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5 Phut Crypto與Storible合作的研究,85%的加密貨幣項目每月收入不足1000美元。分析了4928個項目後發現,95%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項目同樣收入低迷。儘管存在一些表現良好的項目,如Pump.fun,但其收入也因市場降溫而下跌。研究指出,加密貨幣項目的高估值與實際收入脫節,推動估值的多為投機。這項研究還顯示,某些成功的加密貨幣項目在收入增長速度上優於傳統科技公司。重要的是,強大的收入模型才是成功的關鍵。
據5 Phut Crypto 與Storible 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大多數加密貨幣項目並未創造可觀的收入,高達85% 每月收入不到1,000 美元。
這項在今年二月進行、針對4,928 個加密貨幣項目的分析還發現,95% 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項目月收入不到1,000 美元,甚至在估值達十億美元的項目當中,有86% 都未能跨越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門檻。
然而,仍有表現亮眼的加密貨幣項目逆勢突圍,例如Solana 生態代幣發行平台Pump.fun 在短短10 個月內就達到每月1 億美元的收入。不過,該平台近兩個月的收入隨著市場的整體降溫而大幅下滑。
5 Phut Crypto 在報告中寫道:
「這些統計數據揭示了加密貨幣領域的市值與實際財務表現之間的根本脫節。許多項目儘管收入來源疲弱,但仍繼續吸引投資人,這表明了推動估值的不是穩健的商業模式,而是投機,這引起了人們對其可持續性的擔憂,尤其是在投資者熱情消退的熊市。」
少數加密貨幣項目實現5 億美元收入的時間比傳統科技公司更快
該研究還指出,少數成功創造收入的項目往往在速度和規模上勝過傳統企業。
研究人員將市值排平前25 的傳統科技公司與收入最高的前25 家加密貨幣項目進行比較,分析他們達到年收入5 億美元所需的時間,結果發現傳統科技公司平均需要12.2 年才能達到年收入5 億美元,而成功的加密貨幣項目不到六年的時間就能達到這一里程碑,其中一個案例是Pump.fun。
5 Phut Crypto 表示:「這種差異凸顯了加密貨幣項目的一項關鍵優勢:其數位優先的性質使它們能夠迅速擴展,而不用面對傳統公司會遇到的後勤限制,例如監管障礙、基礎設施成本和供應鏈延遲。然而,正如數據所顯示,單憑高估值並不能保證成功,強健的收入模型才是關鍵。」
該研究也對「代幣是加密貨幣項目成功的必要條件」這個觀念提出了挑戰,稱像數字貨幣包MetaMask、Phantom 和自動化工具Photon 等公司在未發行代幣的情況下創造了可觀的收入。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ZOMBIT。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