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家族在其重新掌權後,迅速佈局加密貨幣產業,借助監管鬆動建立數十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帝國。這一過程中涉及交易平台、代幣發行及市場操控等,帶來了巨額收益,卻也引發了利益衝突與濫權質疑。特朗普家族通過政治捐款獲取政策回報,肆意操控市場規則。同時,家族還推出迷因幣、NFT等項目,涉嫌內幕交易。監管的崩盤使其幾乎不受審查,普通投資者面臨極高風險,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遭到威脅。
作者:莫莉·懷特
編譯:黛西,鏈塔
在特朗普重新掌權的背景下,加密貨幣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監管鬆動。以此為契機,特朗普家族迅速佈局相關產業,打造出一個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帝國,涵蓋平台建設、代幣發行、基礎設施掌控乃至市場操控,權力與資本緊密交織。
這一過程不僅帶來巨額收益,也引發嚴重利益衝突與濫權質疑。從平台控股到政策干預,從迷因幣炒作到潛在的內幕交易,特朗普家族正在將國家監管體系轉化為自身謀利的工具。 ,特朗普家族正在將國家監管體系轉化為自身謀利的工具。
本文將梳理家族加密貨幣業務的運作路徑,揭示其如何在監管真空中獲利,並探討這場“加密貨幣帝國擴張”背後所引發的製度風險。
金主輸血,規則鬆動:加密貨幣資本如何快速打通政商通道
特朗普重新掌權後,迅速獲得來自加密貨幣行業金主的至少,2000年,瑞波)和Andreessen Horowitz各出資500萬美元,Coinbase,gemini,kraken,
這些金主隨即獲得政策回報:sec)針對加密貨幣企業的執法案件被撤銷或暫緩處理。不少企業還被納入新規制定程序,藉機在缺乏監管、合規要求低、消費者保護薄弱的環境下,為自身量身定制市場規則。 ,為自身量身定制市場規則。
政策鬆動不僅讓捐款企業大幅獲利,也為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貨幣擴張掃清了製度障礙,奠定了整套商業運作的前提條件。 ,奠定了整套商業運作的前提條件。
來源:跟隨加密貨幣
世界自由財務:特朗普加密貨幣帝國的核心資產
2024年8月,特朗普與合夥人創立加密貨幣公司世界自由財務。項目聯合創始人扎克·維特科夫是特朗普的長期盟友
儘管平台從宣傳到定位幾乎圍繞特朗普本人展開,官網還將其兒子列為,“ defi遠見者”“ web3大使”,並承諾75%的協議收益歸其所有,但初期家族仍試圖營造,“保持距離”,他正式控股,他正式控股60%,成為實際控制人。 ,成為實際控制人。
來源:世界自由財務網站主頁
儘管尚未推出任何交易平台,世界自由已募集資金高達5.5億美元,按分成比例,特朗普個人預計可獲利近,特朗普個人預計可獲利近4億美元。公司宣稱將打造“金融民主化”,並發行穩定幣
值得注意的是,項目中有,項目中有7500萬美元來自孫宇晨———— sec和司法部調查的外籍加密貨幣企業家,無法向特朗普直接捐款。隨後,孫被任命為,世界自由,而在特朗普上任後
world liberty發行的$wlfi被定義為“治理代幣”,理論上應賦予持有人投票權,但平台團隊在未進行任何表決的情況下,單方面推進包括發行穩定幣等重大事項。該代幣還設置了多項規避監管的條款
與此同時,項目也因涉嫌內幕交易遭廣泛質疑。媒體披露
2025年4月8日,一份由副司法部長托德
USD1的發佈時間也引發關注:3月25日,世界自由,僅十天后,sec表示“特定類型”,企業可無需註冊發行。與此同時
此外,世界自由(binance)協商
真理社交與真相:fi:社交平台轉向加密貨幣投資
特朗普旗下“特朗普媒體與科技集團”(特朗普媒體和技術集團,TMTG),即真相社交,近年來也開始進軍加密貨幣領域。公司已在公開市場上市,近年來也開始進軍加密貨幣領域。公司已在公開市場上市,估值約20億美元,特朗普持股約53%。近期,tmtg還申請允許由小唐納德
2024年1月,tmtg宣布以“ truth.fi”,推出所謂“美國優先”的投資產品。 33月24日,公司宣布與新加坡交易所crypto.com合作。值得注意的是,sec)調查
與此同時,tmtg表示將動用最多2.5億美元現金儲備,投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資產。通過此舉
區塊鏈遊戲計劃與監管鬆動:從“大富翁”到現實套利
據《財富》雜誌報導,特朗普正籌備推出一款區塊鏈房地產主題遊戲,玩法類似“大富翁”,但建立在加密貨幣體系之上
此類游戲在過往屢遭詬病,問題中心化於經濟結構失衡和道德風險。富有玩家可“氪金取勝”,而經濟條件較差者甚至難以入場,系統高度依賴新玩家流入維持代幣價值,一旦增速放緩即陷崩盤風險。 ,一旦增速放緩即陷崩盤風險。
2021年Axie Infinity曾引發“數字佃農”:富人租賃遊戲資產給低收入國家玩家:承諾其通過遊戲獲得高於本地工資的收入。這類玩法最終引發廣泛倫理爭議
近年來,美國監管機構開始加強對此類項目的審查。 sec在起訴coinbase和幣安時,指控其上線未註冊證券,axie infinity的$axs,$sandbox的$sand的$sand以及去室,去中心化$mana等遊戲代幣。與此同時$mana等遊戲代幣。與此同時
然而,特朗普重新執政後,這些監管障礙正被快速拆除。他推動放寬對加密貨幣企業的限制
特朗普政府還推動徹底關閉cfpb,該提議已獲加密貨幣企業高層公開支持。國會方面也在配合行動,眾議院與參議院已通過廢除cfpb針對加密貨幣遊戲設立的監管規則,該規則原旨在強化對未成年用戶及非遊戲型加密貨幣資產投資者的保護。
這項廢除案呈現明顯黨派分裂:民主黨與無黨派議員一致反對,除一位象徵性反對的共和黨參議員外
特朗普家族進軍比特幣挖礦,利益輸送疑雲再起
2025年3月底,特朗普的兩個兒子————埃里克·特朗普和小唐納德·特朗普宣布投資比特幣挖礦公司美國比特幣,埃里克出任首席戰略官。
該公司由挖礦企業hut8協助設立,後者將“幾乎全部”,引發行業質疑。
埃里克
大舉推出迷因幣,特朗普家族套現數億美元
就在特朗普再次就任總統前夕,他推出名為,$trump的迷因幣,甚至令部分加密貨幣圈支持者震驚。有業內人士直言其行為是“赤裸裸的圈錢”,並批評其,“荒謬至極,刷新愚蠢新下限”。
不久後,家族又推出$melania迷因幣,進一步引發爭議。 《金融時報》估算,截至,3月初,3.5億美元。 4月15日,特朗普控制的錢包地址再次疑似套現460萬美元。
與此同時,$Melania團隊在3月下旬至4月初疑似拋售約450萬美元代幣。 4月4月7日,鏈上分析平台bubblemaps披露,項目內部人士從標註為,“社區分發”的錢包中轉出價值約3000萬美元的代幣並大規模出售。更值得關注的是,$libra代幣
$trump代幣初始分配中,特朗普及其關聯方掌握高達,80%的控制權,設有三年線性解鎖機制。第一輪解鎖即將啟動,特朗普可出售最多,4000萬個代幣,按當前價格估值約3.1億美元。與此同時,大量早期投資者已遭重創
儘管這些交易行為涉嫌操縱市場或內幕交易,監管幾乎缺席。 227日,sec明確表示迷因幣不在其監管範圍內。按常規,此類潛在刑事行為應由司法部介入,但該部門已被指示將資源優先用於,“移民與政府採購欺詐”,加密貨幣市場則被擱置。 ,加密貨幣市場則被擱置。
換言之,特朗普家族正借助監管真空,在迷因幣市場中以低風險換取高額回報。 ,在迷因幣市場中以低風險換取高額回報。
nft:從自購“冷門作”到販賣“嫌犯卡牌”
((nft)(nft)市場。早在2021年12月,梅拉尼婭
2023年7月,她推出第二個系列
相較之下,特朗普本人在nft項目上的表現更具商業回報。他於2022年12月推出首批“數字交易卡”(trump Cards),有意淡化“ nft”標籤。這組卡牌通過插畫形式塑造出理想化形象標籤。這組卡牌通過插畫形式塑造出理想化形象———— 肌肉發達、年輕英俊,穿著超人或牛仔服飾,風格誇張、脫離現實。 ,風格誇張、脫離現實。
特朗普的“數字交易卡”(Opensea)
後續系列更進一步,直接以特朗普的嫌犯登記照為主題,並為購買者設置“升級獎勵”,包括登記照所穿西裝的碎片,甚至在他紐約刑事審判期間與其
持幣未明、言行聯動:特朗普家族加密貨幣資產持有情況引發關注
儘管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貨幣資產持有情況尚不透明,但公開財務申報與鏈上記錄提供了部分線索。 ,但公開財務申報與鏈上記錄提供了部分線索。 2024年8月,特朗普申報持有價值在100萬至500萬美元之間的以太坊(),與其錢包中當時約228萬美元的餘額基本吻合。自當年12月起,該錢包開始大規模出售
家族其他成員的持幣情況尚未披露,但顯然具備從政策影響下的市場波動中直接獲利的機會。部分人甚至主動“影響市場”,埃里克
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親信圈可能存在內幕交易風險。他們對特朗普的行事風格了然於心,亦可能掌握非公開信息,而特朗普多次突發政策決定對市場造成劇烈衝擊。 ,而特朗普多次突發政策決定對市場造成劇烈衝擊。
近期一則例證尤為典型:在特朗普宣布“解放日”,有跡象顯示部分知情人士低位買入,在政策暫停消息發布後藉市場反彈獲利離場。類似操作在加密貨幣市場同樣可能發生。比特幣等資產價格波動劇烈,若提前掌握政策走向,極易借信息差獲取可觀利潤。 ,極易借信息差獲取可觀利潤。
權力變現的終極形式:從監管崩解到系統性風險
特朗普家族在加密貨幣領域的利益衝突,早已遠超其首任期內的“薪酬條款”爭議。通過佈局多個項目
與此同時,監管體係正在被系統性拆除。特朗普持續削弱對加密貨幣市場的約束,使普通投資者暴露於欺詐與操控風險中,而他本人及其金主幾乎不受實質性審查。 ,而他本人及其金主幾乎不受實質性審查。
儘管權力濫用跡象愈發明顯,目前的製衡機制仍形同虛設。部分民主黨議員雖已致信,呼籲調查特朗普及其團隊的利益衝突,呼籲調查特朗普及其團隊的利益衝突,但迄今無實質進展公開。 ,但迄今無實質進展公開。
更令人警惕的是,監管的持續塌陷正導致總統個人財務利益與國家政策權力高度重合,加密貨幣市場也逐步淪為權貴套利場:高風險借貸項目披著“金融民主化”
在這一過程中,普通投資者被邊緣化,維權無門。而這場去監管實驗的風險,正在向傳統金融系統蔓延。隨著銀行敞口擴大、養老金和退休基金紛紛涉入,整個社會正悄然承擔可能由極少數人獲利、卻由全民買單的系統性成本。一旦泡沫破裂,受害的將不僅是投機者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