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airy,ChainCatcher
編輯:TB,ChainCatcher
加密江湖風起雲湧,Web3 錢包戰事驟然升級。
OKX、Binance、Bitget 等交易所錢包各自為營,依托產品迭代、用戶爭奪、任務機制與激勵設計,正上演一輪又一輪攻防戰。有人憑先發之勢率先佔據高地,有人依托資本與流量強勢突圍。
Bybit 近期宣布大幅收縮Web3 錢包業務,而Binance 錢包卻在短短兩月交易量市場份額突破90% 。 OKX、Bitget 亦未停步,在激勵機制與功能體驗上持續加碼。
勝負未明,但硝煙已起。
參賽選手:五大陣營戰略各有專攻
(1)OKX Wallet
- 綽號:技術型狂人
- 風格:步步為營、長期深耕、強調產品打磨與全鏈生態佈局。
- 代表戰術:功能集成+ 銘文先機+ 免費大法
- 簡介:較早重註Web3 錢包戰線的交易所,如披堅執銳的老將,背後有數百名工程師。
(2)Binance Wallet
- 綽號:流量軍閥
- 風格:後發突襲、資源傾斜、玩法靈活多變
- 代表戰術:入口強綁定+ 創意機制+ 生態聯動
- 簡介:起步略晚,但推出創新戰術,生態資產導流多線開花,在戰局中扮演起節奏攪動者的角色。
(3)Bitget Wallet
- 綽號:換甲夜行人
- 風格:反應迅捷、緊跟熱點
- 代表戰術:熱點打點突破+ 活動快速迭代+持幣生息玩法
- 簡介:脫胎於老牌多鏈錢包BitKeep,打法靈活、出手迅速,雖然硬件與熱度不如頭部,但憑藉“輕快”和“靈敏”不斷撕開缺口,維持著不容忽視的存在感。
(4)Coinbase Wallet
- 綽號:合規遊俠
- 風格:穩健出招、安全為先,主打北美主場
- 代表戰術:合規+ 收購強補位
- 簡介:Coinbase Wallet 起步較早。在2018 年,Coinbase 就將自研錢包Toshi 更名為Coinbase Wallet,並通過收購BRD、Astro Wallet 等項目持續擴充錢包能力。
(5)Bybit Wallet
- 綽號:追風斥候
- 風格:敏銳試水、打法模仿、進退靈活
- 代表戰術:玩法追隨+ 託管型
- 簡介:Bybit Wallet 並非主力型玩家,在早期佈局中,Bybit 對錢包基礎設施投入有限,未能形成護城河。
錢包戰場錄:OKX 拓土千日,Binance 曲線登頂
早在2021 年,OKX就立項Web3 錢包,招兵買馬、重金投入,且一路堅持“功能免費”。直至2023 年末突如其來的“銘文熱”,OKX Wallet 因及時上線銘文市場,成功乘上東風。
相比之下,Coinbase Wallet 雖然起步更早,但整體策略趨於穩健,功能更新節奏偏慢,市場存在感相對有限。 Bitget 與BitKeep 當時正處整合期,產品節奏與市場推廣尚未步入正軌,也未能形成有效的競爭位勢。
最終結果較為直觀:OKX Wallet 在前場交鋒中拉開差距,還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中小獨立錢包的生存空間。根據公開數據,OKX Web3 錢包在2024 年用戶增長接近10 倍,到2025 年初市場份額超50% ,達到歷史高點。
然而三年打江山,三月被截胡。
2025 年3 月,戰局迎來關鍵轉折。 Bybit 爆發15 億美元的安全事故,損失慘重,也間接將OKX 捲入漩渦。 3 月17 日,OKX暫停DEX 聚合器服務,錢包市場份額隨之斷崖式下滑。而Bybit 錢包因長期表現不佳、營收乏力,宣布關閉大部分功能。
市場風向動蕩之際,Binance 錢包抓住窗口期迅速突圍。雖然起步較晚,但Binance 創造了一條“繞道超車”的路徑:直接從“運營策略+ 財富激勵”切入,通過Binance Alpha 計劃構建新範式。從流量與資產分發切入,在幾個月內迅速集聚用戶與生態開發者。自5 月17 日起,Binance 錢包的市場份額穩定保持在90% 以上,實現了後發製人式的反超。
Dune上的“每周美元交易額市場份額”圖表清晰展現了上述交鋒格局演化的動態軌跡。
加密KOL 加密無畏以形象的比喻點評這場戰爭:“OKX Wallet 就像一件精雕細琢、打磨多年的藝術品,耗資巨大,卷死一批中小項目,卻至今沒盈利;而Binance 用工業機床兩個月批量複製,不僅復刻功能,還做到交易量是OKX 的百倍,盈利能力更是碾壓式。”
強者恆強,還是弱者突圍?
實際上,面對幣安的強勢進攻,OKX 的反擊動作也在不斷推進。針對Binance 錢包的TGE 活動,OKX Wallet 推出Cryptopedia TGE 直通車,並上線“流動性池子專區”,適合刷Alpha 積分的套保玩家。表面看像是一次“升維打擊”,但大多數用戶反饋並不買賬。儘管標榜的是百分之數千的APY,實際上只有在極窄區間內才能觸達這一收益,而APY 本身也隨著交易量劇烈波動。
對於這場戰爭的最終贏家,社區觀點逐漸分化。一部分人認為“強者恆強”的格局已成定局。用戶@0xNathanWalk 就指出:“OKX 產品力太強,Binance 則有資金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其他錢包恐怕難有突圍之路。”也有觀點認為,差異化和堅實的基本盤仍是非頭部錢包的生存之道。
另一類聲音則從戰略維度出發重新審視錢包戰局。社區用戶@Zhouqi_2013 表示,在他看來,目前市場格局下,幣安靠補貼迅速拉攏用戶,OKX 靠產品力贏得用戶口碑,Bitget 側重輔助功能,通過“向下擠壓”方式壓縮中小錢包生存空間,而這些平台在錢包業務上的盈利能力,至今仍普遍未見起色。
Binance 用速度和策略上演了極限反超,OKX 仍穩守產品基本盤。巨頭們的邁出的每一步都是一場攻守戰,先發者未必穩操勝券,後發者亦能閃電突襲。
如果參考互聯網科技巨頭的每一次混戰,我們認為,最終,一定是得用戶心者得天下。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0x财经 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ChainCat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