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時報發文稱,有大量的證據顯示,人們在做決策會受到看似微不足道和完全不相關的因素的干擾。諾貝爾獎得主卡尼曼將它們稱之為:噪音。
金融時報發文稱,有大量的證據顯示,人們在做決策會受到看似微不足道和完全不相關的因素的干擾。諾貝爾獎得主卡尼曼將它們稱之為:噪音。
該文的作者伍治堅(新加坡五福資本CEO)指出,在現實世界裡,只要是人在做決定,那麼他就會受到“噪音”的影響。需要在金融投資領域裡做決定的人們,也毫不例外。
他在文章中引用了一項針對200位理財顧問的統計研究(Davies, 2021),研究顯示,對於同一名投資者客戶,這些理財顧問做出的風險評估大相徑庭。同時,他們為同一名客戶建議的股票配置比例,包括了從0%到100%之間的各種數字。
伍治堅根據這項研究得出結論,除了理財顧問以外,我們廣大投資者本身,在日常的投資活動中,也經常做出各種自相矛盾的不理性決策,最後導致我們的投資回報被拖累。
Statmen在2010年的統計結果顯示,美國股市裡的散戶,交易頻率越高,投資回報就越差。那些買賣最頻繁的散戶投資者,其投資回報比同期的指數回報差每年7%左右。
該研究表明,做出的個人決策越多,越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擾,因此越容易出錯,導致自己的回報更差。
伍治堅在文章中提出: 廣大個人投資者為什麼這麼容易墮入“過度交易”的陷阱呢?並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投資者容易受“掌控錯覺”的影響。如果買入一個指數基金或者股票,然後長期持有什麼都不做,容易讓人產生自己的投資不受自己控制的錯覺。但是市場的未來是不明確的,沒有人知道接下來市場會漲還是跌。
其次,大部分投資者很難接受”平庸“兩字。很少有投資者願意承認自己的投資能力低於平均水平,因此他們通過擇股、擇基或擇時來證明自己的優秀。
再次,投資者往往低估投資中的運氣成分。短期的投資結果往往帶有很大的隨機因素。如果個人投資者自認為自己的投資能力很強,那麼他就會習慣於用那些零散的證據來進一步強化自己的信念,同時忽略那些對自己不利的證據。伍治堅認為,這樣久而久之,哪怕投資者的真實業績很差,可能也會產生自己是“民間巴菲特”的錯覺,並沉溺於過度交易而無法自拔。
在文章的最後,伍治堅總結道,不管是專家還是門外漢,在做各種決策時,都可能受到外界噪音和非理性行為習慣的影響,導致我們做出前後不一致的決定。很多時候,投資中最大的敵人,恰恰就是我們自己。投資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百米跑。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那些高度自律的長期投資者。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Amy Liu
本文來自0x新聞Bitpush.News,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