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程式設計師Peter Todd 否認自己是比特幣(BTC) 的化名創造者中本聰(中本聰)。
「我不是中本聰,」托德 發推文 昨天,就在HBO 的一部紀錄片聲稱他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幾個小時後。
雖然關於中本聰真實身份的爭論已經降溫,但HBO 昨天發布了備受期待的紀錄片《貨幣電子:比特幣之謎》,引發了圍繞該主題的討論。
HBO 證實托德是中本聰
這部紀錄片長達1 小時40 分鐘,由著名電影製片人卡倫霍巴克(Cullen Hoback) 執導。在其中,霍巴克將托德視為首要加密貨幣資產的創造者。
電影製片人的斷言出人意料。托德的名字甚至沒有出現在Polymarket 預計被命名為中本的個人名單中。值得注意的是,2008 年比特幣白皮書發佈時托德只有23 歲。
儘管托德對比特幣的早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沒有人想到他會在HBO 紀錄片中被認定為中本聰。
儘管如此,霍巴克斷言托德就是中本聰。這位電影製片人經過三年的調查得出了這一結論,其中包括採訪早期的比特幣貢獻者並分析一些古老的比特幣相關資訊。
涉嫌證據
有趣的是,霍巴克在紀錄片中提供了幾個證據來證實他關於托德就是中本聰的說法。其中一個證據是2010 年托德和中本聰在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 上的一次討論。
據霍巴克稱,該消息似乎是托德正在完成比特幣創建者的推理過程,這表明托德可能意外地使用他的主帳戶完成了該帖子。
在這個「錯誤」之後,中本聰和托德的帳號都停止在論壇上發文。電影製片人指出,中本聰和托德在寫作時都使用英國/加拿大拼字。
有趣的是,托德在比特幣網路上實現了「按費用替換」功能。他們在Bitcointalk 上的談話中討論了這個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HBO 聲稱托德使用化名「John Dillion」實施了費用替代功能,這看起來像是另一個人實施的。
霍巴克引用的另一個證據是中本聰在Bitcointalk 上的發文時間表,這表明他在周末更加活躍。該時間表與學生的時間表一致,週末通常被視為空閒日。
儘管有這些說法,托德公開否認他是中本聰。在一位X 用戶要求他停止對這一說法進行諷刺評測後,他發表了上述評測。
我不是中本聰。
— 彼得·托德(@peterktodd) 2024 年10 月8 日
比特幣創造者背後的謎團
比特幣於2009 年推出,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技術創新之一。自推出以來,其市值已增長至1.22 兆美元,目前1 個BTC 的價格為62,027 美元。
鑑於比特幣多年來的巨大成功,加密貨幣愛好者一直渴望知道比特幣的化名創造者中本聰的真實身分。
一些加密貨幣利益相關者,例如澳洲電腦科學家克雷格懷特(Craig Wright),聲稱自己是創建比特幣的團隊之一。另一方面,Ripple 首席技術官David Schwartz 等其他人被指控為中本聰。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THECRYPTOBASIC。版權歸作者Lele Jima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