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Web 3.0 將由Linux 式的網絡化協同驅動

本文作者為Coinbase Cloud 業務擴展經理Harry Alford,原文首發於TechCrunch。

Web 1.0 是靜態Web,Web 2.0 是社交Web,而Web 3.0 將是去中心化Web。

Web 3.0 將把我們從一個社區進行貢獻但不擁有/ 獲利的世界,轉變到可以通過合作達成共贏的世界。通過打破以企業利益為中心的傳統商業模式,Web3 預示了以社區為中心的規模經濟的可能性。這種協作精神及其相關的激勵機制,吸引了當今一些最有才華和野心的技術開發者,開啟了前所未有的項目。

正如Ki Chong Tran 曾經說過的那樣,Web3 是“互聯網的下一版主要迭代,它有望從當今主導網絡的中心化公司手中奪回控制權。”沒有單一實體控制的去中心化網絡使支持Web3 的協作成為可能。在技術相互協作而非競爭的新生髮展階段,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在閉源商業模式中,用戶信任企業人員來管理資金和執行服務。對於開源項目,用戶信任其技術來執行這些任務。在Web2 中,更大型的網絡成為贏家。而在Web3 中,誰共同構建了最大的網絡,誰就會贏。

Coinbase:Web 3.0 將由Linux 式的網絡化協同驅動

在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中,不僅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參與,而且激勵結構的設計使得參與的人越多,每個人獲得的成功就越多。

向Linux 學習

Linux 是1991 年創建的開源軟件,支持大多數Web2 網站,它改變了互聯網(Web2) 的開發方式,並提供了一個清晰的例子,說明協作流程如何推動所有的未來技術開發。 Linux 不是由現有的科技巨頭開發的,而是由一群利用網絡化協作的志願者程序員開發的。網絡化協作是指自主的人們自由共享信息,這個過程不受中心化控制,而是由代碼或區塊鏈支持。

在《大教堂和集市》中,作者Eric S. Raymond 分享了他對Linux 內核開發過程的觀察以及他管理開源項目的經驗。在互聯網崛起期間,Raymond 描繪了一個時代,當時流行的心態是開發複雜的操作系統,由一小群排他性的人精心協調,即“大教堂” 模式。大教堂是傳統的公司和金融機構,發佈時間長,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善。

根據Raymond 的說法,Linux 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發展,他解釋說,“質量的保持不是通過嚴格的標准或獨裁,而是通過一種簡單到有點天真的策略,那就是每週發布,並在幾天內從數百名用戶那裡獲得反饋,通過開發者引入突變,創造了一種達爾文式的選擇。令幾乎所有人驚訝的是,這一做法非常有效。” 這種Linux 開發模型,或Raymond 所稱的“集市” 模型有一個假設,那就是當你沒有明確的協同方式,而暴露在黑客大軍面前時,“Bug 通常只是膚淺的表象”。

構想Linux 內核的Linus Torvalds 的開放開發政策遠非大教堂式建築。 Linus 的用戶是他的合作開發者。在利用協作的同時培養社區,可以將創新擴展到與用戶複雜性相匹配的程度。 Linus 做了很多正確的事情,比如提前和經常發布,增加Beta 版用戶列表,發送公告鼓勵大家參與,他心懷感激地聽取Beta 測試人員的建議。

由於Linux 代表的是由網絡參與者構建的軟件而不是單個大教堂,因此Web3 代表了由大量網絡參與者運行的互聯網,而不是由少數控制者主導的Web2 版本的互聯網。

Coinbase:Web 3.0 將由Linux 式的網絡化協同驅動

權益證明:Web3 的協作試驗場

Crypto 是一種技術模型,用於建立以用戶而不是公司為中心的項目。每個人都可以採取激勵措施來製造安全和可用的東西。讓每個用戶都保持一定參與度的一個領域是權益證明協議—— 這也是增長最快的行業領域。摩根大通表示,到2025 年,以太坊網絡的升級可能會將Staking 變成一個價值400 億美元的行業。有了權益證明,有一定程度的參與可以防止“大教堂” 的發生。

儘管每條鏈背後都有一個團隊,但最終,去中心化網絡的設計意味著他們不會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根據不同的參與級別,多組用戶能和諧地在治理和可擴展性等重要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隨著開發者從工作量證明轉向更高的能效和可擴展性,更多的協議將實現一個權益證明版本,其中用戶抵押通證來運行某特定網絡的驗證人。無論是服務提供商還是零售用戶,商業用戶還是機構用戶,用戶都被激勵通過鎖定代幣來保護網絡,並以網絡原生代幣的形式獲得獎勵。驗證人可能會因諸如區塊雙重簽名或停機等不當行為而被Slash,懲罰包括損失現有資金和錯過未來的獎勵。 Staking 就是你的聲音,良好的行為會受到鼓勵,從而增加參與用戶的數量,網絡可以安全地蓬勃發展,而無需中心化控制。

由於權益證明協議處於相對早期的開發階段,並且比比特幣等工作證明協議更新,因此會頻繁升級。網絡更新和提案依賴於運營方和合作開發方。例如,Web3 平台Polkadot 是一種分片協議,它讓區塊鍊網絡能夠無縫地一起運行。 Polkadot 利用用戶驅動的治理來升級網絡。這種鬆散的協調方式是“在鏈上且自主執行的,確保Polkadot 的發展反映社區的價值觀並避免固步自封”。當該網絡看到當前Staking 參數的限制時,他們會施加限制以確保網絡的穩定性。由社區改變服務條款,而不是公司。

獎勵是對運行節點的人的激勵機制,但並不是每條鏈都以獲得經濟回報為主要目的來吸引用戶。人們使用網絡需要模因、文化、社會化和目的。區塊鏈將繼續在Web3 中被抽象掉。從OpenSea 購買NFT 的數百萬客戶(OpenSea 是第一個每月交易量超過10 億美元的NFT 市場)可能並不關心它是否支持Polygon。根據Techcrunch 的說法,Polygon 是“一種流行的Layer 2 以太坊區塊鏈,擁有更節能的結構,會讓OpenSea 可以完全消除該區塊鏈上的創作者、買家和賣家的gas 費用”。他們最終也不關心Degenerate Ape Academy 是否建立在Solana (一條權益證明區塊鏈)上。收藏家們只關心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中添加罕見的卡通猿圖片。他們參與為他們提供模因價值的東西,這些價值是由其他用戶在底層協議之上創建的。大多數加密遊戲玩家和藝術收藏家都不知道的是,使用越多,網絡就越強大。

Coinbase:Web 3.0 將由Linux 式的網絡化協同驅動

雖然抽象可能會暫時將新用戶帶入這個領域,但機構用戶希望通過可靠的技術獲得長期的安全保證,這意味著在某些情況下,區塊鏈支持大教堂。 Provenance 是一個權益證明區塊鍊網絡,由房屋淨值信貸額度發起者Figure 開發。它通過提供跨多個金融資產和市場的分類賬本、註冊和交換來幫助金融服務行業的需求。該鏈由Franklin Templeton 和Calibre Home Loans 等大型金融機構運營。

儘管金融機構採用中心化控制的傳統做法,他們也會被激勵運行節點,因為他們要收取交易費用。他們還被激勵參與(Web3),因為對於他們業務的某些方面,使用Web3 和區塊鏈技術,比使用舊的Web2 流程更便宜。即使作為大教堂,他們也有獨特的激勵措施,這些措施由權益證明協議提供支持。

由於去中心化團隊在管理協議方面發揮的作用較小,因此個人參與者只需少量組織即可管理協議。但是,仍然需要激勵參與者參與保護、使用和構建協議。所有這些例子都放大了讓集市和Web3 的網絡化協作如此成功的原因—— 自治用戶的聯盟在朝著共同目標努力的同時,不斷受到刺激。

在這種情況下,媒介就是區塊鏈:存儲、轉移和交換價值的網絡。正如Raymond 所說,“Linus 一直在讓他的開發者/ 用戶不斷受到刺激和獎勵—— 這種刺激就是你有可能成為自己認同的前景的一份子。他們通過看到工作中的持續(甚至是每天的)改進而獲得獎勵。”

Linux 是創造性思維的催化劑,這種思維在Web3 中也表現了出來,不僅在今天,也在令人興奮的未來。然而,大教堂仍然存在,目前還不清楚Web2 是否會完全過渡到Web3。技術如何真正屬於人們,Web3 如何完全由網絡化協作驅動?技術發展一定得是零和遊戲嗎?這是信仰的飛躍。支持尋租行為並在Web2 經濟和商業模式中根深蒂固的大教堂,將需要繼續擁抱集市,去了解這些社區如何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

Web3 可能不是最終答案,但它是當前的迭代方向,而且創新並不總是從一開始就很明顯。就像Loot (注:一個基於以太坊的NFT 項目) “從虛構裝備列表開始,並輔以充足的去中心化想像力。” 只要激勵有才華的建設者合作起來,Web3 就可以開闢一個我們從未夢想過的全新世界。

集市模式部分重塑了商業軟件世界的形象,就像Crypto 領域中的網絡化協作將不可避免地改變傳統商業模式一樣。中心化組織如果不接受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他們自身就不會獲勝,而那些這樣做的組織,在做好事兒的同時將領先競爭對手數十年。

網絡化協作利用社區的智慧,具有可觀的前景。我們已經看到大家對Crypto 的興趣激增,這種興趣繼續與Linus Torvalds 制定的原則並行(如果不遵循那個原則的話)。互聯網的未來將屬於“離開大教堂轉而擁抱集市的人”。

原文:https://blog.coinbase.com/web3-will-be-driven-by-cryptos-networked-collaboration-c4d039ead02f

翻譯:PolkaWorld

特別聲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代表0x财经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PolkaWorld 原創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