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侵蝕收益過半?加密貨幣巨鯨的三大合法避稅策略


富有的投資者通常不直接出售加密貨幣,以規避高額稅費。錯誤的出售方式可能導致超過一半收益被徵稅。為了合法保護利潤,他們採取了幾種策略。

首先,許多投資者通過借貸而非出售來獲取資金,利用比特幣或以太坊作為質押,借得現金或穩定幣。此種方式不會被視為應稅收入,有助於保持持倉和免稅。

其次,不同國家對加密貨幣收益的稅率差異顯著,投資者可以選擇稅率較低的國家,如波多黎各或阿聯酋,通過遷移來減少稅費。

最後,成立離岸公司在免稅區持有加密貨幣也是一種常見策略。公司出售加密貨幣時不觸發個人資本利得稅,且資金可通過貸款形式提取,從而避免稅務問題。

通過這些方法,投資者不僅能減少稅負,還能保持資金的隱私與安全。在當前環境下,了解這些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富有的投資者幾乎從不直接出售加密貨幣。

撰文:JetStart

編譯:Chopper,Foresight News

如果你以錯誤的方式出售加密貨幣,超一半收益可能都得繳成稅。想像一下:賺了20 萬美元,卻要直接給美國國稅局交11 萬。以下是富有的投資者如何合法保住利潤的方法。

賺大錢,就會遇到大麻煩。銀行會盤問你的每一筆交易,稅務部門會盯著你的一舉一動。就連買輛車、買套房都可能變成噩夢。不提前規劃,收益可能很快就沒了。

策略一:借錢,而非賣出

把你的比特幣或以太坊當質押品,借出現金或穩定幣。這樣不用動持倉就能盤活資金。

舉例:100 萬美元的比特幣,按30% 的質押率,能藉到30 萬美元。既能持有代幣,又能免稅拿到資金。

這辦法管用的原因很簡單:貸款不算收入。

借錢時,美國國稅局不會把這當成應稅事項。你的加密貨幣仍在自己掌控中,不會觸發資本利得稅。

巨頭們會通過低質押率來穩妥借錢。

策略二:賣出前先搬家

不同國家對加密貨幣收益的徵稅規則不一樣。套現前搬到這些地方,可能省下數百萬稅費。

熱門選擇包括波多黎各(根據第60 號法案,稅率為0%)以及阿聯酋(收入和資本利得均免稅)。

策略三:利用離岸實體

在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或塞舌爾等免稅區成立公司。由公司而非你個人持有加密貨幣。公司賣出加密貨幣時,不會觸發你的個人資本利得稅。只要架構搭建得當,這種方式完全合法。

不必由你親自提取利潤,你的離岸公司可以將資金以貸款的形式借給你。貸款不被視作收入,因此無需繳納稅款。你可以將這筆資金用於購置房地產、支付薪資或是進行投資。

加密貨幣巨鯨們這樣操作會帶來一系列好處:

個人錢包能保持私密性,更難被追踪。

銀行對賬單上顯示的是貸款還款,而非應稅收入。

鏈上活動可避免直接出售加密的操作痕跡。

若架構設置合理,就能合法地將稅費降至最低,甚至免除稅費。

總結

富有的投資者幾乎從不直接出售他們的加密貨幣。他們藉助質押借貸、移民策略以及離岸實體等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利潤。如今,理解這些規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