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從業者揭秘:業務模式其實簡單,就是“掛單而已”


這篇文章由從業者max撰寫,主要探討做市商的角色和行業現狀。他介紹了自己的背景及對做市商業務模式的看法,包括主動和被動做市商的區別,以及代幣貸款和固定服務費的合作模式。行業內普遍存在對做市商的誤解,很多項目方和散戶被坑。 max強調,選擇做市商時應關注合規與服務質量,避免只依賴流動性KPI。最後,他表達了對行業現狀的擔憂與期望,希望能促進行業內的合規與透明。

撰文:maxxx,金屬pha

一個做市商一線從業者的自白,一本項目方黑暗森林自救指南,希望對你有一點幫助:):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max,一個感覺自己很蒼老的00後,本來是港本苦逼的金融學生,本來是港本苦逼的金融學生,不過,不過,。雖然進行業不算久,但是一開始以項目方的身份進入行業,但是一開始以項目方的身份進入行業,後來自己創業做了開發者社區和加速器

最近是多事之春,做市商的話題也在風口浪尖,我一直想把做市商這個行業里特殊的角色系統性聊一下,剛好趁這次機會做了一些梳理,業務不精,如果有紕漏

從gps的“觀察標籤”講起……………………………………

GPS被binance打了“觀察標籤”,我正在和一個認識了一年多試關閉,一邊在和一線交易所艱難談判,一邊看著最近一個個破發的代幣,一邊看著最近一個個破發的代幣,憂慮上了交易所幣價能不能有好的表現,怎麼給投資人交代

關於此事我不過多分析評價,長舌討人嫌,一切還是等幣安和項目方的通知和公告。但這兩年來確實看到太多項目方和散戶們被做市商坑慘了,剛好以此為契機才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幫到項目方和從業的朋友們。好了,不鬼扯了

做市商的業務模式:沒有傳的那麼神,就是個“擺單的”

做市商不是一個crypto新的名詞,在傳統金融行業裡也有“做市商”,不過這套服務有一個更加輕鬆的名字,叫做,叫做

可是,如果做市商們真的按照行業規範規規矩矩做流動性,真的談不上什麼“鐮刀”,所謂提供流動性

主動做市商

其實行業裡很多對做市商的妖魔化,很大程度來​​自於行業早期主動做市商的存在和操作。粵語有句話“做廚房”,普通話叫“做莊”,主動做市商滿足市場對“做市商”,拉抬打壓,拉抬打壓,並且從中謀取收益,收割市場散戶,並和項目方進行分成。他們合作的條款也五花八門

市場上有哪些主動做市商?其實市場上活動在pr,辦活動,比較出名,你聽過名字的做市商們,都是被動做市商

大部分主動做市商都非常低調,也沒有名字,因為本身不合規。隨著行業逐漸規範之前行事高調的

被動做市商

被動做市商,包括我們自己和很多其他友商,都屬於這個品類

(令牌貸款(借幣) (固定器(月費) (令牌貸款(借幣模式)

這是目前主流的,採用最廣的合作模式。簡言之就是把幣借給做市商一定期限,做市商提供做市服務的模式。 ,做市商提供做市服務的模式。

一個典型的令牌貸款交易由幾個方面組成::

借幣數量x%:一般是代幣總電源的一個百分比借幣期限X個月:借幣的時間,到期服務結束,也會按照簽訂好的選項選項結構(期權結構):做市商在服務到期的交割價格流動性kpi:即做市商會在盤口擺單深度,可能涉及不同交易所,涉及不同價格區間。 ,涉及不同價格區間。

這種模式下,做市商怎麼賺錢? ,做市商怎麼賺錢?

做市商賺兩部分的錢,一是做市商在擺單過程中買單和賣單之間的價差,這個一般是小部分;另一個是是在項目方送給做市商的期權,這一般是相對大頭。 ,這一般是相對大頭。

(選項),在簽約的第一天看,就是有價值的,這個價值是藉來幣價值的一個百分比,比如我借來了總,比如我借來了總,比如我借來了總,100wu的幣,這個這個的價值在第一天看是,這個3%,那代表著,如果我嚴格中性的按照算法( delta hedge)進行擺單,我能夠,我能夠

是不是感覺,做市商賺的沒有想像的多?但實際上我說的這個利潤率,並不是完全脫離現實的,做市商目前也很成交量

(固定器(月費模式)

這是目前第二種相對主流的模式,指的是項目方不把幣借給做市商

在這種情況下,做市商按照客戶的流動性kpi擺單,賺的就是每個月的服務費,賬戶裡的資金和做市商無關,在流動性比較差/插針的極端情況下

令牌貸款和固定器我認為各有優劣,有些交易台是只會焦點,有些交易台是只會,也有像我們一樣是兩種都可以做的,項目方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項目情況選擇

幾個常見的誤區

做市商負責“拉盤”,“劃線”和“建老鼠倉”

合格的被動做市商是偏中性的,不會,不會,市值管理,收割當中去,收割當中去

做市商提供流動性就是“刷量”

交易所的訂單書盤口都有兩種單子,一種,一種,一種,taker單,被動做市商主要做的事情是擺,被動做市商主要做的事情是擺

那聽起來被動做市商好像沒什麼卵用?

不對幣價直接負責,不對交易量直接負責,聽起來是的,沒什麼卵用。但好的流動性是一切的基石,小體量的錢看重的是幣價趨勢,大資金量的錢要進入第一件事情看的就是交易量和深度。一個交易活躍

聽起來做市商就是擺單,門檻也不高,項目方可以自己做? ,項目方可以自己做?

是,否。 如果你確實有自營的交易團隊,項目也比較大,有些二線所可能會允許你自己做。但如果沒有,或者需要重新搭一個團隊,那我建議還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一方面搭團隊的成本和風險還不如找個靠譜的做市商

做市商的生態位置:開盤流動性是最寶貴的資源

科普完了業務模式,來講講現狀,或許能更好幫你理解。 ,或許能更好幫你理解。

2024-2025年的幣圈是什麼樣的幣圈? ,我是這樣看待的::

Btc獨立行情,一路漲上來,頭部流動性充足尾部pvp激烈,流動性一度也相對充足, @puppdotfun @gmgnai @solana @solana @base @base @bnbchain @bnbchain上p小將們虧錢虧的很上癮(本人也貢獻了一點,可惡,可惡) 腰部流動性枯竭,trump和trump和,把腰部的流動性和買盤幾乎吸乾,把腰部的流動性和買盤幾乎吸乾,幾億市值到幾十億市值的代幣定位尷尬,一二線交易所新上線的代幣無人買單,代幣上線不出兩個月就交易量銳減,交易量和深度大部分發生在開盤

這輪週期

唯獨做市商,我認為掌握著腰部代幣最最稀缺的資源:“開盤流動性”,光有流動性還不夠,光有流動性還不夠,開盤就要有

劣幣驅逐良幣的黑暗森林:老實的付出型人格敵不過“渣男”

在這樣的行情演化下,就形成了今天做市商非常獨特的生態:一方面做市商越來越多,報價也內捲到離譜的程度;一方面服務質量和專業能力相差極大,經常出現各種售後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抽走流動性

為什麼做市商要這麼做?回到我們剛剛講的選項的部分,一個做市商拿到了,一個做市商拿到了代幣貸款的額度,按照,按照,如果行情一直不溫不火,他應該成功實現了,他應該成功實現了,賺了,3%。但是如果他認定項目在結算到期時會歸零,他就可以通過開盤砸掉的方式實現,他就可以通過開盤砸掉的方式實現100%的收益,也就是正常做mm也就是正常做,33倍收益。當然,這是一個最直觀且極端的例子,這是一個最直觀且極端的例子,大部分真實操作會復雜的多,但底層邏輯就是

當然,這樣做除了不道德不合規,還有額外的風險

為什麼這樣的行為屢見不鮮?

行業的合規說到底,還是在早期。就代幣貸款的模式而言,雖然做市商會給項目方通過日報、週報、,dashboard,市場上也存在第三方的監督機構和工具,但幣在做市商賬戶裡做的事情終歸還是黑盒

項目方包括整個行業對做市商的認知還是需要加強。其實讓我很驚訝的是

你要怎麼選擇你的做市商

有幾個我認為重要的問題和提示

主動是不是一定不能選?

其實項目方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不會直接武斷的說別選。如果拋開合規,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辯論的問題。有些項目確實通過緊密合作的主動做市商帶來了更好看的圖,更多的交易量

合作方式選代幣貸款還是固定器?

目前代幣貸款的模式還是更加主流,但固定器的市佔率在慢慢升高。這是一個項目方品味和需求的問題,比如強控籌的項目方可能不願意外部有不可控的大宗流動性,再比如

盡量不要只選一家被動做市商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可以選,可以選2-4家做市商,互相可以比對術語,如果一家宕機了也有別家可以補上。另外做市商為了贏得交易,通常還會提出各種額外的值add,多選幾家能夠讓你被更多人幫助。不過為了避免“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問題,建議給做市商都分好不同的交易所,混在一起監控難度直線上漲。 ,混在一起監控難度直線上漲。 ,混在一起監控難度直線上漲。

不要只通過投資選擇你的做市商

你可以接受做市商的投資,並且有更多的,跑道,做市商的投資和,做市商的投資和vc的投資玩的並不是同一個遊戲,因為掌握相當一部分開盤流動性,做市商完全有辦法去把自己投資還沒解鎖的幣進行鎖價、,做市商完全有辦法去把自己投資還沒解鎖的幣進行鎖價、,所以做市商拿了代幣,loan,loan,又有相當一部分代幣投資頭寸對項目方來說不一定100%是一件好事

不要只通過流動性kpi選擇你的做市商

流動性kpi在實操的時候很難精細的驗證,所以不要僅僅通過流動性kpi來選擇做市商,寫的再漂亮的

改變心態:自己做“渣男”

記好你才是甲方,在簽mm之前多多對比術語,多多聊如何監控,如何防止做市商違約,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發展的方案。可以用一家的條款去壓另一家,這樣來回比價,條款裡不要有任何的含糊,有不清晰的點不要自己琢磨

一點點感慨

我是行業的後輩,很珍惜自己有機會能以這樣的深度去感知和触碰行業。我時常感覺到行業的骯髒和混亂,但又時刻感受到生機和活力。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最智能那一批人,行業裡很多同齡的年輕人都很優秀,他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更多的年輕人其實很迷茫

我也有一個價值觀極正的老闆,專業能力極強的交易團隊做後台。穩定的資管業務讓我們不用靠做市的業務來養團隊,而是用做市的業務來交朋友。我也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以和項目方交朋友的邏輯

洋洋灑灑嘮了很多,把這篇文章發出來的過程我很糾結,一方面怕自己業務不精,或者表達不好,誤導了項目方和讀者,一方面做市商在行業裡一直諱莫如深

但我實在認為,隨著行業的發展,合規逐漸成為主流,終有一天,做市商這個角色不會再被妖魔化,回到陽光下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