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區塊鏈的發展方向一直是盡可能實現去中心化的前提下,不斷降本增效。 Layer2生態的繁榮使以太坊在保持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時,顯著提升了處理能力和效率,推動了應用的多樣化,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這完全符合區塊鏈的核心價值觀,也是不斷優化與發展的必然趨勢。
首先,雖然以太坊部分業務轉移到Layer2,但絕大多數Layer2仍需依賴Layer1作為資料可用性層。隨著Layer2交易的活躍度不斷提高,向Layer1回傳資料的頻率和規模也隨之增大,從而導致以太坊GAS的消耗增加。
其次,Layer2網路的成長顯著增加了對Layer1橋接和質押的需求。例如,在跨鏈過程中,資產鎖定(智慧合約)需要消耗以太坊GAS,同時ETH作為網路中最重要的價值媒介,也被廣泛用於跨鍊主網驗證的經濟擔保。此外,部分橋接協議還會在以太坊上記錄交易數據,以確保資產轉移的數量和狀態符合預期,這也會消耗以太坊GAS。
即便一些Layer2為降低費用,採用Celestia等第三方資料可用層,或為了增加治理代幣的使用需求,將Layer2網路的GAS從ETH改為治理代幣,但所有交易最終仍需在以太坊主網結算。只要涉及資產和交易安全性的問題,最終都繞不開以太坊。
在Layer2時代,以太坊更多扮演的是去中心化「中央清算銀行」的角色,負責生態所有交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隨著Layer2生態規模不斷成長,以太坊的網路效應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以太坊擔保品和以太坊GAS的需求將爆發性成長。目前幣價的低迷仍舊是網路總需求的低迷,只要找到新的應用突破口,一切困難迎刃而解。
儘管Solana、SUI等高性能公鏈的崛起確實蠶食了ETH部分市場份額,但在POS領域,以太坊依然是無法撼動的霸主,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得益於發達的Layer2生態,以太坊在實現擴容的同時,仍保持高度去中心化。相較之下,其他公鏈基本上都是透過犧牲去中心化的方式提升擴容能力,這也導致他們網路的安全性遠遠達不到以太坊的水平;二、在生態發展上,以太坊的優勢仍舊遙遙領先。 ,Defillama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以太坊生態(含Layer2)的TVL為720億,穩定幣規模為836億美元。而被視為「以太坊殺手」的Solana生態總TVL僅70億美元(MEME幣比超過4成),穩定幣規模僅37億。幾乎是斷層式的領先。
對於需求呈現明顯週期性的資產,逆週期買賣法往往是最佳的操作策略。具體做法為,在以太坊市盈率(總市值/GAS收入)和市銷率(總市值/鏈上總交易量)達到最高點時買入,在這些比率最低時賣出。因此,以太坊當前網路活動超長時間的低迷,也意味著階段性買點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