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爭相提供比特幣保管服務?台灣金管會:已有4家銀行申請「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


台灣金管會宣布「虛擬資產保管業務」的主題式試辦已取得進展,截至4月底,有四家銀行(凱基銀行、中信銀行、聯邦銀行和國泰世華銀行)遞交申請,台新銀行正在輔導中。這四家銀行為優先審核案件,審核將在六月底公佈結果。自6月15日起,金管會將繼續受理新申請並提供諮詢服務。該試辦旨在支持金融創新,幫助機構了解市場需求,並評估未來監管政策。申請需提供包括保管模式和安全性規劃等七類信息。

「虛擬資產保管業務」的主題式業務試辦申請已暫得成果。台灣金管會20 日表示,截至今年4 月底已有4 家業者遞件申請。

金管會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該4 家已遞件申請的業者分別是凱基銀行、中信銀行、聯邦銀行,及國泰世華銀行,同時,有1 家輔導中的業者,為台新銀行。值得注意,金管會提到,這4 家銀行是被列為「優先審核案件」,目前仍屬審核階段,將於六月底公佈準駁。

為支持國內金融創新發展,金管會於去年11 月28 日推出「虛擬資產保管業務」的主題式業務試辦,並發布相關說明資料及Q&A 資訊,金融機構可於今年1 月1 日起至4 月30 日向金管會申請試辦。

首階段的申請現已結束,金管會在新聞稿中特別提到,考量「虛擬資產保管業務」屬新創業務,各金融機構規模、經營策略、軟硬體設備及人力培訓等投入程度不同,為使金融機構能依自身情況妥適規劃後提出申請,將自6 月15 日起繼續受理金融機構的申請案,而金管會仍持續提供諮詢輔導服務,歡迎有意申請之業者可提出輔導需求。

金管會表示,將持續關注國內外虛擬資產發展趨勢,並透過「虛擬資產保管業務」主題式業務試辦,了解市場需求及金融機構業務發展情況,適時調整相關機制及法令規範,促進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同時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與消費者權益保護。

「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是什麼?

據金管會前年表示,「申請審查流程預計2 個月完成」,業者也可先申請輔導,「試辦期間是6 個月」,且申請者資格未設限。

至於未來是否會全面開辦,則會視試辦結果而定,金管會還提到,這次試辦經驗也將作為未來製定相關規範、政策推動的重要參考依據。金管會綜合規劃處指出,可以申請試辦的對象較原定範圍擴大,從銀行、券商,擴大到金融業,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業合作者也可申請,且沒有對申請者資格設限,主要在於評估業者的安全性與風險管理能力。

金管會強調,「虛擬資產保管業務」範圍僅限虛擬通貨,也就是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不包括RWA 代幣化資產、 NFT 等;目標客戶則是以已完成洗錢法遵聲明的VASP 業者為主,若是保管國外VASP 業者也可以申請。

根據金管會公佈的說明資料,申請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必須說明及提供7 類資訊,包括:保管模式、客戶服務相關規劃、法規遵循、組織分工與管理制度、安全性規劃、資產隔離與財務會計製度。

〈銀行搶保管比特幣?台灣金管會:「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已有4 家銀行遞件〉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BLOCKCAST。版權歸作者安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0X簡體中文版:銀行爭相提供比特幣保管服務?台灣金管會:已有4家銀行申請「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