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否已達到頂峰分析師表示價格依賴於Microstrategy支撐VC資金流入仍顯不足


近期,加密貨幣市場引發關注,投資者擔心是否已見頂。 Empire 分析師Jason Yanowitz指出,Strategy最近斥資超200億美元購買比特幣,可能支撐了當前價格,表明市場仍處牛市早期。他的觀點得到其他分析師的支持,認為市場資金流入不足,未形成全面牛市。同時,美國監管環境也對市場發展產生影響,聽證會討論了對加密貨幣企業的銀行服務限制。儘管監管環境有所改善,仍需明確框架以促進合法發展,投資者需關注市場動態應對風險與機遇。

近期,加密貨幣市場掀起熱議,許多投資者開始關註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已經見頂?」Empire 分析師Jason Yanowitz 在近期的市場觀察中提出,當前比特幣價格的「詭異波動」可能與Microstrategy(現更名為Strategy) 的巨額購買行動有關,並認為市場的牛市週期可能尚未結束。

Strategy 影響比特幣價格?

Yanowitz 指出,Strategy 近幾個月來持續大舉購買比特幣,至今累計斥資超過200 億美元。他認為,如果沒有這筆資金的支撐,比特幣價格可能會大幅回落,這可能意味著Strategy 的買入行為讓比特幣的市場週期變得不同於以往,市場可能仍處於牛市階段的早期,而非即將見頂。

他的觀點也獲得CMS Holdings 聯合創辦人Dan Matuszewski 的支持。 Matuszewski 認為,目前市場的風險投資資金流入仍不足,整體環境仍處於「PvP(玩家對玩家)」 的博弈模式,而這與過往的牛市週期有所不同。他分析道:

「2021 年的市場影響仍未完全消散,流動性有限,因此難以驅動大規模資金流入,而風險投資仍是評估山寨幣市場的關鍵指標。」

加密貨幣投資人Santiago Santos 也表達相似的觀點,認為市場仍需看到更多的資金流入,且當前的資金主要中心化在少數幾個熱門資產,尚未形成全面性的牛市趨勢。

監管環境的變數

除了市場討論牛市是否見頂,美國的監管環境也是影響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日前,美國國會就「Operation Chokepoint 2.0」(封鎖行動2.0)舉行聽證會,討論監管機構是否刻意打壓加密貨幣企業獲取銀行服務的問題。

Operation Chokepoint 2.0 指的是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及其他監管機構透過向銀行施壓,阻止它們為加密貨幣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導致許多加密貨幣企業難以獲得銀行帳戶的做法。

根據Coinbase 法務長Paul Grewal 於聽證會上的證詞,監管機構的這些行動導致銀行對加密貨幣企業卻步,使得許多企業無法獲得基本的金融服務。他表示:

「當銀行主動尋求許可來提供這些服務時,要么被忽視,要么被要求進行繁瑣的審查,直到最終放棄。」

此外,WSPN USA 執行長Austin Campbell 也在聽證會上指出,監管機構因為少數加密貨幣企業的不當行為(如FTX 醜聞),就選擇對整個產業進行打壓,這對市場的發展極為不利。

雖然美國監管環境近來出現了一些改善跡象,但Yanowitz 認為,僅僅更換FDIC 的管理層並不足以徹底改變現狀。市場仍需一個更明確且公平的監管框架,才能確保加密貨幣產業在合法合規的環境下持續發展。

市場未來走向仍待觀察

目前,市場對於比特幣是否已見頂仍存在分歧。一方面,Strategy 的大規模買入行動可能支撐了價格,使市場尚未真正進入牛市後期;另一方面,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仍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

無論市場處於何種階段,Yanowitz 強調,監管政策的變化與資本流入的動態仍將是未來影響加密貨幣市場的關鍵因素,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以應對可能的風險與機遇。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ZOMBIT。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