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航空母艦即將起航,Coinbase 的宏偉藍圖顯露無遺


Coinbase 正在努力構建一個完整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既包括交易所業務,又涵蓋基礎設施和消費者應用,如Base 鍊和即將推出的TBA 應用。這一轉型始於其成為首家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標誌著加密貨幣進入主流金融領域。儘管Coinbase 的擴張策略借助併購及合作網絡來增強影響力,但也帶來了中心化結構的挑戰。

Coinbase 的交易所業務為其提供了穩定的收入,成為連接法幣與加密的關鍵樞紐。然而,隨著其生態系統的不斷擴大,用戶的選擇權可能受到威脅,可能導致新形式的中心化,這與加密的去中心化理念相悖。

儘管TBA 等整合平台極大提高了用戶便利性,但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用戶在Coinbase 生態系統內的留存。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便利性與去中心化精神之間取得平衡,構建一個健康、創新且能保護用戶選擇權的生態系統。

Coinbase 的挑戰在於如何構建這樣的生態系統:既能通過健康的競爭和持續的創新保護用戶的選擇權,又能保留加密的核心價值觀。

撰文:Tiger Research

編譯:AididiaoJP,Foresight News

TL;DR

Coinbase 已經從一家中心化交易所發展為通過Base 鍊和Base 應用構建的加密貨幣全棧生態系統。

該公司同時通過收購多家加密貨幣初創企業和強大的Coinbase 合作夥伴網絡,不斷總結其在加密貨幣行業的影響力。

Coinbase 的戰略舉措旨在推動加密貨幣行業的普及。然而它們也創造了新的中心化結構,並帶來了與去中心化價值觀平衡的挑戰。

1. Coinbase:構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野心

2021 年4 月,Coinbase 成為首家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該公司通過直接上市的方式登陸納斯達克。這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IPO,它標誌著一個像徵性的轉折點,意味著加密貨幣行業正式進入主流金融體系。

來源:納斯達克

它的公司名稱也頗具象徵意義。 “Coinbase”源自比特幣的“Coinbase 交易”,即創建新區塊時記錄的第一筆交易。這代表了加密貨幣進入主流世界的時刻。公司名稱體現了其作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起點的堅定承諾。

Coinbase 的象徵意義不僅限於命名。該公司以交易所業務為基礎,不斷擴大業務範圍,如今正在構建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公司推出了基於以太坊的第二層鏈Base,並在其“A New Day One”活動中發布了Base 應用(TBA)。這些發展表明,Coinbase 正在完成一個涵蓋從基礎設施到應用的加密貨幣全棧生態系統。

本報告探討了Coinbase 如何從一家交易所發展為涵蓋整個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帝國,並分析了這些變化對加密貨幣行業的意義。

2. 加密貨幣全棧:交易所、基礎設施與消費者應用

2.1. 交易所:Coinbase 的穩定現金牛

Coinbase 的核心業務無疑是交易所。該公司為從個人到機構的各類用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並通過交易費用獲得收入。截至2024 年,交易費用佔總收入的約60%,規模達到約40 億美元。相對穩定的交易費收入為Coinbase 的新業務拓展奠定了基礎,這類似於亞馬遜以AWS 為現金牛擴展多項業務。

來源:Coinbase

此外,交易所的價值還體現在戰略擴展性上。交易所是連接法幣與加密的核心入口,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交易數據。基於此,它成為將用戶自然引入更廣泛生態系統的戰略樞紐。交易所為Coinbase 提供了財務穩定性和戰略擴展性,是生態系統發展的核心基礎。

2.2. Base 鏈:從鏈外到鏈上

Base 鍊是Coinbase 直接構建的基於以太坊的第二層區塊鏈。通過這條鏈,Coinbase 實現了從交易所業務向鏈上領域的擴展。

來源:Base

這種擴展源於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結構特性。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分為鏈外和鏈上環境。交易所主要在鏈外環境中提供法幣與加密貨幣之間的交易服務。

然而,加密的實際使用發生在鏈上環境中,例如基於加密的質押借貸和治理參與。用戶可能在Coinbase 上購買加密貨幣,然後將其轉移到鏈上以參與特定的DeFi 協議。這意味著Coinbase 面臨結構性限制,用戶不得不參與其他生態系統。

Base 鏈解決了這些限制。現在用戶在Coinbase 上購買加密貨幣並提現後,仍可留在Coinbase 的生態系統中。正如蘋果同時控制硬件和軟件一樣,Coinbase 現在可以管理從交易所到基礎設施的整個用戶操作。這一意義非常重大。

2.3. TBA:完成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最後一塊拼圖

來源:Base

2025 年7 月,Coinbase 宣布推出鏈上超級應用TBA,朝著更大的願景邁進。這一戰略不僅限於通過交易所獲取用戶,還通過Base 基礎設施提供實際的應用層。儘管Base 鏈上存在許多優秀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但它們去中心化且難以中心化發現。無論Base 鏈的性能多麼出色或費用多麼低廉,如果普通用戶無法輕鬆訪問,其意義將大打折扣。

來源:Base

TBA 將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核心要素交易所、基礎設施和應用整合到一個平台中,提供無縫的用戶體驗。用戶可以進行加密支付和轉賬,還可以通過基於Farcaster 的社交服務獲得收益,並立即將其用於線上或線下支付。多種服務協同作用,構建了一個強大的鏈上經濟生態系統。因此,參與鏈上經濟的門檻顯著降低。這完成了Coinbase 一直在構建的龐大生態系統的最後一塊拼圖。

3. Coinbase 構建加密貨幣帝國

Coinbase 已不僅僅是一家交易所。該公司在交易所的基礎上,逐步構建區塊鏈基礎設施和消費者應用,發展為一個涵蓋整個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龐大帝國。 ** 此外,通過激進的併購策略,Coinbase 還擴展至更多領域。例如,該公司收購了代幣管理平台LiquiFi、零知識證明技術公司Iron Fish、Web3 廣告平台Spindl 以及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Deribit,將其觸角延伸至Web3 行業的各個角落。

來源:Tiger Research

這些舉措表明,Coinbase 試圖像航空母艦一樣佔據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所有服務。此外其與穩定幣USDC 發行方Circle 的關係也變得更加有趣。 Coinbase 是Circle 的主要股東,除了股權投資外,還能從USDC 的利息收入中分得一定比例。甚至還有條款規定,如果Circle 破產或未能履行收入分配義務,部分與USDC 相關的權利將轉移給Coinbase。這表明Coinbase 幾乎控制了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所有核心基礎設施。

來源:Coinbase Ventures

Coinbase 的擴張策略不僅依賴於併購。另一個核心策略是Coinbase 合作網絡在整個加密貨幣行業擴大影響力,類似於過去的“PayPal 黑幫”。該公司投資了40 多家由前Coinbase 員工創立的Web3 初創企業,並通過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持續構建緊密的協作網絡。例如,Coinbase 的首位員工Olaf Carlson-Wee 創立了Polychain Capital,而dYdX、Farcaster、Zora 和B3 等知名Web3 項目均由Coinbase 員工創立。

我們仍將Coinbase 視為一家交易所,但其實際運作模式更像是Web2 時代的谷歌。正如穀歌從搜索起家,逐步主導包括廣告、雲服務和移動生態在內的整個數字生態系統一樣,Coinbase 也從交易所業務出發,構建了一個涵蓋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所有領域的龐大帝國。

4. 以交易所為中心的加密貨幣市場:是好是壞?

Coinbase 正在構建一個龐大的帝國。從交易所到Base 鏈再到TBA,該公司的舉措顯然具有戰略性。然而,我們需要思考在這些激進策略下,其立場究竟如何。

加密貨幣曾倡導去中心化,但在追求便利性的過程中,如今又回歸到中心化。用戶自願進入Coinbase 的生態系統,且沒有理由離開。這本質上與傳統金融結構並無區別。

這種變化並非完全是負面的。像TBA 這樣的集成平台為用戶帶來了實際好處。用戶無需複雜的錢包連接、平台切換或擔心高昂的Gas 費用,即可在一個應用中訪問所有服務。從通過社交活動獲得收益到將其用於實際支付,整個過程無縫銜接。 Coinbase 的模式顯然有助於加密的普及。

然而我們不能忽視一個重要問題。加密的初衷是實現去中心化,但在追求便利性的過程中,卻形成了新的中心化結構。用戶自願留在Coinbase 的生態系統中,且沒有離開的動力。這與我們試圖逃離的傳統中心化金融結構本質上並無區別。

市場已經選擇了便利性。逆轉這一趨勢似乎很困難。現在的關鍵是在中心化的便利性與去中心化的精神之間找到平衡。真正的挑戰在於構建一個生態系統,既能通過健康的競爭和持續的創新保護用戶的選擇權,又能保留加密的核心價值觀。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