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尼爾卡尼(Nilekani)表示,在消費者領域採用AI相對容易,但是在企業層面,公司將其品牌投放在AI驅動的產品後面,甚至較小的錯誤都會影響其形象
他進一步指出,企業AI慢慢發展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護欄來防止操作中的機器錯誤
尼爾卡尼說,由於AI的期望是巨大的,人們甚至都不想有絲毫錯誤
Infosys聯合創始人Nandan Nilekani認為,大規模建立企業AI是具有挑戰性的,需要時間才能成熟,但最困難的任務是在公共部門實施AI。
尼爾卡尼(Nilekani)在2025年的卡內基全球技術峰會上發表講話時說,在消費者領域採用AI相對容易,但是在企業層面上,公司將其品牌放在AI驅動的產品後面,甚至較小的錯誤也會影響其形象。
他進一步指出,企業AI慢慢發展的原因之一是沒有護欄來防止操作中的機器錯誤。
尼爾卡尼說:“如果企業在大規模上提供AI,並且AI甚至在回答的方式上有2%的錯誤,那麼會影響品牌本身。這就是它花費這麼長時間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沒有護欄來確保我們在這些事情中絕對沒有機器錯誤。”
他補充說,由於AI的期望是巨大的,人們甚至都不想有絲毫錯誤。
在談到在公共部門實施AI時,他說公共部門擁有結構性同意,擁有部委,部門,每個人都是領土,數據並不總是共享。
他補充說:“如果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命脈,我們必須找到一種將所有這些的方法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而與政府來自哪一部分。”
他進一步強調,公共部門需要明確的承諾,並且不需要反擊。
尼爾卡尼(Nilekani)在他的講話中還指出,AI的炒作水平是前所未有的,但實際上,大規模建立AI面臨挑戰。需要注意的是,大規模建造AI對於使其可用於質量至關重要。
此外,他說,印度還目睹了從全球科技公司轉向由風險投資公司支持的本土技術初創公司。他讚揚了Meesho,Phonepe,Physicswallah,Zepto,Rapido和Urban Company等初創公司,以在各自的領域取得進步。
一個月前,尼爾卡尼說,到2035年,印度將擁有超過100萬初創公司的所在地。
他補充說,儘管印度經濟增長了8%,但該國的初創企業數量將增長20%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並在未來十年中達到1000萬人。
他進一步說,首次公開產品(IPO)也將推動印度初創生態系統的興起。
通過AI的採用以及因不斷變化的消費者行為而驅動的新用例的興起,企業軟件景觀正在轉變。結果,一系列初創公司將生成AI和新時代的技術進步整合到了他們的產品中。
今年早些時候,Enterprise AI初創公司Atomicwork在Khosla Ventures及其現有投資者Z47合作夥伴共同領導的A系列A籌集資金中籌集了2500萬美元。
之後,另一家此類初創公司Singulr AI在Nexus Venture Partners和Dell Technologies Capital共同領導的種子融資中籌集了10萬美元。
有必要指出的是,印度的生成AI(Genai)有望實現指數增長,預測估計到2030年的市場價值超過17億美元。
根據Inc42的報告,自2020年以來,Genai初創公司的總資金總額超過1.2億美元。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INC42。版權歸作者Ananya Upadhyaya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