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鐵樹也能梨花開」,怎麼如此短時間像變魔術一樣湧現出那麼多DeFai 計畫? 標準和框架還沒整明白呢,又是新一輪的DeFai 內卷大戰開始了? 好了,接下來,我從科普視角分享下,DeFai 幾個大類別的專案到底怎麼回事?
1)這兩天, @poopmandefi 老哥分享了一個DeFai 生態系統計畫分佈圖,在社區內被廣泛傳播,看評論區還有太多相關項目還沒被收錄進去。很多人會很焦慮,擔心錯過一個財富密碼,其實大可不必。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當下Mindshare 不錯的AI「新」項目,例如: $AIXBT 、 $BUZZ 、#NEUR 、#GRIFT 、#Cod3x 等,但大部分都是徹頭徹尾都散發出「老”味的新面孔。
核心原因就在於他們其中大部分都是藉AI Agent 新敘事重新被賦予新預期的老項目,一些曾經在DeFi 領域做了很多優化體驗工作卻無人問津的老項目,一些在上一輪VC 牽引散戶注意力大背景下很難被發掘的老計畫。
2)下圖總共有四大分類,我試著一一解剖下我的理解:
1.AI Abstraction(AI 抽象):顧名思義是一些透過抽象能力,把AI 大模型的資訊處理能力封裝在了使用者可直接語意互動的前端產品體驗中,使用者可以輸入一些prompt 可以直接在對話框前端中呼叫交易接口,直接由AI 後端自動化完成交易。
正因為此,這類產品一眼看上去都遭人白眼,因為早期產品互動體驗有很大摩擦,例如,使用者輸入prompt 的「模糊性」和AIGC 後端處理資訊並執行要求的「精確性」需要「容錯」機制,要麼使用者覺得可輸入並執行的指令過於簡單無法抗衡當前的DeFi 體驗,要麼使用者輸入了過多高預期的指令,發現程式後台沒有精準的執行Solver,處理不了。
但這類產品以新穎的互動模式和一些基礎Swap、Staking 等問題的解決也能收穫一大眾用戶的信賴。原因在於,其後勁可預期性強。因為使用者輸入Prompt 的方式可以是文字、音訊等便符合使用習慣的便利方式,會大幅降低使用門檻,同時AIGC 後台的處理能力會逐漸封裝更多新Solver 執行解決方案以完善使用者使用體驗。
Anyway,這是一種探索新交易範式的嘗試,就像Uniswap 當年攜帶AMM Swap 交易池範式入市一樣,一開始也被抱怨滑點摩擦大。 AI Abstraction 細分賽道短期看確實很雞肋,但長期孕育的大的範式轉移機會,值得關注。
2、Autonomous Portfolio Management & Yield Optimization(自動化投資組合管理與收益優化):這類產品是上一輪DeFi 市場內捲出來的結果,一大批想在DeFi 賽道分得一杯羹的項目從個性化、客製化、垂直細分、專精體驗等等角度入手持續耕耘,但還沒等到摘勝利果實的時候,DeFi 產業卻幾近荒涼了。
這類DeFi 收益優化的策略大多來自團隊對鏈上數據的監控和分析能力,例如交易深度、資金流向、APY 波動、滑點預估、價格偏離、套利空間、風險預警等等,根據這些即時鏈上數據分析,然後擬定一套執行策略,例如倉位資金分配、套利機會捕捉執行、Yield 收益預估、單池或組合策略、無常損失管理、清算風險控制等等。
簡單而言,這類產品的核心為即時鏈上資料+ 交易機會捕捉能力,外加一整套基於智慧合約優化出來的自動化分析、執行操作體驗升級能力。乍一看,跟AI 有什麼關係? 結合點在於資料分析和策略擬定等可以在交易員的策略訓練和微調,跑出一套比人工更高效率的可能性投資機會。
而且,結合AI Agent 之後想像空間就更大了,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策略來微調一個個人交易偏好的AI Agent,來自動化幫自己在鏈上找尋機會並自動化執行交易。讓AI Agent 成為人的高級交易助手,是一個長期性感且在線的敘事。
3. Market Analysis or prediction(市場分析和預測):這類產品作為超強單體AI 已經捕獲了大部分用戶Mindshare,比如, @aixbt_agent 確實以一個頂級KOL 的身份成了不少交易員的關鍵信息獲取平台。不過,大家對於只提供交易策略分析的AI Agent 認可其實際應用場景能力,但卻少了長遠想像空間。例如,我的AI Agent 是否能監控AIXBT 的訊息,自動幫我決策去抄底並套利?等等。
理論上自然可行,事實上,AIXBT 等AI Agent 完全有可能自主代理託管用戶資產,同時基於自身的資訊決策,幫助用戶進行交易操作,只不過這一步棋還沒有走出來而已。光是目前,這類產品用戶心智佔領速度都這麼快,再以流量驅動背後的商業變現能力,想像空間其實並不小。
4.DeFai infrastructure or Platform(基礎設施和平台):這類協議囊括的範圍可廣了,除了#ai16z 、#Virtaual 等AI Agent Native 的新興平台外,其他諸如Bittensor、io、Atheir、 @hyperbolic_labs、Vana 、SaharaAI 等等大凡和AI 算力、數據、微調等業務沾邊的專案業務框架都可以延伸到此。
畢竟,AI Agent 要正常運作、數據是石油、算力是電網、推理是變壓器、AI Agent 為終端等等,它們都是上游提供服務的供應商。
所以,沒太多可說的,AI Agent 的後半程要蓄力,這類DeFi 平台一定會出大力。本來,AI Agent 敘事也只是AI Narrative 上的最早一環,框架和標準、DeFai、Gamfai、MetAiverse 等等焦點敘事都離不開這些AI infra 平台。
以上。
雖然我給大家理清楚了一個清晰的DeFai 理解視角,但並不意味我不看好,比起當前混亂且敘事難判斷的框架和標準“亂紀元”市場,DeFai 至少代入了一個更偏AI Agent 應用,更能透過體驗、PMF 產品落地等等一步步看到進展和預期。
這也是當前AI Agent 市場熱度脫虛向實的表現,況且,那麼多老物種在舊DeFi 時代下找不到機會,在新趨勢面前,不正是他們釋放潛能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