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GENLAYER與ether.fi雙雙轉型,質押敘事是否已不再光輝


2024年上半年,二次收益和再質押成為加密貨幣市場熱門話題,但兩大項目Ether.fi和Eigen Labs均已轉型。 Ether.fi變身加密貨幣銀行,提供現金卡和質押服務,而Eigen Labs則裁員並重組資源聚焦新產品eigencloud。再質押賽道曾經歷快速發展,目前70餘個項目已出現,但總鎖倉在下跌,用戶活躍度減弱。隨著熱度冷卻,平檯面臨如何實現長期增長的挑戰,轉型策略顯得尤為重要。再質押的未來取決於其融入更複雜的應用生態。

2024年上半年,二次收益的概念掀起市場沸騰,「再質押」一度成為席成交量加密貨幣生態的核心話題。 eigenlayer崛起,以太。

然而,如今賽道的兩大龍頭項目均選擇了轉型::

Ether.fi 宣布轉型為加密貨幣新型銀行( neobank),計劃推出現金卡及面向美國用戶的質押服務;

Eigen Labs宣布裁員約25%,將資源重組,全面聚焦新產品eigencloud。

曾經火熱的「再質押」,如今迎來轉折點。兩大龍頭的戰略調整,是否預示著這條賽道正在走向失效? ,是否預示著這條賽道正在走向失效?

湧現、熱潮與出清

過去幾年,再質押賽道經歷了從概念試水到資本密集湧入的周期。 ,再質押賽道經歷了從概念試水到資本密集湧入的周期。

據rootdata數據,目前再質押賽道已累計誕生70餘個項目。以太坊生態的eigenlayer是首個將恢復模型推向市場的項目,並催生出ether.fi renzo renzo renzo kelp dao等流動性再質押協議的集體爆發。隨後,共生,karak等新架構項目也接連登場。

2024年,融資事件大幅上漲至27起,全年吸金近2.3億美元,成為加密貨幣市場最炙手可熱的賽道之一。進入2025年,融資節奏開始放緩,賽道整體熱度逐步降溫。

與此同時,賽道洗牌加速推進。現已有包括moebius金融,

目前,eigenlayer仍是賽道的主導者,TVL約為142億美元,63%的市場份額。在其生態中,以太。

    eigencloud

敘事失重:數據背後的冷卻信號

截至當前,再質押協議的總tvl約為224億美元,相較2024年12月的歷史峰值(約290億美元)已下跌22.7%。儘管整體鎖倉體量仍高,再質押增長動能已出現放緩跡象。 ,再質押增長動能已出現放緩跡象。

    eigencloud

圖源:Defillama

用戶活躍度的下滑更加顯著。根據塊,數據,以太坊流動性再質押的日活躍存款用戶數已從2024年7月的高峰(上千人),而,而

    eigencloud

圖源:塊

從驗證者角度看,再質押的吸引力也在減弱。當前以太坊每日活躍的再質押驗證者,與常規質押驗證者相比已不足,3%。

    eigencloud

此外,以太。

頭部項目轉型:再質押生意做不下去了?

當「空投期紅利」褪去、賽道熱度消退,可預期收益曲線趨於平滑,再質押項目開始不得不面對拷問:平台如何才能實現長期增長? :平台如何才能實現長期增長?

以ether.fi為例,其在2024年底連續兩月實現超350萬美元的收入,到了2025年4月,收入回落至240萬美元。在增長動能放緩的現實下,單一的再質押功能

也正是在4月,以太店。

    eigencloud

與ether.fi的「應用層突圍」不同,eigenlayer選擇的是更偏向基礎設施戰略層面的重構。

7月9日,特徵實驗室宣布裁員約25%,並將資源中心化投入新產品開發者平台eigencloud,其也因此吸引了a16z新一輪7000萬美元的投資。 eigencloud集成了eigenda ligenda eigenda,eigenverify,

Ether.fi和egenlayer的轉型,雖路徑各異,卻本質上指向同一邏輯的兩種解法:讓「再質押」從終點敘事變為「起始模塊」,從目的本身變成構建更複雜應用系統的手段。

再質押未死,但其「單線程增長模式」或難再續。只有當它被嵌入更具規模效應的應用敘事中,才具備持續吸引用戶與資本的能力。 ,才具備持續吸引用戶與資本的能力。

    eigencloud

再質押賽道以「二次收益」點燃市場熱情的機制設計,如今正在更複雜的應用圖譜中,尋找新的落點與生命力。 ,尋找新的落點與生命力。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White55,火星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