實體中,最引人注目的類型可能是由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型穩定幣。這是因為它們預計與日本當前的監管環境最相容,並且在特徵上與USDT 和USDC 等常見穩定幣非常相似。

日本監管機構表示,由銀行發行的穩定幣將受到某些限制。銀行在嚴格監管下必須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但基於無許可的穩定幣難以控制,可能與此責任衝突。因此,監管機構強調,銀行發行的穩定幣需要謹慎考慮,並可能需要進一步立法。

資金轉移服務提供者同樣面臨一些限制。每筆交易的轉帳金額被限制在100 萬日元,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可以向未進行KYC(了解你的客戶)驗證的收款人進行轉帳。因此,由資金轉移服務提供者發行的穩定幣可能需要在此之前進行額外的監管更新。鑑於這些條件,最有可能出現的穩定幣形式將是由信託公司發行的穩定幣。

2.3. 穩定幣相關的許可證

在日本,從事穩定幣相關業務的實體必須註冊為電子支付工具服務提供者(EPISP)以獲得穩定幣相關許可證。該要求是在2023 年6 月修訂的《支付服務法》(PSA)中引入的。穩定幣相關業務是指購買、出售、交換、經紀或代表穩定幣等活動。例如,列出並支援穩定幣交易的虛擬資產交易所,或代表他人管理穩定幣的託管錢包服務,也需要註冊。除了註冊之外,這些企業還必須滿足用戶保護和反洗錢(AML)合規義務。

3. 以日元為支持的穩定幣

隨著日本建立了良好的穩定幣監管框架,各種計畫正在積極研究和實驗以日圓為支持的穩定幣。在接下來的部分中,我們將探討日本的關鍵穩定幣項目,以便更好地了解基於日元的穩定幣生態系統的當前狀態和特徵。

3.1. JPYC:預付付款工具

來源:JPYC

JPYC 是日本首個與日圓相關的數位資產發行者,成立於2021 年1 月。然而,目前「JPYC」代幣被歸類為預付支付工具,而不是修訂後的《支付服務法》(PSA)下的電子支付工具,這意味著它在法律上不被認定為穩定幣。因此,JPYC 更像是一種預付優惠券,使用和應用受到限制。具體而言,雖然可以將法定貨幣轉換為JPYC(儲值),但不允許將JPYC 轉換回法定貨幣(提現),這限制了其使用價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JPYC 正在積極努力發行符合修訂後《支付服務法》(PSA)的穩定幣。首先,它計劃透過獲得資金轉移許可證來發行一種穩定幣。其目標是透過與日本北國銀行發行的存款支援數位貨幣Tochika 進行交換,來擴大其使用範圍。獲得資金轉移許可證將使JPYC 能夠合法地進行資金轉移,從而增強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JPYC 也正在準備註冊為電子支付機構(EPISP),以開展穩定幣業務。從長遠來看,該公司旨在基於Progmat 的Progmat Coin 發行和經營一種信託型穩定幣,這將使其能夠支援與現金或銀行存款相關的各種商業活動。此外,JPYC 與USDC 發行者Circle 基礎設施的整合預計將在擴展其業務,特別是在跨境支付方面提供顯著優勢。

3.2. Tochika:存款支持的數位貨幣

來源:Hokkoku Bank

Tochika 是日本首個以存款為基礎的數位貨幣。它是由位於石川縣的地方銀行北國銀行於2024 年推出的。 Tochika 以銀行存款為支持,向銀行的帳戶持有人提供數位代幣,作為一種存款服務。這種數位代幣使用戶能夠更方便地進行交易和管理資金。

用戶可以透過Tochituka 應用程式輕鬆使用Tochika,該應用程式是由北國銀行和鈴城市共同開發的。整個過程非常簡單:用戶在應用程式中註冊自己的銀行帳戶,充值他們的Tochituka 餘額,然後可以在石川縣的參與商家處將其作為支付方式使用。充值後,用戶能夠方便地進行消費和支付。

Tochika 因其簡單性和向商家提供的0.5% 的吸引人佣金率而脫穎而出。然而,它也有一些限制。目前,它僅在石川縣內可用,每月僅允許免費提取一次充值的Tochika——之後將收取110 Tochika(相當於110 日元)的費用。此外,Tochika 運行在由Digital Platformer 開發的許可私有區塊鏈上,這限制了其在一個封閉生態系統中的使用。

展望未來,Tochika 計劃增強和擴展其服務。這些計劃包括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帳戶進行連接、擴大地理覆蓋範圍,以及引入個人之間的匯款功能。儘管目前存在一些限制,Tochika 為存款支持的數位貨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隨著其持續的發展努力,Tochika 的未來潛力無疑值得關注。

3.3. GYEN:離岸穩定幣

來源:GMO Trust

GYEN 是由位於紐約的日本GMO 網路集團的子公司GMO Trust 發行的日圓計價穩定幣。該穩定幣受紐約州金融服務部監管,並被列入Greenlist,授權某些加密貨幣在紐約發行。 GYEN 是唯一在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實體交易的日圓穩定幣,目前可在Coinbase 上進行交易。

GYEN 以1:1 的比例發行,與日本日圓掛鉤,因此被歸類為信託型穩定幣。然而,由於GYEN 並不是透過日本監管體系內的信託公司發行的,因此無法在日本境內或向日本居民分發,這限制了其在國內的使用。儘管如此,日本監管機構正在討論GYEN 的具體要求和合規措施,以及USDC 和USDT 等穩定幣。值得注意的是,GYEN 未來可能會納入日本的監管框架。

4. 穩定幣業務真的可行嗎?

儘管距離穩定幣合法化已經過去了一年多,但日本的各個穩定幣專案進展仍然有限。像USDT 或USDC 這樣的無許可穩定幣在日本市場上依然稀缺。目前尚無公司完成營運穩定幣相關業務所需的EPISP 註冊。

此外,要求穩定幣發行者將所有儲備管理為活期存款的監管規定對業務運營造成了重大限制。活期存款通常是無利可圖的,因為它們可以隨時提取,幾乎沒有回報。儘管日本銀行最近將利率從0% 上調,但短期利率仍然較低,為0.25%,仍低於許多其他國家。這一低利率可能會降低穩定幣業務的獲利能力。因此,市場對由不同資產(如日本國債)支持的更具競爭力的穩定幣的需求日益增長。

來源:(左圖) Circle & Soneium, (右圖) DMM Crypto & Progmat

儘管如此,產業對未來的期望仍然很高,因為日本主要金融機構和企業集團正在積極參與穩定幣業務。這包括三大銀行,如三菱UFJ 銀行(MUFG)、瑞穗銀行和住友三井銀行(SMBC),以及像索尼和DMM 集團這樣的企業。

在這些期望中,對監管機構重新評估其政策的呼聲日益高漲。儘管法律框架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但缺乏實際的成果,關於其有效性的問題和擔憂可能會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觀察日本穩定幣市場未來如何演變將是很有趣的。

5. 結束語

來源:Financial Times, Refinitiv

近年來,日本一直在努力應對日圓貶值的挑戰,並實施了各種策略來增強其貨幣的競爭力。穩定幣是這項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提升日圓的可擴展性和競爭力。預計先進穩定幣的採用將為超越國內應用的一系列全球用例鋪平道路,包括跨境支付。這可能使日本能夠擴大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

來源:rwa.xyz

然而,儘管穩定幣的監管框架已經建立超過一年,但日圓在穩定幣市場中的份額仍然很小。穩定幣的實例依然稀少,且尚未有與穩定幣相關的企業進行EPISP 註冊。岸田內閣和自由民主黨的支持率下降也使得推動強而有力的Web3 相關政策變得困難。然而,建立監管框架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儘管進展可能緩慢,但它所帶來的變化值得期待。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