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HYPE因其強勁的現金流和與傳統股權市場的聯繫,成為華爾街的新興投資標的。在一次訪談中,Hyperliquid Strategies的創始人Bob Diamond和David Schamis分享了他們對$HYPE的看法。他們的目標是最大化每股價值,並認為$HYPE具有堅實的基本面和超過10億美元的年現金流,明白市場對傳統證券投資者的吸引力。儘管初始目標為籌集3億美元,最後成功籌得近8.88億美元,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HYPE的熱情。
兩位創始人強調,$HYPE市場獲取的難度使其成為獨特投資機會,同時也指出其在行業中的高效率和前景。他們計劃通過質押持有的$HYPE並考慮在DeFi投資上進行增值。他們認為,$HYPE的價值基於其自由現金流和市場增長潛力,未來可向更廣泛的投資者推廣。整體來看,他們對$HYPE及Hyperliquid Strategies的前景充滿信心,並期待在改善的宏觀經濟環境中繼續推動行業發展。
現金流強勁+連接傳統股權市場,$HYPE 被視為優質DAT 標的華爾街新寵。
作者:GLC Research
編譯:深潮TechFlow
在本期內容中,我們將深入解析由Keisan @Keisan_Crypto 和Monk @defi_monk 主持的Hyperliquid Strategies 訪談。這次訪談邀請了Hyperliquid Strategies 的創始人Bob Diamond @rediamondjr 和David Schamis @dschamis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最大化每股$HYPE 的價值。
這場討論充滿了洞見和激情,讓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與大家分享一些關鍵內容。
如果錯過了這次會議,現在正是停下手頭工作,了解為何我們對$HYPE 持看漲態度的最佳時機
不僅我們看好$HYPE,像Keisan 和Monk 這樣智能投資者也對其充滿信心。而Bob 和David——兩位在傳統金融領域擁有卓越履歷的資深人士——也同樣押注$HYPE。
Bob 和David 並非普通投資者,他們曾在摩根士丹利、巴克萊和所羅門兄弟等知名機構擔任重要職位,擁有幾十年的傳統金融經驗。他們一直是數字資產領域的積極觀察者,而如今,他們認為是時候全面進入這個行業了。
以下是這場採訪的精彩內容回顧:
問題1(Monk):為什麼決定創建一家專注於$HYPE 的DAT 公司?
在傳統金融領域的職業生涯中,Bob 和David 一直專注於金融服務類企業——那些能夠產生大量現金流的業務。他們曾投資於銀行、保險公司,尤其是經紀商和交易所,這讓他們對這種商業模式有著深刻的理解。
正因為這一背景,他們認為購買那些沒有產品市場契合度或缺乏營收基礎的代幣並不合理。因此,在過去幾年裡,他們選擇在加密貨幣行業的邊緣觀望,沒有貿然進入。
這一切在他們的合作夥伴向他們介紹$HYPE 的概念後發生了改變。 $HYPE 是一種他們完全熟悉的交易所業務模式,擁有堅實的基本面,每年創造超過10 億美元的現金流,並利用這些自由現金流回購自身代幣。這一機會顯得清晰明了,幾乎無法忽視。
於是,他們迅速制定了行動計劃。最初的目標是籌集3 億美元,但很快發現Paradigm 和其他主要公司也在探索同樣的想法。為了避免競爭,他們選擇了合作。
在極短的時間內,籌集資金的規模達到驚人的8.88 億美元,遠超預期。這不僅反映了傳統金融投資者對Hyperliquid 的強烈興趣,也展示了$HYPE 的巨大吸引力。
在這筆資金中,65% 是直接以HYPE 籌集,35% 是現金籌集,約3 億美元尚未投入到HYPE 中。
問題2(Monk):如何衡量Hyperliquid Strategies 的潛在需求?
他們認為Hyperliquid Strategies 的潛在需求將會非常大。
目前,大多數數字資產財庫公司都專注於傳統加密貨幣資產,例如比特幣和以太坊。然而,$HYPE 則與眾不同,因為它並不容易獲取。 Hyperliquid 的交易所對美國用戶不可用,這使得普通美國投資者幾乎無法直接購買$HYPE。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Hyperliquid 是唯一一個進入加密貨幣資產前十的相對較新的項目,而不是已經存在十年的老項目。這為他們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內向投資者普及Hyperliquid 創造了巨大的機會。
此外,他們特別強調Hyperliquid Strategies 背後的投資者質量。投資者群體包括備受尊敬的機構,例如Galaxy Digital、Pantera Capital、D1 Capital、Republic Digital 和683 Capital。
憑藉啟動時承諾的9 億美元資金,他們的運營規模已經遠遠超過現有或潛在競爭對手。
因此,他們對投資者團隊的實力以及資本規模充滿信心,認為這將推動Hyperliquid Strategies 的成功,並吸引強勁的市場需求。
問題3(Monk):Hyperliquid Strategies 是否已經開始收購$HYPE?
該公司於7 月中旬宣布了交易,並預計將在第四季度完成交割。由於交易需獲得股東批准,因此採用了“簽署並交割”(sign-and-close)的方式。這種結構還允許$HYPE 的貢獻者以免稅的方式交易所其持有資產,從而避免因低成本頭寸產生的應稅收益。
因此,由於這一交易結構,公司目前尚未收購任何$HYPE,也未收到現金收益。一旦交易完成,管理層計劃將資產負債表上的大部分現金投入到$HYPE 中,同時保留一小部分用於運營開支以及作為上市公司的持續需求。
問題4(Keisan):在增持$HYPE 後,你們的管理策略是什麼?
從第一天開始,他們計劃將持有的$HYPE 進行質押,以獲得略高於2% 的收益。在幾個月後,他們將開始探索並謹慎評估Hyperliquid 上的潛在DeFi 機會,這些機會可能帶來更高的回報。
然而,他們強調,這些機會必須是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額外風險的。
據他們表示,任何進一步參與生態系統的行為,只有在增量收益能夠合理抵消風險敞口增加的情況下才有意義。
問題5(Keisan):你們如何看待$HYPE 的估值指標?
首先,他們關注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雖然由於流通供應量和解鎖機制,這一指標可能稍顯複雜。但即便明天發生大規模解鎖,他們認為$HYPE 仍會維持在極具吸引力的交易水平,儘管他們不認為這種情況會發生。
當他們表示$HYPE 看起來“便宜”時,這不僅基於傳統估值指標,還包括增長潛力。首先,他們認為Hyperliquid 仍有機會從其他永續合約市場的競爭者手中搶占市場份額,從而實現一定程度的自然增長。
此外,他們提到@hyperunit 已經在Hyperliquid 上增加了現貨資產和原生存款,認為增長還會來自Unit 和現貨交易本身。
關於開發者代碼(Builder Codes)和HIP-3,他們認為這兩個領域才剛剛開始展現潛力。他們對團隊的執行力印象深刻,並指出僅需幾行代碼,其他前端或錢包就可以將永續合約交易集成到自己的應用中。
@phantom 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這種集成帶來的收入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他們還提到HIP-3 在其他資產類別中的機會,這些資產最終可能通過永續合約進行交易。
他們舉例說,如果有人想在某個國家開展股票交易業務,與其從零開始構建新的交易所或交易基礎設施,不如直接接入Hyperliquid 的核心架構。這種方法更高效。
他們對在永續市場交易未上市公司(Pre-IPO)的想法感到興奮,認為這非常吸引人。他們舉了Circle 的例子:作為股東,他們非常希望在其IPO 之前就看到價格發現,當時IPO 的發行價為31 美元。
總結來說,他們認為核心業務的估值已經非常具有吸引力。再加上開發者代碼、HIP-3,以及可以在Hyperliquid 上構建的其他功能,這些都能以無需許可的方式為協議創造收入,同時不會增加顯著的運營成本。例如,Phantom 的集成並未要求團隊新增人員,現有的11 人團隊就完成了這項工作。
最後,他們分享了一個趣聞:當他們準備上CNBC 時,一位知名加密貨幣領域人士告訴他們:“你們應該上CNBC 說,Hyperliquid 有一天會超越納斯達克。”
雖然聽起來有些瘋狂,但對他們來說,這並非不可能。
問題6(Keisan):Hyperliquid Strategies 在推出後計劃以多大力度收購$HYPE?
Keisan 提出一個問題,詢問Hyperliquid Strategies 在推出後的收購策略,並將其與Bitmine 的Tom Lee 的策略進行了比較。
他們解釋說,只要公司以高於淨資產價值(NAV)的溢價進行交易,他們就會持續尋求籌集額外資本,以收購更多的$HYPE。
此外,他們還計劃探索使用其他金融工具,但重點放在那些個人投資者無法單獨獲得的工具上。其目標是通過使用特定的工具來增強淨資產價值(NAV)溢價,同時始終確保標的資產$HYPE 的安全性。
問題7 (Keisan) – 您認為在什麼情況下您會出售$HYPE ?
David 表示,他不會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但他能想到的唯一情況是,當公司股價大幅折價時,他們才會選擇出售$HYPE。他強調,他希望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但最終,他們對Hyperliquid Strategies 的股東負有受託責任。
在他看來,任何上市公司的目標都是為投資者增加每股賬面價值,而他最傾向的實現方式是公司以溢價交易,從而能夠發行股票並收購更多的$HYPE。
問題8(Monk):你認為市場對DAT 有哪些誤解?
Bob 強調,$HYPE 從根本上與其他DAT(數字資產財庫)完全不同。他指出,該交易所在現金生成、持續回購、交易量、運營費用的高效性用以及迅速搶占市場份額方面表現得非常出色。
在他看來,Hyperliquid Strategies 正在客觀上創造一個極具價值的DAT,因為它將使美國股票投資者能夠接觸到$HYPE。
David 補充說,目前仍有大量資本可以進入美國股市,卻無法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儘管加密貨幣市場在過去十年表現非常優異,但其規模仍遠不及股票市場。對他而言,這正是DAT 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們應該以溢價交易的原因。
尤其是對於Hyperliquid Strategies 來說,考慮到$HYPE 的獲取難度,這一點更加重要。
最後,他總結道,無論MicroStrategy 的溢價是多少,Hyperliquid Strategies 的溢價都應該更高。
問題9(Keisan):關於$HYPE 和更廣泛的生態系統,你們還有什麼想分享的嗎?
David 表示,他們非常期待在CNBC、Bloomberg 等平台上向全球觀眾介紹$HYPE,同時也很興奮能夠與社區以及更廣泛的Hyperliquid 生態系統進行互動。
在回應@andyhyfi 於@HypurrFi 提出的一個問題時,他們解釋說,目前的宏觀經濟和監管環境相比拜登政府時期有了顯著改善。當時Gary Gensler 對加密貨幣行業採取了高度壓制性和負面的態度。
在他們看來,如今的形勢表明,美國正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更多步伐,這為創新和進步創造了更有利的環境。他們指出,目前許多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已經公開讚揚加密貨幣行業,同時最大的公司也在區塊鏈領域進行重大投資。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難不對行業的未來感到樂觀。
結語(@GLC_Research)
感謝大家堅持讀到這裡,我們非常享受這次訪談的整理創作過程。
在加密貨幣社區中,新鮮且深刻的聲音並不常見。因此,我們特別珍視這些來自傳統金融(TradFi)領域的專家們加入討論,並以如此熱情的態度談論像$HYPE 這樣引人注目的加密貨幣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