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鏈上數據顯示,五個遠古比特幣錢包在沉睡15.3年後轉移了250顆比特幣(約2960萬美元)。這些錢包於2010年4月通過桌面電腦挖礦,每個錢包獲得50顆比特幣。近期,越來越多的早期錢包開始轉移或拋售比特幣,社群對此表示關注。一名持倉14年的巨鯨最近在Galaxy Digital的協助下拋售超過8萬顆比特幣,另一個沉睡14.5年的巨鯨也轉移了135顆比特幣。這些動向引發對早期參與者態度變化的討論。
根據鏈上數據顯示,又有「中本聰時代」的遠古錢包甦醒,轉移多年來未曾移動的比特幣。根據Spot on chain 分享的資訊顯示,疑似屬於同一個人的五個遠古比特幣挖礦錢包在沉睡15.3 年後,剛剛將總計250 顆比特幣(約2,960 萬美元)轉移到兩個新地址。
Five ancient #Bitcoin miner wallets just moved 250 $BTC (~$29.6M) to two new addresses after 15.3 years of dormancy.Each wallet earned 50 $BTC from mining in late April 2010, using early desktop hardware.It seems like more diamond hands are making moves recently!Follow… pic.twitter.com/RNA7Sqnf6Z
— Spot On Chain (@spotonchain) July 31, 2025
Spot on chain 表示,這些錢包都在2010 年4 月下旬透過桌上型電腦挖礦分別獲得了50 顆比特幣。
近期有越來越多早期錢包開始轉移甚至拋售比特幣。根據Zombit 報導,此前有一個持倉14 年的遠古巨鯨在Galaxy Digital 的協助下拋售了超過8 萬顆比特幣,本周同樣有一個沉睡14.5 年的遠古巨鯨甦醒,並轉移了135 顆比特幣,這些巨鯨都選擇在這一時間點出售的動機仍引發社群關注。社群中有不少人認為,這些持倉多年的巨鯨會選擇拋售,可能意味著早期參與者對比特幣的認同已發生變化。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ZOMBIT。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