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克里斯‧迪克森的新書《Read Write Own》,探討了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在改變網路及商業格局的重要性。書中分析了商業許可的本質、軟體作為藝術的表達、區塊鏈解決的問題及其帶來的新機會。區塊鏈不僅能建立更公平的網絡,還將用戶賦權,打破傳統企業的控制。此外,書中也論及了科技與文化的演變,以及愛好者如何推動產業發展。透過重新思考網路的未來,使用者可以成為真正的擁有者,而不僅僅是消費者。
本文節錄了a16z Crypto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克里斯·迪克森(Chris Dixon)的新書《Read Write Own:開啟WEB3新局的區塊鏈網絡趨勢與強大》中的一些精彩觀點,編譯自a16z相關推文,以下為編譯版:
尋找更深入理解科技、商業和巨頭企業的世界之路?想要了解網路的歷史與未來嗎?需要一份關於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運動重要性及其簡單明晰的解釋嗎?我們為您準備好答案。
我們精選了《Read Write Own》這本《紐約時報》重點收錄了這裡最犀利的片段和最挑釁性的觀點。這本書資訊密度極高,深度剖析決定了金錢與權力如何在作者隱藏了網絡中流動性的結構。 a16z 加密貨幣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克里斯·迪克森(Chris Dixon),憑藉其至今年投資了一小部分企業的經驗,揭示了主導我們生活的網絡如何運轉,以及如何重新開始架構這些網絡,讓網路使用者真正成為擁有者。
《Read Write Own》中探討的觀點,為商業和生活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從培育創新,到搶佔轉型先機,再到突破下注非主流方向。 OpenAI創始人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稱這本書為“關於互聯網未來及其實現路徑的引人注目的願景”。無論你是對加密貨幣領域充滿熱情,還是剛開始了解、抑製或簡單對這個領域的風起雲湧充滿好奇,這本書將為您帶來價值。
以下是收錄最吸引人的片段,每段都蘊藏著重要的啟示:
1、關於「許可」的本質
在商業中,尋求許可並不像向父母或老師請求允許那樣,可以簡單地得到一個“是”或“否”的回答;也不像交通號誌那樣明確制定通行規則。在商業領域,許可往往是那些成為一種偽裝的暴政。受支配地位的科技公司利用「許可」的權力來阻礙競爭、破壞市場,並榨取利益。
2、軟體作為藝術
軟體的表達能力極為豐富,將其視為工程領域的產物,不如將其視為一種藝術形式。程式碼的可塑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極為便捷的設計空間,這種可能性的廣度更接近雕塑或小說創作等創作活動,硬體搭建橋樑等工程實踐。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軟體領域的實踐者也不斷開拓創新的流派和運動,從根本上拓展了可能性的邊界。
3.區塊鏈解決的問題
區塊鏈能夠以此未來行為做出困境的承諾,這項特性使得創建全新網路成為可能。區塊鏈網路解決了早期網路架構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它們可以連接人們,建立社交網絡,同時賦予用戶更多的權力,而不是讓企業利益主導地位;它們可以支持市場和支付網絡,促進商業活動,同時顯著降低內部費用;它們還能催生新形式的可貨幣化媒體、互通性和沈浸式的數位世界,以及能夠回歸創作者的剝削創作者的人工智慧產品…
問「區塊鏈解決了什麼問題?」就像問「產權比木材解決了什麼問題?」一樣。你可以用木材或產權來建造建築或鐵路,但產權讓我們在工業革命青年建造更高的。建築、加固的鐵路和更宏偉的公共工程。同樣,透過區塊鏈,我們能夠更公平、更持久、變得更堅固的網絡,從而塑造當今的網絡體系,它們擁有更公平的前景。
4.一個新的網路時代
我們接下來的決策將決定網路的未來:由誰建構、擁有和使用網路;創新將在哪裡發生;以及所有者的使用體驗將如何。區塊鏈及其所支撐的網路釋放了軟體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非凡力量,而互聯網則成為了其創作的機會。捍衛生命運動有機會重寫歷史,豐富人類與數位世界的關係,重新定義可能性…這是創造理想網路的機會,而禁止接受所繼承的網路。
5.網路的至高地位
網路設計決定了命運。
網路是一個組織框架,使得事實上的億人能夠進行團體互動。它決定了世界上的贏家和輸家,其演算法決定了資金和注意力的流向。網路的結構不僅引導了自身的方向發展,也決定了財富與權力的中心化地。據此,互聯網的規模,即使是製定微不足道的軟體設計決策,也可能產生區塊鏈效應。在分析網路權力格局時,「誰掌握了某個網路」是最核心的問題。
6、協議VS企業
像電子郵件這樣的協議網絡與像推特這樣的企業網絡的區別在於,電子郵件的網絡效應屬於一個社區,而不是某家公司。電子郵件沒有任何公司擁有或控制,任何人都可以支援底層協議的獨立開發者創建的軟體來存取它。開發者和使用者可以自由決定要開發什麼、使用什麼。而影響社區的決策,也由社區本身來共同決定。
7.新的影響
人們使用新的方式主要有兩種:(1)做他們已經能做的事,但現在可以用更快、更便宜、更簡單或更徹底的方式完成;(2)做他們以前根本無法做的事情實現的全新事物。在新發展的青少年,第一類應用通常更受歡迎,但真正對世界產生持久影響的,往往是第二類應用。
8.企業控制互聯網
企業網路修改的架構非常簡單:核心由一家公司掌控,為網路提供中心化服務。這家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可以隨時、以任何理由服務條款,決定誰可以存取網絡,以及資金如何流動。
企業網絡之所以是中心化的,是因為最終所有的規則都是由一個人決定的,通常是決策。
9.區塊鏈作為非輿論的質押
區塊鏈與眾不同。這是一種非共識的質押。儘管許多人(包括我在內)認識到其潛力,但主流機構卻普遍關注它們。事實上,科技業中普遍的觀點認為,只有那些現有集團已經關注的技術方向改進才重要,例如更大的資料庫、更快的處理器、更龐大的神經網路和更小型化的設備。這種觀點過於短視。
10.嗜好如何推動未來產業
與主流技術不同,「外源型」技術通常從邊緣領域旋轉露頭角。它們由業餘愛好者、技術狂熱者、開源開發者和前沿企業創始人推動,在主流邊緣孕育而生。這些工作往往較投入少的和正式的培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與行業內部拉平了競爭環境。然而,較低的勞動力也讓內部人員對這些技術及其人員資本推動者缺乏重視。
嗜好是未來產業的催化劑。嗜好往往是最智能人在不受短期經濟目標限制時所投入的精力。我喜歡說,最聰明人週末做的事情,十年後會成為其他人工作日的日常。
11、代幣的簡單性
代幣「是什麼」遠沒有其「能做什麼」重要。
代幣可以代表任何數位資產的比特幣,包括金錢、藝術品、照片、音樂、文字、程式碼、遊戲物品、投票權、存取權限,甚至是人們未來可能想出的任何東西。透過一些額外的建造模組,它們還可以代表現實世界的事物,例如實體商品、不動產或銀行帳戶中的美元。任何能夠用程式碼表示的事物,都可以被點評在代幣中,用於購買、出售、使用、儲存、嵌入、轉移,或任何其他用途。
如果這些聽起來太簡單甚至渺茫微不足道,那正是代幣設計的最初——簡單就是一種美德。
12、業主與用戶
圓週的概念如此深刻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以至於我們無法想像,如果沒有它,世界會關注。
想像一下,如果你買的衣服只能在購買時的場合穿;如果你無法轉售或再投資你的房子和汽車;或者如果你每到一個地方都需要更換名字?這就是今晚公司網路建設的數位世界。
13、區塊鏈城市
區塊鏈的功能與城市規劃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啟動一個區塊鏈網絡,就像在一片未開發的土地上建造新城市一樣。城市設計師建造了一些初始建築,然後設計了一套土地分配和稅收體系激勵,吸引居民和開發者入住。 ——即席話——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它為產權所有者提供了困境的承諾:他們將始終擁有自己的財產,並可以放心地在此投資。隨著城市的發展,稅基也隨著稅收重新投資於街道、公園等公共項目,更多的土地被分配出去,城市持續成長。
14.透過代幣恢復社區
區塊鏈網路將社群主題深植於其核心設計之中,這幾乎已經是它們的基因。
狗狗像硬幣這樣的「迷因幣」變種可能看起來像一個玩笑,但它們練習用戶如何透過各種代幣(無論是滑稽的還是嚴肅的)來尋找社群感,同時完成他們在數位世界中的歸屬感和連結。
這些代幣不僅僅是技術工具,它們成為人們聚集社區的一種方式。透過持有這些代幣,用戶成為社群的參與者和參與者,而不僅僅是消費者。這種設計為使用者賦權權力,打破了傳統平台經濟中由中心化公司主導的控制所支配,為更多去中心化的、基於共同目標的社群創造了可能。
15.區塊鏈作為網路憲法
網路設計者可以利用區塊鏈創建由程式碼強制執行的正式規則。這些規則就像網路的語法一樣。語法的內容可以是爭論、辯論和實驗的主題,但它們本身存在,以及能夠將規則嵌入不可篡改軟體中的能力,是一個突破性的進步。這在以前的網路設計中是無法實現的。
16.加密的兩種文化
對區塊鏈感興趣的存在著不同的文化。
第一種文化認為區塊鏈是一種建立新型網路的方式……我稱文化為**「」,因為它的核心理念是區塊鏈推動電腦一場全新的運算革命。
另一種文化則主要對投機和賺錢感興趣。這種思維方式的人僅僅將區塊鏈視為創造新一代幣用於交易的工具。我稱這種文化為「賭場」**,因為核心本質在於博彩。
但「賭場」不應該拖累「計算機」。
附加部分:美好的舊時光
區塊鏈是電腦發展的前沿,就像20世紀80年代的個人電腦,90年代的互聯網,以及2010年代的手機。
人們回望當今電腦史上的經典時刻,想像當時的場景——諾伊斯和摩爾、賈伯斯和沃茲尼亞克、佩奇和布林。在晚上和週末埋頭「敲代碼」的創造者。
現在已經太晚了,其實早期。現在正是重新想像網路可以是什麼、能夠做的最佳時機。軟體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創新樂園。你不一定接受你所發現的網路遺跡,可以創造更好的東西……作為建造者、創造者、用戶,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擁有者。
你現在就在這裡。這就是「美好的舊時光」。
資訊來源:0x資訊編譯自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a16z Crypto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