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元宇宙的6層框架、4大賽道

原標題:《探索元宇宙框架,生產力的第三次革命》

近期,元宇宙的概念引爆了互聯網,元宇宙是一個可以映射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元宇宙是工業和互聯網的下一次大變革方向,將劃分出一個時代,推動整個文明發展。人們的生活、體驗、價值認知均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天風證券的報告《 探索元宇宙框架,生產力的第三次革命》, 探尋元宇宙時代的互聯網具體是什麼樣子,將如何改變生活、社會、文明。

什麼是元宇宙

2021年3月10日Roblox DPO上市,帶火元宇宙概念;7月23號,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宣布五年時間將Facebook打造成“元宇宙公司”。元宇宙應當是一個可以映射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空間。

在全球互聯網滲透率已達較高水平的情況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紅利或趨於瓶頸,元宇宙概念的出現是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繼承者的展望:它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是新時代的流量環境。

2020年全球互聯網滲透率

Roblox元宇宙關鍵因素

元宇宙是基於互聯網而生,與現實世界相互打通,平行存在的虛擬世界。元宇宙不是一家獨大的封閉宇宙,而是由無數個虛擬世界/數字內容組成的不斷碰撞並且膨脹的數字宇宙,正如同真實的宇宙一般。 (也如同互聯網,因為元宇宙就是基於互聯網而生的)。

2021年3月10日,Roblox DPO上市,帶火元宇宙概念。招股書中,Roblox列出了平台具有通向元宇宙的8個關鍵特徵:Identity(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沉浸感)、 Anywhere(隨地)、Variety(多樣性)、 Low Friction(低延遲)、 Economy(經濟)、 Civility(文明)。

元宇宙的開端:從科幻走進現實,不論是Roblox UGC 3D虛擬世界的新內容呈現方式,Fortnite舉辦的線上演唱會,還是動物之森和Horizon帶來的虛擬社交,它們都是底層科技/核心技術的迭代衍生出來的“新內容”,虛擬與現實碰撞、更沉浸、更互動。這些“新內容”與其對應的底層技術的進步打開了元宇宙的大門和人們對互聯網未來的展望。

元宇宙的誕生背景:

1、线下场景数字化趋势:过去十几年,虚拟内容不断创新,从3D虚拟世界如魔兽世界等网游,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如Pokémon Go
AR游戏或者初音未来虚拟人线下演唱会等。20年疫情加速了整个虚拟内容端的发展,越来越多线下场景被数字化,毕业典礼、AIAC峰会,明星演唱会等;基于虚拟人、动捕、呈像、3D引擎、UGC工具、VRAR等技术的发展,线下场景数字化趋势显著,元宇宙在娱乐和社交领域展露雏形。

2、產業和工業的數字化轉型:2021上半年全中國建成5G+工業互聯網項目接近1600個,覆蓋20餘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在此基礎上,5G+工業互聯網正從航空、鋼鐵、礦業、港口等先導行業向製造業全行業擴展。

元宇宙的未來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元宇宙賦能社交+娛樂:3D虛擬世界的主流形態是遊戲,沉浸式內容體驗+虛擬社交。第二階段的元宇宙為全真互聯網,賦能生活+產業/工業:改變人們生活、工作、連接的方式;提效降本;經濟系統數字化。

元宇宙全景

歷史時代變革看元宇宙發展

就像歷次時代變革一樣,互聯網時代變革歷程也是由無數技術/應用落地的節點們組成的。

互聯網時代變革

元宇宙或是工業和互聯網的下一次大變革方向:每一次大革新都劃分一個時代,推動整個文明發展。人們的生活、體驗、價值認知均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元宇宙是互聯網的下個階段較好理解,他是新的流量生態;為什麼說元宇宙也是工業的下一次變革方向?那是因為元宇宙的變革是由無數技術/應用落地的節點們組成的,而我們現在已處於元宇宙時代的早期階段,但元宇宙仍離我們很遠:就像移動互聯網時代,iphone3G或被認為是時代標誌性的拐點,其實本質上iphone3G的背後存在復雜的技術/應用鏈條環環相扣:2G,第一無線網絡上商用的誕生;3G流量時代的生態如ios App Store,移動端的網頁、硬件如3G芯片(英飛凌等)、無線網絡服務商(AT&T等)、基礎設施建設;而IOS生態的軟件應用是由Java,Html,Unity等底層工具發展推動;半導體(如三星的CPU);手機硬件等(攝像頭、電池)。

我們已步入元宇宙時代科技/技術和應用的自循環中:時代的變革/或科技的迭代,是底層技術推動應用/軟件的迭代,然後市場需求的提升反哺底層技術,科技持續進步迭代,這是一個循環。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應用/或軟件在一個時代發展初期就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

基於元宇宙的不可預測性,我們或許無法給出最精確的定義;但是科技的大致發展方向是可追尋/可預測的。通過回顧工業2.0和移動互聯網時代,比起最精確的定義,探討元宇宙的發展方向和元宇宙可能存在的誤區更為重要。

元宇宙應當是一個100%滲透,24小時使用的環繞式流量生態/互聯網形態。如果說移動互聯網時代使得人們從只能在家裡、辦公室中使用PC有線網絡接入互聯網轉變為人們隨時隨地使用智能設備(手機、平板等)接入互聯網,那麼元宇宙的發展方向應當是100%滲透,萬物互聯,24小時使用的互聯網。

元宇宙代表著第三次生產力革命,信息革命、或者稱其為元宇宙革命。算力時代下,生產力的質變是主體發生變化,機器能創造生產力價值,核心勞動力為AI所替代。而這一切的前提是,Real World AI能發展到這個智能化級別;而一個各維度擬真的虛擬世界,現實世界的平行宇宙,或將成為人工智能訓練效率和成本的拐點。在算力時代,主體的改變,則需要一個打通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交互/溝通底層環境,而這個環境必然是打通虛擬與現實的。所以不論是人工智能迭代,還是底層的數據/信息交互的生態,都驗證了元宇宙的必然性。

元宇宙的6層架構

元宇宙的核心是底層科技/技術的迭代和進步:基於元宇宙的不可預測性,元宇宙時代的互聯網具體是什麼樣子,將如何改變生活、社會、文明,我們或許並預測不到。但是科技的大致發展方向是可追尋/可預測的,元宇宙發展初期科技-應用的發展正循環是可以跟踪的,這才是研究元宇宙的基石。

將元宇宙的“科技-應用”發展正循環分為6層架構:底層硬科技(核心)、硬件計算平台、系統、軟件、應用、以及讓整個元宇宙生態運作起來的經濟系統。

元宇宙6層架構

在元宇宙的第二階段,它可能是一個始終在線且實時渲染的3D互聯網(虛擬世界),將現實和虛擬連接在一起。那個時候互聯網將對人類生活達到100%的滲透,而每日使用時長提升至24小時(全時性)。

元宇宙第二階段:全真互聯網

元宇宙的驅動因素

元宇宙需求端全景

現在世界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了對元宇宙的佈局, 相比海外,國內科網巨頭的佈局更多為底層技術如5G、雲計算、AI等領域,還沒看到如Facebook、Nvidia、Roblox等清晰的元宇宙路徑。同時,我們認為元宇宙在國內的機會和空間仍很廣闊。如愛奇藝和嗶哩嗶哩擁有大量視頻版權內容,佈局虛擬人技術/虛擬偶像,且已嘗試接入VR應用;兩者都具備一定的VR內容產出能力(PGC/UGC)。其餘互聯網巨頭如阿里巴巴,在流量、生態、雲技術、數字金融等領域深耕,也具備元宇宙趨勢下較強的競爭力。

海外元宇宙佈局梳理

國內元宇宙佈局梳理

元宇宙細分賽道

虛擬現實

以VR為代表的高沉浸度交互模式,將最可能成為Metaverse虛擬世界的入口。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再從智能手機到VR,硬件方面的顯示及交互革命,將極大推動內容形式的重構。以Oculus Quest 2為代表的設備幫助用戶以中檔智能手機的價格體驗整個VR世界,VR奇點已至。

VR設備全球出貨量(百萬台)

VR設備零售價(美元)

虛擬社交

以Roblox為例,Roblox的用戶們使用自己獨特的虛擬形象,在ugc的數字場景中和朋友們擬真的互動+交互,將線下的社交活動數字化:釣魚、賽車、逛Gucci、看視頻、探險等。

Roblox是全球最大的互動社區之一及大型多人遊戲創作平台:通過遊戲將全世界連接在一起,讓任何人都能探索全球社區開發者建立的數千萬個沉浸式3D遊戲,提供一個想像、創造以及與朋友同樂的空間。核心用戶年齡層:Z世代,5-24歲,約佔70%DAU。單用戶每日使用時長:153分鐘, 社交屬性:平均每日發送約61條消息VS WhatsApp(Facebook旗下的海外微信)平均每日約50條消息。

Roblox全球日活用戶增長情況(百萬人)

不止遊戲,Roblox更是個青少年社交、虛擬生活平台:玩家能夠在其中聊天,與現實或虛擬的朋友進行互動;疫情期間還推出了“一起玩”遊戲分類,鼓勵玩家進行線上游戲的同時社交;推出的“party place”功能可供玩家在虛擬世界中舉辦生日派對和其他聚會,舉辦虛擬演唱會等。

Roblox規模效應疊加用戶社交紐帶,社交裂變帶來用戶增長。與主流社交媒體不同,Roblox營銷費用維持低水平:20年在3.1%營銷費用水平下,DAU增速達到84.7%;Snapchat和Pinterest營銷費用均超過20%。

營銷費用&活躍用戶增速對比

Roblox核心邏輯:虛擬社交屬性帶來的雙邊網絡效應,空間廣闊。 UGC內容生態+社交屬性構築正向飛輪效應:越多開發者創造遊戲+玩法內容,玩家沉浸時間越長,通過社交網絡吸引越多新用戶;玩家基礎擴張的同時,由於UGC的激勵+反饋經濟系統,越多玩家變成開發者,形成正向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驅動ARPU增長:內容越“好玩”,越多人玩,越互動越社交越好玩,玩家付費意願越強;越高的變現能力,驅動越多的開發者打造更加好玩的遊戲,形成正向飛輪效應。

Roblox ABPDAU季度增長(美金)

引擎/開發平台

包括Unity、Epic、Nvidia(Omniverse)在內,各大引擎/開發平台均在部署3D建模、虛擬世界的非遊戲業務。

四大商業化應用領域

Omniverse 2020年10月首次開放測試,是一個多GPU實時模擬的虛擬世界整合平台。它使用統一的3D文件格式USD,通過社區及雲端實現實時文件多設備分享。內置完整Nvidia AI用於機器人+虛擬人開發,同時整合圖像、材料渲染、光線追踪技術、物理引擎在Omniverse中,使創造的虛擬世界更真實。 Omniverse平台主要由五個部分(connect,nucleus,kit,simulation,RTX render)構成。

4、虛擬人

虛擬身份是元宇宙最基礎的維度,具備多元化應用場景/商業化路徑。虛擬人有三大發展趨勢:

1、 高保真, 在視覺表現層面,做出從外形、表情到動作都1:1還原真實人的高保真虛擬人;

2、 智能化, 運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等技術賦予虛擬人智能和情感表達;

3、 工具化, 開發更輕量、便捷的工具,讓藝術家和普通用戶都能快速生產高品質美術資產。

智東西認為,隨著Facebook等各大互聯網巨頭搶灘佈局元宇宙及其相關領域,資本市場元宇宙概念橫空出世,掀起元宇宙投資熱潮。宇宙開始起源於遊戲,現在具備了社交屬性,這也推動著元宇宙從藝術開始變成現實,離我們不再遙遠。物理世界因為資源的缺乏,內捲然、貧富差距以及各種壓力是天然的,但是映射出來的虛擬空間所帶來的更大的影響和經濟體系,這是我們未來可以期待的。未來,元宇宙可能會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映射,擁有一套獨立的經濟體系,每個人都是創作者和消費者,覆蓋整個行為,提供更高的精神世界的需求。

作者: 孔蓉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