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季為何姍姍來遲?

作者:A Aldokali

編譯:白話區塊鏈

幾個月來,加密資產交易者們一直在焦急地刷新價格圖表,期待“山寨季”的到來,屆時山寨幣將大幅飆升。然而,儘管有看漲的預測和短暫的上漲,山寨季依然遲遲未現。

比特幣繼續主導市場,讓山寨幣愛好者不禁疑惑:為什麼山寨季遲到了?到底還會有山寨季嗎?

01 比特幣的鐵腕控制:主導地位與機構採用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其占加密市場總市值的比例——在2024-2025年間一直徘徊在60%左右,這是自2017年牛市以來未見的水平。這種主導地位反映了市場對比特幣的偏好,原因在於其穩定性和機構的廣泛採用。

機構關注:2023 年末和2024 年初批准的比特幣ETF 吸引了數十億美元資金流入BTC,使其成為加密市場的“避險資產”。像貝萊德(BlackRock)和富達(Fidelity)這樣的大機構優先選擇比特幣,忽視了山寨幣。

減半效應:2024 年比特幣減半事件強化了其稀缺性敘事,吸引了本可能流入風險更高山寨幣的資金。

正如分析師本傑明·考恩(Benjamin Cowen)所指出的,“山寨幣通常在比特幣完成拋物線式上漲後才會開始上漲”。由於BTC 仍在不斷創下新高,投資者沒有理由轉向山寨幣。

02 宏觀經濟逆風:美聯儲對流動性的嚴格控制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一直是山寨季希望的隱形殺手。與2020-2021 年牛市(由近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推動)不同,2024-2025 年以量化緊縮(QT)和高利率為標誌。

流動性緊縮:量化緊縮抽乾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降低了風險偏好。作為投機性資產的山寨幣依賴於過剩的資本,沒有流動性,它們只能停滯不前。

降息延遲:儘管市場傳言美聯儲可能轉向寬鬆政策,但降息仍遙遙無期。在藉貸成本降低之前,機構和散戶投資者都不願在山寨幣上冒險。

這一宏觀經濟背景與之前山寨幣季的流動性氾濫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的Meme 和DeFi 代幣曾大幅飆升。

03 山寨幣供應過剩:幣種太多,需求不足

加密市場充斥著超過15,000 種山寨幣,但流動性卻跟不上。新項目每天都在推出,但總資本池依然分散,導致潛在收益被稀釋。

資本分散:更多的代幣爭奪相同的流動性,即使是有潛力的項目也難以獲得關注。

風險投資謹慎:加密項目的風險投資從2022 年的294 億美元下降到2024 年的71 億美元,山寨幣的開發資金嚴重短缺。

這種供應過剩創造了一個“擁擠的市場”,只有具備突出實用性或病毒式熱度的代幣才能脫穎而出——這與2017年的ICO熱潮或2021年的NFT狂熱相去甚遠。

04 散戶投資者缺席

山寨幣季通常由散戶的FOMO(害怕錯過)驅動。然而,2025 年的散戶參與度與過去週期相比明顯減弱。

社交情緒低迷:追踪加密相關社交媒體活動的指標顯示,市場缺乏2021 年狗狗幣或柴犬幣熱潮時的狂熱。

謹慎行為:在2022 年市場崩盤中受創的散戶投資者如今更傾向於比特幣而非山寨幣。正如一位交易者所說:“當BTC 今年上漲了150%,為什麼要買Meme?”

沒有散戶的熱情,山寨幣缺乏點燃持續上漲的燃料。

05 監管不確定性:雙刃劍

監管明確性對山寨幣至關重要,尤其是那些被歸類為證券的代幣。儘管特朗普政府的親加密立場點燃了樂觀情緒,但進展依然緩慢。

ETF 延遲:針對Solana、XRP 和狗狗幣的山寨幣ETF 仍陷於監管困境。分析師認為它們有65-90%的批准可能性,但時間表尚不清楚。

DeFi 與穩定幣審查: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和穩定幣的監管模糊抑制了創新,使機構資金望而卻步。

在監管機構批准山寨幣ETF 或明確規則之前,不確定性將繼續存在。

06 歷史模式:耐心是美德

加密市場具有周期性,山寨幣季通常出現在比特幣四年周期的最後一年。雖然2025 年被認為是下一個山寨季,但延遲並非沒有先例。

2017 vs. 2021:兩次山寨季都在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並進入盤整後發生。如果BTC 穩定在10 萬美元以上,資本可能最終流入山寨幣。

ETH/BTC 比率:以太坊對比特幣的表現不佳表明山寨季尚未開始。歷史上,以太坊通常引領山寨幣上漲,但其對BTC 的比率仍接近多年低點。

07 小結

山寨季並未消失,它只是在等待合適的條件。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宏觀經濟壓力和監管障礙暫時按下了山寨幣狂熱的暫停鍵。然而,歷史表明,一旦BTC 進入平穩期,流動性回歸,山寨幣將迎來屬於它們的時刻。

目前,耐心和選擇性地投資於具有強大基本面的項目——如人工智能、DeFi或Layer-2解決方案——是關鍵。正如加密圈的諺語所說:“在市場中的時間勝過試圖抓住時機。”

保持關注,謹慎行事,並密切留意比特幣主導地位。山寨季的時鐘在滴答作響——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是否會發生。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0x财经 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白話區塊鏈原創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