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對於創作者經濟來說意義重大。首先,Visa為jpeg NFT支付了超過150000美元。一種更微妙的說法是,加密朋克社區現在將Visa視為其中之一。 Visa還發布了一份關於NFT的18頁報告以及公司如何發展以適應新的範式。
這比企業區塊鍊或銀行向用戶提供加密貨幣更有趣,因為它標誌著一個巨大的支付網絡承認我們的“價值”概念正在演變。另一方面,有些令人驚訝的消息讓我思考整個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OnlyFans是一個允許創作者出售個人內容訂閱的平台,該平台已轉向禁止成人內容。我發現這令人驚訝,因為他們的大部分業務主要來自個人購買成人內容。原因?支付網絡。長期以來,Visa和Mastercard等玩家一直在推動創作者平台審查上傳的內容,以檢查創作者的真實性。萬事達卡需要顯示內容的表演者成人網站的書面同意以處理這些付款。
Onlyfans經濟指標
成人內容的採用和網絡的發展在歷史上是齊頭並進的。需求驅動創新。 Middle Men發表於2010年,完美地描述了數字支付的採用將如何飆升,部分原因是成人娛樂業。如果你想在本週末觀看Middle Men,可以在Netflix上點播。 Onlyfans在歷史上也處於類似的拐點。該平台標誌著一個時代的到來,任何人都可以出售自己訂閱的內容。就規模而言,Onlyfans擁有300多名創作者的年收入至少為100萬美元,大約有16000名創作者的年收入超過500000美元。迄今為止,該平台已支付超過32億美元。該平台一半的收入來自訂閱——其中大部分是每月重複發生的。 Onlyfans的單位經濟學這個帖子詳細分析了平台上的創作者的收入情況。
根據Axios的說法,Onlyfans轉向禁用成人內容的部分原因是,隨著該企業試圖擴大規模,支付處理商的持續審查可能會帶來災難。特別是如果監管機構選擇針對該平台。另一方面,支付處理商寧願遠離支持該平台,因為如果調查發現未經同意的成人內容託管在Onlyfans 上,他們可能會承擔責任。
創作者經濟和Web 3.0
我發現Onlyfans的舉動很吸引人,原因有幾個。一方面,企業在現金流方面必須非常好。 Onlyfans擁有的核心資產是為更多用戶提供服務所需的IP和硬件。兩者在成本方面都不會呈指數級增長。使該平台有價值的部分是它的創作者和訂閱者。這是強大的護城河。在過去的五年裡,Onlyfans已經讓用信用卡訂閱作者成為“可接受的”。需求方的行為改變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立,因為成人內容可以在互聯網上免費訪問。建立供應方也需要同樣的時間。即願意花時間創建內容的個人。封城引起的孤獨只會促使更多人註冊和使用該平台。
那麼為什麼Onlyfans會停止提供成人內容呢?在我看來,這歸結為支付流。如果平台無法通過信用卡從全球用戶群中獲取經常性付款,則其承擔的責任(在潛在訴訟中)多於現金流。遠離成人內容是關於合法性和規模,同時保持為平台帶來資金的渠道。
但這裡有理由感到震驚。它標誌著金融中介決定在線共享內容的性質和形式的時代。如果明天金融中介威脅要停止為新聞媒體提供服務,因為該媒體發表的聲明激怒了當權者,我們就放棄了言論自由。這在過去發生過,當時Visa或萬事達不再為維基解密服務。在錯誤信息和算法信息繭房普遍存在的時代,這是一種迫在眉睫的威脅。更重要的是,隨著就業變得越來越數字化,將誰應該得到服務的決定權交給金融中介可能會使數百萬人得不到服務。
今天,一個人只要18歲就有機會創造內容並銷售給全球觀眾。幾十年前最有特權的人可能一生都在努力做一些事情。創造工具,使人們能夠創作、分發並從他們的創作中獲利,這對於在網絡上創造公平的機會至關重要。
截至今天,創作者經濟的規模在500億至1000億美元之間。它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近5000萬員工。由於平台的壟斷性質,政府正忙於爭論是否需要監管平台,但其中一些企業正在創造前所未有的經濟機會。然而,與大多數零工經濟平台一樣,依賴平台的算法分發和審核策略,創作者可能會被平台掌控,甚至可能遭遇封號的風險。監管機構可以減輕這些風險並賦予創作者權力的一種方法是重建平台,為這些做出貢獻的人賦權。這不是航天科技。基礎已經有了,我們可以在Web 3.0上看到它們的作用。像Mirror.xyz這樣的平台允許創作者直接在以太坊中獲得報酬,以出售一篇文章的部分所有權。 Axie Infinity創建的邊玩邊賺模式允許遊戲玩家在平台上花費盡可能多時間擁有網絡的部分所有權。
我們在DeFi中以yield farming的形式看到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為平台最活躍的用戶創造部分所有權的一種手段。用戶在遊戲中建立了皮膚,從而為更好的利益相關者驅動的治理鋪平了道路。重新設計創作者經濟並不是在銀行不促進交易的情況下推動基於加密的支付。這是關於重新思考互聯網未來的激勵措施和利益相關者的一致性。 Facebook和Instagram等web2平台的支持者已經公開表示他們平台上的激勵措施與用戶的興趣不一致。黑客設計它們是為了創造粘性行為,讓用戶回來。重建創作者經濟讓我們有機會解決15年前互聯網出現的問題。
為了避免在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強製作出解決方案,我分解了我在創作者經濟中看到的一些問題,以及Web 3.0原生替代品如何為其創建模塊化解決方案。 (注意術語“模塊化解決方案”——我們將在下面進一步討論)。任何有意義的互聯網娛樂都應該從了解用戶不期待跳上新平台開始。大多數Web 3.0平台缺乏像Facebook或Whatsapp這樣的產品所具有的網絡效應。用戶堅持使用Instagram,儘管他們厭倦了看別人早餐吃了什麼,因為他們的社交鏈已經存在了。如果我們回到Napster興起p2p文件共享的時代,我們可能會發現是什麼促使用戶切換平台的線索。易於使用和激勵。當時用戶可以線下購買專輯,但當地商店不太可能擁有像Napster 那樣廣泛的目錄。每一個以Web 3.0原生方式推出的新平台都會有一個拐點,在這個拐點上,切換比保持更有意義。當用戶從MySpace切換到Facebook時,我們看到了這一點。從黑莓messenger到Whatsapp也是如此。但要實現這種轉變,我們應該關注創作者今天的需求。
-
所有權——當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 思考全球化可以在20世紀將我們的經濟帶向何方時,他幾乎沒有想到平台在遙遠的未來會扮演什麼角色。 TikTok等應用程序是在全球範圍內傳播文化的工具,但結果往往不平衡。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持有的偏見往往會轉化為數字渠道。這意味著舞步、音樂或藝術作品的來源可能對所有權有較小的要求。今年早些時候,TikTok上的黑人創作者引發了一次罷工,表明了這一點。 NFT已經在公眾心中炸開了鍋,因為它將所有權與個人聯繫起來,這首先創造了一件作品。在去平台化的背景下,缺乏所有權會帶來複雜的風險。發現自己無法導出自己的內容的創作者可能會發現他們多年的工作被浪費了,幾乎沒有展示。 Web 3.0下的所有權將有兩個平衡角度。一是作品背後的知識產權,二是平臺本身的所有權。
-
去中心化——當今的民主國家在兩個方面面臨風險。一方面,平台有權決定誰可以訪問哪些類型的信息。也就是說,他們可以限制內容的分發以創造不平衡。更危險的是,他們可以將數據出售給濫用數據的交易對手。 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是社交網絡數據被用來撕裂社會的一個例子。另一方面,它在審查持不同政見者方面賦予政府難以置信的權力。在刪除請求和基於互聯網的審查方面,印度是其中佼佼者。理想情況下,Web 3.0下的去中心化創作者經濟應該確保消費者和創作者對審查的內容和留在網上的內容有發言權。我不認為完全的抗審查或不可篡改性是去中心化的理想狀態。特別是在色情或知識產權被洩露的情況下。 Web 3.0背景下的去中心化平台將需要工具來最小化審查,同時創建工具來調節平台。已經在網上發生的一種方式是通過基於投票的系統,例如Reddit和Hackernews上的系統。這些都有其固有的缺陷。在Web 3.0背景下,去中心化平台的另一個角度是數據所有權。在理想世界,用戶應該有權導出、允許和跟踪訪問他們自己的數據集
-
治理——關注新興創作者的個人正在付出他們以後無法贖回的東西。他們的時間。創作者對此相當了解,並使用觀眾輸入來迭代他們創作的內容。與像MKBHD這樣的個人創作者擴展到自己的品牌中,創建允許價值鏈中的每一方獲得公平價值的系統變得很重要。創作者經濟與初創企業非常相似,因為都存在固有風險,沒有上限,而且隨著創作者的起飛,很多人可以通過專業技能做出貢獻。 DAO是一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分配創作者作品的部分所有權,是個人對其創作的內容進行分發的一種方式,是獎勵個人貢獻者帶來的東西的一個不同的機制。我們專門在風險投資和SaaS 業務的背景下討論DAO。
-
金融化——網絡目前使用觀看次數、喜歡和轉推數來衡量個人創作者的成功。創作者被激勵去製作吸引理解中最低公分母的東西,並用點擊率最高的標題來吸引註意力。創作者規避這一點的一種方式是專注於從觀眾那裡獲得收入。像Packy這樣的Substack作家已經啟動了他們的風險基金。銷售商品是創作者創收的另一種方式。需要有渠道讓創作者能夠將他們正在做的事情財務化,以幫助個人創作者拿到規模收入。出售未來收入的一部分以維持自己,直到他們成為有意義的觀眾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粉絲代幣和社交代幣是其早期變體。像Rally這樣的平台,將不可避免地讓所有人都能很容易地將自己成功融資,但監管部門要明確這些工具的性質,還需要一段時間。
我開始考慮如何在這些問題的情況下構建Web 3.0原生創作經濟。一開始我可以看到一些固有的缺陷。例如,我仍然不知道內容刪除和審核如何發生。此外,我對互聯網上的每個用戶是否都想參與創作者內容的治理和交易感到相當困惑。 90%的互聯網用戶潛伏者,只有9%是貢獻者,還有1%是創建絕大多數內容的超級用戶。最後,我並不完全清楚監管機構將如何應對互聯網的快速去中心化。對他們來說,可取和不可取是均等的。雖然不受監管的平台壟斷會產生不良後果,但如果出現問題,也可對接到公司。對於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網絡,這會如何發揮作用?這些都是我還在思考的問題。如果你一直在思考它,我很樂意收到你的來信。如果有足夠的興趣,也許我可以成立一個俱樂部來討論這個問題。
下面顯示的模型深受Lawrence Lundy開創的convergence stack的影響。我很高興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與他一起工作。我還從Mason Nystrom最近的NFT市場圖中得到幫助。另外,請務必閱讀來自Multicoin網站的Kyle Samani在Web 3.0堆棧的文章。他早在2019年寫過。
一個Web 3.0原生的創作者經濟堆棧
回到這篇文章開頭的地方。一個堆棧,使全世界的創作者能夠在不受金融中介干擾的情況下創建、部署和分發內容。本文列舉的市場圖譜絕不是全面的,其目的只是為了列出創建真正去中心化的創作者經濟所需的條件。由於利益相關者千差萬別,因此每一層都將具有完全不同的激勵模型。例如,Arweave提供存儲,旨在通過提供存儲空間來獎勵礦工。另一方面,像Mirror 這樣的平台只專注於創建內容的人,因此不會獎勵將硬件接入網絡的個人。類似地,這些層中的每一層都將具有根據用例和需求而有所不同的應用程序。例如,在接口界面列別,有像HTC的Exodus一樣的硬件授權系統,也有像Brave一樣的瀏覽器。我將在每個部分解釋原因。
硬件
AWS在使Facebook和Instagram等公司擴大規模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區塊鏈的AWS仍然是AWS。我對這個論點的推理是當前AWS上已經存在的網絡節點數。生態系統中的新一代企業正在解決AWS在去中心化和抗審查方面今天無法解決的問題。 Storj、Filecoin和Arweave提供的存儲系統可以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為尋求存儲的開發人員提供不可篡改的文件存儲。 Golem允許個人出租閒置的計算能力以從去中心化網絡中賺取代幣。不過,這些仍處於硬件市場堆棧的早期階段。 Golem網絡上目前大約有783個提供者,他們總共擁有大約31.68TB 的內存用於計算。在Filecoin網絡上,大約有776家供應商3000名礦工運行。在我看來,與大多數人的看法相反——問題不在於硬件市場的供應方,而在於需求方。開發人員可能會避免使用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除非他們知道可以可靠地預測成本和正常運行時間。這裡可能會有一個小層作為去中心化硬件供應商的市場。如果你要這樣做,請寫信給我。
網絡
一旦我們擁有一個相當去中心化的硬件供應商網絡,就需要保護在它們之間傳輸信息的網絡。如果你對印度急於刪除互聯網上的內容感到驚訝,那麼還有一個事實,全球70%的互聯網關閉發生在印度。所以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關閉網絡被視為在騷亂期間減少異議並使抗議者之間更難以合作的工具。然而,不僅是國家行為者對關閉公共網絡抱有積極的興趣,還有網絡上的不法之徒。 2016年,一個名為Mirai的殭屍網絡被用來關閉利比里亞的互聯網。 Web 3.0原生公司也在這裡緩慢地去中心化系統。在一個理想的烏托邦世界中——我們有衛星向全世界傳輸免費、未經審查的互聯網,但我們離那裡還很遠。
Helium Network是一個由Khosla Ventures、SV Angels 和Multicoin支持的重要項目,它鼓勵建立在本地傳播互聯網的熱點。在撰寫本文時,他們聲稱在119個國家/地區的13000個城市中擁有近150000個熱點。有效地使它們成為最大的LoRaWan熱點網絡。
Helium專注於創建去中心化網絡,而Handshake專注於域名系統。每次你在互聯網上進入網站時,都會使用域名系統將網絡流量重定向到適當的來源。這些可以隨意審查或刪除。更重要的是,此時它們由像谷歌這樣的中心化公司管理。 Handshake允許創建一個分佈式的、基於共識的域名系統,以防止單方關閉網站。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的技術方面可能會分散本文的注意力,但你可以參考他們的文檔以獲取更多詳細信息。如果你有時間,可以考慮在這個週末玩Handshake和Blockstack。
應用
一旦網絡和硬件層得到保護和去中心化,人們就會尋找使用戶能夠與新互聯網交互的接口。這可以採取多種形式。 Brave是一個基於瀏覽器的界面,而Trust是一個移動應用程序,可以接入當今各種DeFi項目。將來看到內容進入你的錢包界面是很常見的。亞洲的微信等超級應用程序已經表明這是一種可能性。將支付、服務、內容和電子商務安全地結合在一起的單一應用程序使用戶可以更輕鬆地與新互聯網進行交互。在我看來,這是新互聯網滲入普通用戶手中的方式之一。硬件也將在這裡發揮關鍵作用。 HTC的Exodus設備和Ledger通過Ledger Live的軟件集成是硬件供應商與其他供應商分開的兩個實例。最後,接口可以通過在當今的分發網絡(如Twitter)上的小層來找到分發。 Mask.io允許用戶發布只有具有必要權限的人才能訪問的加密內容。
新的互聯網還需要允許個人擁有假名身份的身份驗證和識別層。根據應用程序和上下文的性質,這些將採用完全不同的形式。 Shyft Network使用戶能夠將他們的實際AML/KYC文件移植到鏈上身份驗證系統。他們已經在與交易所談判使用。另一方面,Netki和ENS是允許通過人類可讀的名稱識別錢包的系統,而Bloom則專注於驗證財務文件。當今互聯網上的身份驗證系統越來越傾向於單點登錄,這反過來又為蘋果和谷歌等公司提供了對用戶行為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和洞察力。假名身份驗證系統允許用戶在不透露太多關於自己的信息的情況下參與內容。我們在Reddit、Discord和Telegram上看到了這方面的早期變體,在這些地方,相比現實生活中的身份,人們更為了解用戶的暱稱ID。
最後,需要特定的支付網絡來在消費者和創造者之間轉移價值。根據用例的不同,這些可能完全不同。 Flow和Ronin鏈如今專注於特定消費者的用例,並且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Polkadot和Biconomy等玩家更關注跨鏈流動性,而Arbitrum幫助DeFi應用程序擴容。傳統的金融科技軌道很少進行定制,這取決於應用程序的性質。也就是說,我們對從Twitch流媒體到匯款的所有事情都使用了一些類似的支付方式。 Web 3.0原生支付系統通過顛覆這些系統的工作方式創造了全新的用例。 Superfluid就是一個例子。它們是一種代幣標準,允許描述現金流以對其進行編程。 Sablier使你能夠在給定時間段內進行資金流轉。創作者和自由職業者將在未來十年以獨特的方式混合使用它們來處理付款。
財務層
創造有意義的就業需要足夠強大的財務層。我知道讀者可能認為入金通道和錢包是一樣的。我對它們進行了不同的分類,因為入金通道通常需要用戶將法定貨幣轉換為數字資產。這或多或少像是一項投資。即使通過空投或免費贈送的代幣,也可以使用基於錢包的界面。我在寫作時思考的一件事是金融中介是否可以使用入金通道作為阻塞點。我的結論是,只要監管機構不宣布徹底禁止,就不能阻止用戶購買數字資產。中間人不對這些資產在用戶錢包中的用途負責。我在印度看到了這種情況,儲備銀行確實有動議阻止銀行允許用戶進行與數字資產相關的交易。一年後,最高法院要求印度儲備銀行更改其策略以允許用戶執行此操作。當我們邁向互聯網的未來時,平台和金融中介的分離可能會有所幫助。為什麼?
因為創作者經濟中金融工具的性質將不僅僅是支付。 Rally、Mintbase和Mintable等平台允許個人創建與NFT相關聯的數字商品並出售。那就是現金流。現金流可以像任何企業一樣被證券化並出售給個人。創作者很可能希望向他們的觀眾提供貸款、眾籌或分配收入。 Centrifuge允許用戶創建今天可以出售的自定義債務工具。未來,投資於創作者的收入流可能並非不可想像。就像今天成為優步或Facebook的早期投資者已經成為一種地位遊戲一樣,成為未來傑出藝術家和開發商的支持者可能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反過來,這些工具將被交易,以便支持者及時退出。這就是Rarible、Niftex和Uniswap等平台發揮作用的地方。不可避免地,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我們將看到DeFi和創作者經濟的融合。
分發
與互聯網的其他大部分內容一樣,用戶需要找到受眾並與他們互動。在目前的形式中,Web 3.0有兩種與用戶互動的方式。通過信息流(如Mirror和ShowTime)或OpenSea和Zora等市場。這些分發渠道通過讓名人和名牌在其上發行資產來捕捉公眾的心理。今年3月,Time發布了3個NFT系列,涵蓋了幾個主要問題。林肯公園的Mike Shinoda一直在斷斷續續發行NFT。知名人士的公開認可賦予了這些平台急需的可信度。隨著越來越多的創作者考慮更好地將觀眾貨幣化,用戶將逐漸加入。一旦你安排了激勵措施,創作者就會轉變,並與他們一起轉變他們的追隨者基礎。我在這裡發現的挑戰是發現。你如何在不監視用戶數據的情況下真實地分發新聞源中的內容?類似TikTok的應用程序將使用什麼來確定用戶對即將播放的視頻剪輯是否感興趣?坦白說,我不知道。一種方法是將交易數據聚類並確定用戶是否可能對某段內容感興趣。例如,如果我在NBA TopShots上完成了一筆交易,那麼我可能會對來自籃球相關創作者的視頻感興趣。
關於平台模塊化和DAO
所有平台都不會從一開始就去中心化。根據用例,企業的不同方面將推動去中心化。已經出現的一種方式是使用NBA Topshots。網站和一般用戶體驗是鏈下的。用於在平台上交易的核心資產已上鍊。硬件和基於網絡的限制尚未影響到嘗試擴展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阻塞”是在試圖啟用交易的公共區塊鏈上。當有人嘗試構建完全去中心化的Youtube或Instagram時,我們可能會看到去中心化存儲和計算能力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可以肯定地說,互聯網正在走向模塊化時期。開發人員將混合和組合上面顯示的堆棧的不同部分。平台也可能會逐漸去中心化。他們開始時只將其一部分放在鏈上,最終趨向於完全在鏈上,社區成員擁有它。這讓我想到了創作者經濟。
Packy McCormick在一篇文章中將加密貨幣描述為遊戲中的貨幣。作為當今互聯網上最多產的創作者之一,他從不斷創作的人的角度來撰寫它。我在想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Web 3.0創作者經濟如何讓每個人都在互聯網上玩無限遊戲。當有人在線消費內容時,他們會用無形資產(時間)來換取內容。不一定非得如此。用戶可以而且應該因其在平台上花費的時間而獲得獎勵。這會增加參與度,並吸引了真正關心平台的人的支持。 Axie Infinity為賺取金錢而進行的遊戲就是這種情況已經發生的一個例子。遊戲玩家不是花錢購買資產(如GTA 5),而是花錢玩遊戲。突然間,這種轉變已經從單純的消費轉變為部分所有權。擁有所有權的人將如何協調?以DAO的形式。這可能聽起來很牽強,但像Bankless DAO這樣的出版物已經轉變為社區所有。
我設想未來會有更多的創作者完全在鏈上分配資源、簽訂合同和分發獎勵。每個創作者的作品片段都可以通過基於代幣的支付解鎖的模塊化界面進行分發。未來理想的創作者經濟不是建立在盲目消費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共同努力建設更美好未來的基礎上。這種轉變值得為之奮鬥。
原文鏈接:https://www.decentralised.co/what-the-future-of-the-creator-economy-looks-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