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FATF發布了加密貨幣資產監管報告,結果令人震驚:僅1個司法管轄區達到完全合規,20%國家不合規;朝鮮黑客盜取了14.6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資產,穩定幣成為洗錢工具,去中心化金融(DeFi)監管仍模糊。報告顯示,全球合規進展緩慢,62%的地區允許虛擬資產服務商(VASP)運營,但20%選擇完全禁止。未來,FATF將繼續推動監管改革,計劃發布穩定幣、離岸VASP和DeFi的專項報告,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加密貨幣市場。
2025年6月,fatf發布了其關於加密貨幣資產監管的第六次針對性更新報告,結論令人震驚::
全球僅有1個司法管轄區在虛擬資產監管上達到fatf的“完全合規”,而高達,而高達20%的國家仍處於“不合規”,朝鮮黑客創紀錄地竊取了,朝鮮黑客創紀錄地竊取了14.6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資產,穩定幣成為洗錢活動的新寵,defi領域的監管仍是一片迷霧……
在這個看似混亂的全球加密貨幣監管版圖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悄然塑造著整個行業的遊戲規則在悄然塑造著整個行業的遊戲規則在悄然塑造著整個行業的遊戲規則在悄然塑造著整個行業的遊戲規則它就是它就是。
本文將深度解讀fatf最新報告的六大關鍵發現,揭秘27個國家最新的“黑灰名單”國家,並前瞻2026年加密貨幣監管的重要變化。帶你一起理解這個全球監管的“源代碼”
fatf 是誰?全球反洗錢“標準制定者”
FATF(金融行動工作組,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成立於1989年,是全球反洗錢和反恐融資領域的權威標準制定機構。這個由,39個成員國和地區組織組成的政府間組織,FATF建議)被譽為全球AML/CFT的“金科玉律”。
對於加密貨幣行業而言,fatf最關鍵的文件是建議書15(建議15,簡稱r.15),該建議書於2019年年首次將虛擬資產和vasp納入反洗錢監管框架:vasp需要像傳統金融機構一樣,履行客戶盡調、交易監控、可疑交易報告等合規義務。 ,履行客戶盡調、交易監控、可疑交易報告等合規義務。
fatf不是警察,43 億美元罰款; fatf沒有軍隊,“隔離”;
為什麼一個沒有執法權的國際組織,能夠在全球加密貨幣監管中扮演如此關鍵的角色? ,能夠在全球加密貨幣監管中扮演如此關鍵的角色?
答案很簡單:在這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世界裡,fatf恰恰成為了那個“中心化”,fatf的r.15 r.15rester同的“參考答案”。無論是美國的fincen fincen 、歐盟的amld6、新加坡的mas,還是香港剛剛通過的《穩定幣條例》,背後都能看到fatf標準的影子。
有趣的是,fatf通過其獨特的“軟法”機制—————同行評審和“灰名單”制度製度—————將原本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建議
對於加密貨幣從業者來說,理解fatf就是理解全球監管的“源代碼”。當你知道各國的監管規則都是基於同一套fatf標準“本地化”而來,你就能夠更好地預判監管趨勢,提前佈局合規體系,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業務。 ,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業務。
2025年fatf:六大關鍵發現:六大關鍵發現
2025年6月,fatf fatf 標準實施情況定向更新報告》。 標準實施情況定向更新報告》。
通過對163個司法管轄區的深度調研,fatf通過六個關鍵發現,解碼全球加密貨幣合規的真實現狀。 ,解碼全球加密貨幣合規的真實現狀。
發現一:全球合規進展緩慢但穩定
截至2025年4月,在138個已接受評估的司法管轄區中:
僅1個司法管轄區完全合規:巴哈馬29%基本合規,較2024年的25%略有提升,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新加坡49%部分合規,包括:香港、荷蘭、土耳其21%不合規,較2024年的25%有所下跌,包括:柬埔寨、越南
Blocksec解讀:
合規名單持續動態調整。對於使用加密貨幣支付的企業,如何根據fatf的指引,及時調整策略,識別歸屬於不合規國家的錢包地址和用戶,是必鬚麵臨的新挑戰。 ,是必鬚麵臨的新挑戰。
發現二:如何應對風險是主要挑戰
76%的受訪司法管轄區報告已經對va/vasp進行了ml/tf風險評估
許多司法管轄區雖然完成了風險評估,但在實施預防措施方面仍然困難重重只有40個司法管轄區在“評估風險並採取基於風險的方法”,包括瑞士、日本等,包括瑞士、日本等
Blocksec解讀:
許多國家的風險評估停留在報告層面,缺乏將評估結果轉化為具體措施的執行機制。無論是國家還是加密貨幣企業,都需要建立一個動態、靈活、可執行的風險管理體系。 ,都需要建立一個動態、靈活、可執行的風險管理體系。
發現三:監管路徑分化加劇
62%的司法管轄區選擇允許vas和vasp運營,包括美國、歐盟主要國家20%則選擇完全禁止加密貨幣活動,較2024年的14%顯著增加,包括中國、埃及18%仍未決定監管方向,包括部分東南亞和非洲國家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禁止(而非完全禁止):48%的禁止型司法管轄區選擇部分禁止特定va/vasp活動,而非一刀切。 ,而非一刀切。
Blocksec解讀:
監管分化意味著跨境合規的複雜性將進一步增加。企業需要為不同市場製定差異化的合規策略。
發現四:旅行規則實施取得突破性進展
73%的司法管轄區( 85個)已經通過了實施旅行規則的立法,這一比例雖然看似與2024年持平
旅行規則要求vasp在轉移虛擬資產時,必須獲取、保存並傳輸特定的匯款人和收款人信息,這相當於將傳統金融的kyc要求延伸到了加密貨幣領域。
Blocksec解讀:
旅行規則的全球推廣是重要趨勢,但在加密貨幣世界卻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區塊鏈的匿名屬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創建多個錢包地址,而不需要做任何實名關聯。使用中心化服務的客戶(如中心化交易所客戶,而不需要做任何實名關聯。使用中心化服務的客戶(如中心化交易所客戶)或許會提交kyc信息
發現五:穩定幣成為洗錢新寵
報告特別指出,穩定幣正在成為各類非法行為者的首選工具::
大部分鏈上非法活動現在都涉及穩定幣(犯罪分子利用穩定幣配合匿名增強工具(如混幣器、跨鏈橋)進行資金分層USDT在tron網絡上的使用尤其受到非法行為者青睞
Blocksec解讀:
穩定幣的監管將成為2025-2026年的重點。發行方的凍結和監控能力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關於香港穩定幣的KYC爭議請查看我們的深度解讀:持幣即需實名?香港穩定幣kyc義務的真實邊界
發現六:朝鮮黑客創下新紀錄
2025年,朝鮮黑客從加密貨幣交易所bybit竊取了價值14.6億美元的虛擬資產,創下單次盜竊的歷史記錄。最終只有不到4%的被盜資金被追回。
Blocksec解讀:
網絡安全和aml/cft合規需要並重。僅有合規框架而缺乏安全防護,依然會成為黑客的目標。加密貨幣企業需要建立“雙保險”:網絡安全層面:部署實時監控和自動攻擊阻斷系統(如,phalcon Security App),在攻擊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識別和攔截;合規監控層面
縱觀這六大發現,一個清晰的脈絡浮現:全球加密貨幣監管正在從“混沌期”走向“秩序期”,但這個過程遠比預期更加曲折。
引人深思的是“知行合一”的巨大鴻溝的巨大鴻溝– – 大多數國家知道該做什麼((76%完成了風險評估),但真正做到的寥寥無幾(僅29%(29%基本合規):在一個技術快速迭代、業態不斷創新的領域:如何建立既有效又不扼殺創新的監管體系?,如何建立既有效又不扼殺創新的監管體系?
fatf給出的答案是:漸進式改革+全球協同。通過設定統一標準但允許本地化實施,通過軟性約束但配合硬性後果,fatf正在引導全球走向一個“和而不同”的監管新格局。對於加密貨幣企業而言
國家也分黑灰? 27個國家上榜名單
如果說fatf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守門人”,那麼黑灰名單就是它手中的“通緝令”,都會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區塊鏈反應。 ,都會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區塊鏈反應。
黑名單的“三巨頭”
朝鮮:2011年起的“釘子戶”,14.6億美元bybit盜竊案的幕後黑手伊朗:核問題疊加恐怖融資風險,金融體系完全隔離緬甸:2022年政變後上榜,監管真空成為洗錢天堂
與黑名單國家的任何金融往來都是“高壓線” – – 輕則監管處罰,重則賬戶凍結、結算中斷。 ,重則賬戶凍結、結算中斷。
灰名單的三大趨勢
非洲成重災區:12個國家上榜,南非作為非洲之光仍榜上有名加密貨幣熱點尷尬:p2p交易量全球第二)(p2p交易量全球第二)監管嚴重滯後)離岸中心困境:英屬維爾京群島、摩納哥為過去的寬鬆監管付出代價:國際匯款成本增加30-50%、外資下跌20-40%、信用評級下調
FATF 2026年監管“劇透”
回顧fatf::
2019年旅行規則指引???? 2年內50+2020年穩定幣報告????引發全球監管浪潮
就像一部監管“劇本” – – 6-12個月了解關注重點,就能在監管變化前佔據先機。 ,就能在監管變化前佔據先機。
fatf三大報告即將發布
1。穩定幣專項報告(2026(Q1)
核心看點:儲備透明度標準、脫錨責任界定、跨鏈監管
2。離岸vasp 報告(2025-2026年)
核心看點:“長臂管轄” 邊界、數據本地化、跨境執法
3。 defi 監管指引(2025-2026年)
核心看點:責任主體認定、 dao
一個有趣的發現
fatf的報告發布往往有“季節規律” – – 重要報告多在6月和10月發布。
精明的合規團隊會在這兩個時間節點前後密切關注,第一時間獲取信息並作出響應。在監管合規的競賽中,信息就是時間,時間就是優勢。提前預判監管趨勢的企業,自然會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先發優勢。 ,自然會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先發優勢。
以上fatf:全球加密貨幣監管正在從“野蠻生長”走向“規範發展”。目前雖然只有。目前雖然只有個司法管轄區達到完全合規,但這也說明了加密貨幣世界的巨大發展空間和市場機遇。 ,但這也說明了加密貨幣世界的巨大發展空間和市場機遇。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White55,火星財經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