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VS黃金誰能跑贏通膨?

今年黃金和比特幣都創下了歷史新高,但它們的大幅上漲都是在通膨於2022年6月見頂後很久才開始的。

通膨引發的擔憂突然再次燃起,對於黃金和比特幣等公認的通膨對沖工具來說,這是一個看漲跡象,不過,憂心忡忡的投資人不應忽視一個更簡單的解決方案:股票。

聯準會週三採取了今年第三次降息行動,但調低了2025年的降息預期,引發了華爾街的擔憂情緒,道瓊工業指數下跌超過1000點。目前美國經濟成長依然強勁,通膨仍居高不下,因此,雖然聯準會如期降息,但對通膨的擔憂是10年期美債殖利率大幅上升的關鍵原因。

通膨持續不消的前景可以為黃金和比特幣帶來“順風”,不過,實際情況要比這些資產的鼓吹者想讓你相信的複雜得多。比特幣和黃金都因其有限的供應而被認為是通膨對沖工具,它們的供應不受任何政府決策者的直接控制:黃金必須從地下開採,比特幣的生產方式是“挖礦”,可挖比特幣的總供應量是固定的。

今年10月,傳奇投資者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在接受CNBC採訪時說:“所有道路都通向通貨膨脹……我做多黃金,也做多比特幣。”這段視頻目前仍經常被比特幣粉絲分享。

對沖通貨膨脹的論點非常易懂,但現實並不總是和理論相符。週三,由於對通膨的擔憂推高了長期利率,比特幣和黃金雙雙下跌。

聯準會週三宣布利率決定之前,比特幣價格接近10.5萬美元,隨後大幅下跌。根據CoinDesk的數據,比特幣跌到了9.8萬美元,據道瓊斯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黃金週三收跌0.3%,週四又下跌了1.5%。

這兩種資產的長期表現也是參差不齊。今年黃金和比特幣都出現了上漲並創下歷史新高,但它們的大幅上漲都是在通膨於2022年6月見頂後很久才開始的,2022年黃金的回報率為-0.4%,比特幣暴跌了64%。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投資人買進黃金的確是為了保護投資組合不受通膨的影響,但黃金價格也反映了另一股制衡力量:利率。由於黃金不產生現金流,因此,在利率高企的情況下,黃金相對於債券的吸引力會下降。為了對抗高通膨,2022年聯準會一直在穩步升息,因此,儘管通膨高企,但在投資人眼裡,短期國債比黃金更有吸引力。

上述動態可能也在影響比特幣的價格,不過,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比特幣價格最大的驅動因素是炒作。比特幣的短暫歷史導致評估長期價格動態變得更加困難,但價格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新冠疫情期間出現的網紅股熱潮。今年比特幣ETF的推出,以及對支持加密貨幣的川普贏得總統大選的勝算上升,為比特幣帶來了新的「順風」。

當然,即使比特幣和黃金不能作為短期或中期通膨對沖工具,它們仍然可以作為長期價值儲存手段為投資者服務。行業組織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經常說:“幾千年來黃金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價值。”

不過,如果投資期間有那麼長,投資人應考慮投資股票、跟上股價的上漲就行了。短期內通膨可能會對股市報酬帶來負面影響,因為企業難以以足夠快的速度提高價格來應對成本上升,2022年標普500指數的表現也不太好,全年跌幅超過18%。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利潤會逐漸適應通膨,股價也會反彈,就像過去兩年一樣。從長期來看,股票投資者還能受益於比特幣和黃金都無法提供的利潤成長。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