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eb3Mario
摘要:本週實在精彩,川普在1月18日,正式就職總統的前兩天親自下場發幣,並在短短幾天漲幅高達400倍!首先在這裡祝賀各位把握這波財富機會的小夥伴,也提前祝各位新年快樂。這幾天關於這件現象級事件潛在影響的討論很多,筆者也希望藉此展開討論。總的來說,筆者認為“川普發幣”,標誌著美國新自由主義的正式回歸,適者生存與野蠻生長將成為這個新時代的主旋律。更具體的說,在去監管的背景下,Web3將扛起美國新周期內金融創新大旗。
美國歷史上主流經濟學說的發展史—政府與市場之間關係的不斷探索
為了幫助小夥伴們對這種變化所產生的影響體會的更深,筆者認為非常有必要對美國歷史中,主流經濟學說的變化發展做一個簡單的綜述。事實上,經濟學說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探索政府與市場之間關係的歷史,伴隨著不同歷史階段,社會內部和外部矛盾的不同,現代主權國家往往會採用不同的經濟策略來應對內部和外部壓力,對內保證社會穩定,對外保持國際地緣政治博弈的相對競爭優勢。而所謂主流經濟學說,就是一些最具洞察力的人,根據具體的經濟現象所做的抽象歸納,為施政者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論基礎。它們並非理學中的一些亙古不變的真理,更多的是屬於社會學範疇,對某一歷史階段的某一特定區域內適用。
在明確了上述前提後,我們來了解美國歷史上主流經濟學說的發展歷史,事實上,大致可以將其分成六個階段:
1.清教徒撤離歐洲背景下的殖民地時代:重商主義下,對宗主國殖民經濟剝削的反抗歷程(1600-1776)
熟悉西方歷史的小夥伴會知道,與大多數民族國家不同,美國是移民國家。移民國家的獨特性就在於其誕生通常依賴於某一特定背景下移民母國的某些內部不可調和矛盾,從而導致其中弱勢利益群體規模性遷移。這意味著移民國家在建立之初的凝聚力通常比民族國家高很多,原因有二,首先這是一群經過篩選的,具有共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利益集團。其次由於移民國家建立之初,可分配利益尚處在充盈狀態,各階級都能享受客觀的利益分配,所以滿足感強。
而美國的誕生就要追溯到英國清教徒撤離歐洲大陸,尋找新的「應許之地」的殖民時代背景下,這裡的標誌性事件自然是耳熟能詳的「五月花號」事件,建立了英國清教徒在北美洲的第一塊處女殖民地,維吉尼亞。這裡需要稍微展開談談清教徒的背景,我們知道歐洲大陸中世紀時期是所謂神權統治時期,這個階段開始的時代背景是西羅馬帝國從利益與成本角度出發,透過外族僱傭軍抵禦蠻族入侵,從而導致自身軍事力量的衰敗,進而催生歐洲大陸蠻族王國的興盛。為了回應這個背景,西羅馬帝國的統治者選擇利用帝國剩餘價值,轉換自己的身份與統治模式,借助於推廣源自中東地區的天主教,為自己的統治找到合法性和權威性,以緩解自身軍事實力不足的尷尬局面。而結果就是隨著大部分「蠻族王國」的皈依,西羅馬帝國的舊統治階級搖身一變,變成了羅馬教廷,而統治模式也從武力鎮壓,轉變成了思想控制。
而這具體是怎麼做到的呢,這是因為蠻族王國雖然在武力上具有優勢,但是文化方面並不擅長,所以無論東西方,蠻族王國憑藉武力政府某些文化處於優勢地位的地區時,都會被同化,而無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一旦群體中大部分被某一優勢文化同化後,其統治階層的權威性來源將不具備自主性,而不得不以來外部力量的幹預。具體來說,由於大部分蠻族都皈依天主教,例如日耳曼人、高盧人、凱爾特人、昂撒人等。其主權國家的統治階級合法性將不依賴民族自覺,而依賴羅馬教廷加冕從而為其賦予合法性。這種模式事實上類似西周透過週禮實現對諸侯國的控制。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於不具備武力恫嚇的選項,為了確保統治的穩定性,羅馬教廷就必須設計繁雜的宗教儀軌,以達到對人思想的絕對控制,徹底打消這些具備武力的「野蠻人」反抗的念頭。所以我們會發現,中世紀背景下,歐洲大陸基本上沒有出現類似東方文明中的自下而上的反抗,因為底層人的思想被天主教牢牢控制。
然而宗教作為一種形而上的學科,自然會有不同人因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而有不同的看法,一旦形成了另一種對立的思想後,其勢必對舊主流思想的權威性產生致命的衝擊,而這種對立是不可調和的,因此整個中世紀,所謂的「混亂」並不是社會內部秩序的混亂,而是持不同宗教觀的國家聯盟之間長期因為形而上學的價值觀差異所做的常年無謂的血腥戰爭。
而隨著殘酷的戰爭對社會帶來的巨大衝擊,催生了一部分進步人士對這一現狀產生了反思,這也就催生了“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以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為內核的文化變遷開始全方位衝擊天主教體系。而所謂清教徒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的產物,指的是英國國內一批宗教激進主義人士,他們的激進思想聚焦於《聖經》解讀權的歸屬問題,他們認為《聖經》才是唯一具備權威性的,人人都可以解讀聖經,而非傳統的只能由教廷指定的官方教會才可以有解讀權。這自然受到了天主教集團的打壓,從而導致這些激進主義宗教人士被清除教籍,因此被稱為清教徒,而且彼時恰逢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航海技術發展迅猛,這些被打壓的,具有反權威、追求自由的利益團體選擇來到遙遠的北美殖民地,重新建立自己的「應許之地」。這就是故事開始,也奠定了反權威、自主自覺、追求自由是美國的國家精神。
在介紹了這個背景後,才可以理解為什麼美國人對自由主義似乎有某種偏執。言歸正傳,雖然擁有了一個宗教自由的環境,但是在經濟上,彼時的北美殖民地尚處在其宗主國的殖民經濟體系之下。此時的英國推行的是重商主義,重商主義的核心思想是國家應通過政策和武力的應用,並以黃金和白銀這兩個貴金屬為衡量標準,使得出口多於進口,從而實現國家勢力的提升。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下,英國通常要求殖民地主要以農業、礦業等原材料產業為主,並遏制其製造業的發展,這樣藉助進口原材料,並出口附加價值更高的工業品,實現對殖民地經濟的掠奪與控制,這就是所謂的殖民經濟,例如透過《航海法案》限制殖民地的貿易自由。因此在此時,北美殖民地中逐漸形成了以農業為主的地主階級,和一群主張透過發展工業,從而擺脫宗主國經濟控制的進步人士。這個階段大量的標誌性事件都是圍繞著進步人士與宗主國之間的矛盾而展開,例如波士頓傾茶事件等。最後經過一連串鬥爭與拉扯,加上法國對北美實務的強勢幹預等影響,以美國贏得獨立戰爭為標誌,美國正式誕生。
2.主體民族融合的建國初期:重農主義與重工業主義的國本之爭(18世紀末-19世紀中)
在擁有獨立主權後,此時的美國事實上還很弱小,必須依賴與法國的同盟關係才可以獲得一定的安全感,而此時美國國內逐漸興盛了兩種主流經濟學說,在上文中我們已經探討了進步主義人士與傳統地主這兩個階級的形成,那麼兩種經濟學說就分別由這兩部分人而擁護。
其中在美國東南部地區由於優越的農業發展優勢,其經濟體系主要以奴隸制農業、種植業為主,這自然時其區域內社會階級中地主階級力量具有明顯優勢。且此時恰逢美法蜜月期,法國此時由於在與英國的殖民競爭中處於劣勢,從而轉變了重商主義的觀點,提出了重農主義。重農主義與重商主義有很大的區別,首先重農主義認為,只有農業才是唯一產生價值的產業,因為農業的原材料是天然的,免費的,例如陽光、雨水、土地等,而農業的產出是有價值的,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而工業只是對原料的加工,只是使其形態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中並不產生價值。因此對國家實力的衡量應該建立在對其農業產量的評估上,這就與重商主義主張的對貴金屬的積累代表國家實力的理念有很大差別。第二在對市場的態度上,重農主義認為雖然工業品不產生價值,但是是經濟運轉的潤滑劑,影響了價值流轉的效率,而一個相對自由的市場體系,對於增強週轉效率是有好處的,這也與重商主義所鼓勵的出口,遏制進口的做法有很大差異。當然,我們從事後論的角度,也能夠看出重農主義是比較適合彼時相比於英國,在工業技術相對落後,但具有人口紅利時的一個最優選擇。可想而知,美國南方地主階級自然會擁護這種理論。
然而美國北部作為英國重要的北美貿易中轉中心,自然受英國經濟理念影響較大,因此北部自然也形成了以貿易和初級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而由於深受殖民地經濟體系危害的影響,美國北部的進步人士對工業有著明顯的偏好,所以在獲得獨立經濟地位後,自然大力發展工業,以擺脫殖民地經濟的陰影,而在這重商主義與在殖民地經濟的雙重影響下,美國北部形成了重工業的經濟學說,其認為工業才是國家實力的體現,透過工業產品與原材料帶來的附加價值差是實現國家實力增加的唯一途徑,因此國家應制定諸如保護性關稅等政策、盡可能鼓勵本土工業的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進,美國南北逐漸形成了兩個具有很大差異的文化群體,北方被成為揚基(Yankee)該詞彙最初意指美國北部新英格蘭地區居民的後裔;後來其民俗意義延伸為美國東北部地區(新英格蘭、中大西洋各州、上五大湖區等)的所有居民,以及美國內戰期間與戰後的美國北方人。而南方則自稱為迪克西(Dixie)指美國南部各州,及該地區的人民。文化上的差異最終導致了徹底的分裂,最終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並以北方主張重工業學說的揚基文化群體取得絕對勝利而告終,至此美國的主流經濟學說以重工業主義為主。標誌性事件就是美國總統漢彌爾頓的《製造業報告》(1791),以提議保護主義關稅和聯邦銀行,奠定美國工業政策基礎。當然也包括1816年關稅法案,保護國內製造業免受廉價進口商品的衝擊。
3.昭昭天命的擴張時代與咆哮的20年代:自由放任與古典經濟學(19世紀中-20世紀初)
隨著美國憑藉著北美大陸豐富的原材料供應,工業化迅速展開時,美國國力取得了極大的發展,而彼時一種巨大的優越感,以及基督教所天生的使命感,此時的美國國民萌生了普遍的帝國主義情緒,至此美國也來到了昭昭天命的西部擴張時代,彼時的北美洲中西部分別由土著部落控制,而且這些土著部落大都與西方殖民者打過長期的交道,尤其以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為代表。而美國透過《宅地法》等政策,鼓勵國民自主西進搶佔土著的土地,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下,美國領土從密西西比河出發,指導太平羊才停止了擴張的步伐,橫跨整個北美洲大陸。
而此時歐洲大陸中,古典經濟學的興起也深深的影響了美國社會。所謂古典經濟學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形成的一種經濟思想體系,也是現代經濟學的奠基理論。它強調市場自發性調節、自由競爭和經濟自由,奠定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理論基礎。該學派主要探討生產、分配和成長等核心經濟議題。
事實上古典經濟學的誕生並不是偶然的,參考其代表性的人物的經歷不難發現,以亞當斯密為例,其出生於蘇格蘭,自然深受重商主義的影響,然而重商主義下國家對於產業的強勢幹預,以及為維護殖民體係而日益增加的財政壓力,亞當斯密在法國交流期間,也深受法國重農主義啟發,其吸收了重農主義中的核心思想,例如自由市場的意義,政府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態度,商品價值的分析邏輯、政府透過數理模型分析經濟狀況等,當然也有不同,例如古典經濟學中認為,並非農業是唯一產生價值的產業,商品真正的價值來源是勞動。
在這樣的經濟學學說顯然更適應新時代已經完成啟蒙運動的已開化西方。而且伴隨著人權運動的愈發加速,對政府乾預的反感逐漸形成了社會共識,在這個階段中,大部分西方國家均
奉行盡量少的政府乾預,更開放的國際貿易政策,依托市場的力量任由經濟自由發展。這種政策也被稱為自由放任。這也催生了資本階級的快速崛起。而受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影響,各國也根據自身的產業優勢,扶持各自的優勢產業。這個階段,與大多數西方世界國家一樣,美國各產業全面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勢。但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工人階級與企業主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加大,一朵紅色的雲籠罩在歐洲大陸的上空。
馬克思經濟學的提出是對古典經濟學的一種繼承與辯證批判,其核心思想延續了古典經濟學中的勞動價值論。並藉助唯物論探索生產關係,發展為了剩餘價值理論,用以揭示資本主義剝削機制。其本質是一種政治制度的變革。而為了回應馬克思經濟學所指出的對古典經濟學中一些現象的批判,古典經濟學也產生了演進,透過引入「邊際理論」完善了古典經濟學中的一些不足,例如對商品價值的分析由勞動價值論,過渡到邊際價值論,市場是如何調控價格等。這也被成為新古典經濟學。但其實兩個想法都進入了各自獨立發展的階段,馬克子經濟學在東方找到了傳播的土壤,而新古典經濟學則貫穿了西方的發展。
4.動盪的大蕭條時代:大政府與凱因斯主義(1929-1980)
伴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金融創新的腳步也沒有停止,其中以美國股票市場的蓬勃發展最為代表性,由於古典經濟學強調的自由市場理念,盡可能減少政府乾預,這就讓資本發展呈現出失控的狀態。
時間進入到1920年代,也被稱為「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美國經濟經歷了快速成長,股票市場高度繁榮,但許多成長建立在投機和過度信用擴張之上。而且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部分產業呈現了一定的供給過剩的情況,但居民收入成長卻落後,購買力不足。在這兩種局面的加持下,美國股市進入到非理性繁榮的階段,大部分企業股票價值遠高於其實際價值,投機佔極高。
而這場資本盛宴最終以大蕭條而告終,所謂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指的是20世紀30年代發生的一場全球性經濟危機,其中心在美國,但對世界範圍的經濟和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這段時期以經濟蕭條、失業率激增和廣泛的社會動盪為特徵。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股市開始崩盤,大量投資人破產。 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加速下跌,標誌著大蕭條的開始。直到1933年,美國失業率高達25%,工業生產下降近50%。數千家銀行倒閉,儲戶失去存款,信貸市場凍結。許多家庭無力支付房貸和基本生活開支,大量無家可歸者湧現。
這場危機在全球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歐洲、拉丁美洲和亞洲國家的經濟也受到嚴重打擊。國際貿易瀕臨崩潰,全球貿易總量下降約三分之二。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歸結於此也不誇張。
為了回應這場危局,凱因斯主義(Keynesian Economics)誕生了,凱因斯主義是一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理論之一,由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中提出。該理論主要關注如何透過政府乾預來實現充分就業和經濟成長,是對古典經濟學「市場自我調節」的批判與修正。
由於這場危局的導火線是需求不足以及過度投機導致的股市泡沫化,凱因斯主義的核心理論就主要圍繞著這兩個方面構建,其一是有效需求理論,凱因斯認為經濟衰退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非生產能力問題。而有效需求由四個面向組成,總消費(C) + 總投資(I) + 政府支出(G) + 淨出口(NX),因此當消費、投資、淨出口等民間行為出現疲軟,而使得經濟當出現衰退跡象時,政府可以透過幹預,透過政府指出,提振社會有效需求。其二是政府應對資本擴張給予強而有力的監控,避免金融市場過度投機,進而造成系統性風險。
而羅斯福新政標誌著凱因斯主義正式成為了美國主流的經濟學說,羅斯福總統透過「新政」(New Deal)採取了大規模幹預經濟的措施。例如許多公共基礎設施投資拉動內需,而且重建金融信用體系,並推動金融體系改革,成立新的監理架構(如證券交易委員會)建立,加強對金融市場的控制。這也就是耳熟能詳的SEC。
隨著羅斯福新政的推出,幫助美國快速擺脫大蕭條的困境,而且藉由兩次世界大戰後,形成了世界兩極之一。凱因斯主義也奠定了其歷史地位。
5.兩極冷戰下的滯漲時代:新自由主義與供給學派
時間持續發展,隨著二戰後,世界進入鐵幕下的兩極冷戰階段,此時世界政經的主旋律就是左右之爭,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對抗。雖然沒有美蘇兩極的直接衝突,但代理人戰爭頻率發生,在各自經歷戰後重建帶來的快速發展後,美國率先與1970年代遭遇瓶頸期。此時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優勢階段,在遭遇了越戰的失利後,美國進入了戰略收縮與防禦階段,而且此時還有兩個導火索,首先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1971年),隨著美國放棄美元與黃金掛鉤(尼克森衝擊),固定匯率制瓦解,導致資本主義陣營的國際經濟體系的不穩定性加劇。其次是中東戰爭導致的石油危機,使得石油價格出現了暴漲,進一步抬高通膨。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遭遇了嚴重的滯漲,經濟成長陷入了停止,同時通膨與失業率不斷抬升。為因應這種凱因斯主義無法解決的困境,經濟學界提出了另一種解決方案。以芝加哥學派和奧地利學派為代表的一群經濟學家提出了所謂的新自由主義,其中前者主要致力於經濟理論建設,而後者則偏重對政治制度的批判。由於新自由主義的核心思想認為滯漲的原因在於政府的過度幹預,嚴重影響了企業創新的活力,進而導致供給端的企業生產成本墊高,市場沒有進入充分競爭狀態。因此其主張回歸小政府,避免過度監管,主張縮減企業稅,並控制政府開支等手段,使供給端重現活力,因此也稱為供給學派。當然在理論層面,新自由主義和凱因斯主義最大的差異在於其主張透過貨幣政策手段,而非財政幹預手段,實現對經濟的調控。
而伴隨著1979-1980年,美國的通膨率接近14%,遠高於歷史平均。 1980年失業率升至7.8%,1982年達到10.8%,為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準。共和黨候選人雷根總統贏得了美國大選,並選擇將新自由主義作為施政的基礎,大力推行“雷根經濟學”,並搭配聯準會主席沃克爾的貨幣緊縮政策。使得美國最終艱難的擺脫了滯漲的困境,並最終贏得了冷戰。這裡稍微補充一下,一直以來,川普的政策也被普遍與雷根的政策做類比。
6.後次貸危機時期的大放水時代:量化寬鬆與後凱因斯主義
而這段歷史相比大家更加能夠耳熟能詳一些,伴隨著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監管政策的放寬,以金融和科技創新驅動的美國經濟進入了全球化的快速擴張的階段,金融機構通過創新產品(如資產支持證券)將風險分散到全球,全球金融體系高度互聯。同時美國房地產市場在2000年代初期經歷了持續的價格上漲,被認為是安全的投資領域,吸引了大量資本。
在這雙重共振下,美國創造了一個巨大的,以高風險房屋抵押貸款為代表的次級貸款為基礎,結合眾多金融衍生品設計而形成巨大資產泡沫。然而故事的結局我們已經清楚了,伴隨著次級貸款違約率激增,抵押品價值下跌,導致大量資產支持證券價值縮水。多米諾骨牌開始崩塌,最後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標誌著危機進入高潮,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這場金融危機的影響是深遠的,美國民眾對共和黨政府對資本的放任態度,從而造成瞭如此危機,感到極度不滿,而這也影響了美國主流經濟學說的再適應,後凱因斯主義宣布回歸。一直以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對凱因斯主義批判的一個核心論點是基於理性經濟人的論斷,如果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可預測的,經濟主體會提前調整行為,抵銷政策效果。因此透過財政政策提振經濟是無效的。
而為因應這些質疑,凱因斯主義也做出了新的修正,其中以價格與工資黏性(Price and Wage Stickiness)和不完全競爭市場最具影響,前者解釋了為什麼財政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具有滯後效果,而後者明確了市場存在寡占問題,而在獨佔市場類型的不完全競爭下對均衡價格的影響。當然後凱因斯主義也融合了新自由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即透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共同影響經濟,同時後凱因斯主義更進一步,為解決貨幣政策相對於經濟危機的滯後性,提出了理性預期管理,即基於新自由主義的理性經濟人論斷,透過相關官員的前瞻性指引,影響市場中的理性經濟人的預期,進而起到提前乾預市場的效果,從而提升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效率。所以我們比較耳熟能詳的,對通膨2%的控制,對聯準會官員前瞻指引的觀察等特徵都是在這背景的產物,
當然在這個週期內,作為後凱因斯主義的執行者,民主黨政府主要透過三支箭解決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即大規模的財政支出和非常規的量化寬鬆政策,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日趨收緊的金融監理措施。幫助美國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故事也來到了現在。
川普主導下美國新自由主義的回歸,Web3將扛起美國新周期內金融創新大旗
縱觀美國主流經濟學說的演變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場關於政府與市場之間關係的持續探索過程,受不同的歷史事件影響,政策在政府與市場之間不斷搖擺。偏重前者的學說著重於凸顯政府對於經濟介入的效果,而偏重後者的學說則強調市場對於資源分配的效率較高。考慮到川普本身的人生經歷,其重要人生觀形成的階段,恰逢1970年代凱因斯主義的低潮期,美國憑藉著雷根總統對新自由主義的推行,幫助美國擺脫困境。所以川普想要透過類似的策略,幫助美國再次偉大的初衷也變得容易理解。
在川普的論述框架中,民主黨的經濟政策造成了三個致命問題:
l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法案和量化寬鬆政策讓美國陷入債務危機;
l對矽谷高科技產業的保護性政策導致資源的錯配,過度分配給高科技產業而徹底放棄傳統產業,使美國工業衰弱;
l政府主動介入帶來的大量資訊差,導致不同產業之間出現橫向的資本再分配,跨產業之間的貧富差距的拉大,加劇了不公平現象;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認為川普在正式接任總統的前兩天發幣,並不單單是斂財的目的,而在於傳遞一種信號,那就是希望為Web3在其去監管的供給側改革過程中,成為新一輪金融創新的核心陣地奠定一個基調。而這樣做的好處也比較明顯:
1.可以繞過民主黨經營多年,在傳統金融領域中形成的複雜利益團體的掣肘;
2.Web3這個技術範式公開透明去信任的特性與新自由主義不謀而合,透過掃清一切權威組織的干預,完全由市場機制調整利益分配將更有助於推行新自由主義的實踐。
3.目前Web3世界中的大多數資產仍以美元定價,因此推廣相關資產,對於維護美元霸權也具有正面意義;
4.Web3抗審查的特性,使得資本的流動更有效率,而且可以繞過其他主權國家的金融政策限制,充分發揮美國的金融優勢;
當然這樣做所造成的衝擊也是顯而易見的,最直接的負面影響一定和08年類似,而且勢必比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更大更深遠,更高的金融系統性風險,以及貧富階層之間的縱向的財富再分配是不可避免的。但這個風險發生的時間週期一定是中長期。綜上所述,筆者對未來兩年基於Web3和美國傳統產業的金融創新方向非常感興趣,也會持續保持關注。有興趣的夥伴也歡迎與筆者討論。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0x财经 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通報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絡微信:VOICE-V。
來源:Web3Ma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