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數據深度解析: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或許更為重要


本文分析個人判斷市場頂部的依據,指出歷史週期性頂部通常伴隨兩次明顯的派發階段。目前正處於第二次派發中。市場見頂的原理在於低成本籌碼的派發。預測頂部可能出現在第一季度。從交易員的視角,強調觀察與修正交易模型的重要性。針對當前牛市,指出尚未出現頂部訊號,但已有獲利了結及市場過熱的跡象。最後呼籲讀者關注價格波動,做好逃頂準備。希望此文章能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tldr

– 本文將從鏈上數據的視角,詳解個人判斷接近頂部的依據

– 歷史上的周期大頂都有「2次明顯的派發階段」,目前是第2次

– 解釋市場見頂的原理:低成本籌碼的派發完成

– 判斷頂部會出現在Q1

– 從交易員的視角,解釋如何觀察並動態修正交易模型

$$btc市場頂部形成的底層原理

每輪熊市階段都會有大量參與者默默在上漲籌碼,俗稱「吸籌」,隨著市場情緒進入極端冰點、交易冷清、價格甚至跌破長期持有者的平均成本時,即是見底之際。 ,即是見底之際。

隨著牛市啟動,價格飆漲,這些在熊市時期增持的籌碼就會開始不斷派發。當派發結束時,市場上剩餘的籌碼都​​是「相對高價接盤」的參與者。由於這些參與者的成本價較高

補充:這點在$btc市場中更為明顯,因為在股票市場中,多數公司都有基本面做支撐,股價是根據折現率將公司未來的現金流折算成當前的價值。 ,股價是根據折現率將公司未來的現金流折算成當前的價值。

二、週期大頂總是伴隨2

理解市場見頂的原理後,接著讀者們可以先看下圖::

這是敝人根據鏈上數據設計的頂部訊號模型,也是每週的逃頂週報中會附上的內容。可以看到,歷史上每一輪週期見頂之前,都會出現,2次訊號。

單純刻舟求劍去說「因為以前都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邏輯上,會出現,2次派發的根本原因在於::

·第1次派發代表價格開始飆漲,低成本籌碼開始出貨,低成本籌碼開始出貨

·第1次派發結束後,價格開始回調,引入大量抄底買盤,引入大量抄底買盤

·市場情緒繼續推動至極端高昂​​,大量買盤湧入,承接了剩餘低成本籌碼的派發

由於低成本籌碼的量體巨大,通常無法在第,因此需要透過牛市情緒帶入的巨量買盤,因此需要透過牛市情緒帶入的巨量買盤,再次進行第2次派發。

三、這輪牛市週期發生了什麼?

各位可以再看一次上面的頂部模型訊號圖,應該會發現這輪週期其實還沒有出過頂部訊號。 ,應該會發現這輪週期其實還沒有出過頂部訊號。

但敝人在設計模型、研究市場動態的時候,其實有發現一些「端倪」。我將發現端倪的區域標註,用半透明紅色標註在圖中右側。接著,我將向各位讀者說明,我看到了什麼警訊:

1.實現利潤

分析

上圖是(實現利潤),我將圖一中「有端倪的區域」一樣用半透明紅色標註。 ),我將圖一中「有端倪的區域」一樣用半透明紅色標註。

可以看到在2024年三、四月,價格暴漲超過,70k時,已出現過一次巨量的獲利了結(第一次派發,已出現過一次巨量的獲利了結(第一次派發,隨著價格衝破,隨著價格衝破10,實現了利潤中再次出現巨量(第二次派發),從,從實現了利潤,其實已經出現了

2. aviv熱圖

Aviv Heatmap也是每週週報都會放置的內容,主要目的是觀察市場當前是否處於「過熱」階段。 ,可暫時理解為「更為精確」的

分析

如圖所示,我一樣將「端倪區」,也就是今年的三、四月左右標記出來。可以看到當時在aviv heatmap上出現了一段時間的「過熱」,隨後經過半年左右的寬幅震盪

因此,從,aviv的視角,仍然表明當前我們處在「第二次派發」的階段。 ,仍然表明當前我們處在「第二次派發」的階段。

3.電費價格偏差頂部模型

敝人曾在去年12/27寫過一篇文章,cointime Price::

分析

目前模型的狀況如上圖,可以看到:歷史上的每次週期性頂部,都會對應2 個明顯峰值(2次派發),這與本文第二段所闡述的概念相互印證。

(((第一個明顯的峰值(端倪區))已然產生,目前正處在第二個峰值處(且已經出現拐頭的跡象)。

四、為什麼圖一的頂部訊號模型沒有跳訊號?

藉由本文,順便向各位讀者說明這個問題。由於頂部訊號模型中,包含諸多參數,這些參數是由我主觀設定的。個人在研究、設計時,其實有刻意將訊號的觸發條件放寬,但仍未讓去年三、四月時的派發產生訊號。

不過這點無傷大雅,因為作為一名交易員,在分析市場時,不可能仰賴單一模型或訊號。特別是這類包含主觀參數的模型,敝人在使用上只會將其作為參考依據,在實務判斷上

最後多嘴一句:「這輪牛市,是很好用來考驗市場上各類頂部訊號的時機,因為多數的頂部訊號都只是單純的刻舟求劍,失效概率極高」。 ,失效概率極高」。

五、結語

本文篇幅稍嫌有些長了,還請各位諒解。非常感謝耐心閱讀至此的讀者,希望本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希望本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並且在後續價格出現下跌後,rup頂部訊號撰寫的內容,緊急加更了一篇「右側逃頂策略」:https://x.com/market_beggar/status/18768364575555616173

如果你認可我的觀點,那麼此時此刻,或許你應該做好隨時逃頂的準備…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貝格先生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