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chains,中文譯為側鏈,是兼容以太坊虛擬機的獨立區塊鏈。
它們採用自己的共識模型和區塊參數來有效處理交易,可以實現與ETH主網的互操作性,也就可以將部署在ETH主網的智能合約移植到側鏈上,從而實現資金和數據的跨鏈傳輸。
與基於Rollups原理的Layer2方案有所不同,Sidechains自行負責其安全性和共識實現過程。
並不需要定期向ETH主網報告最新狀態變更結果,也不需要將側鏈上的交易記錄提交至ETH主網。
側鏈與ETH主網的交互方式可被稱為“雙向掛鉤”,當資金從ETH主網轉移到側鏈上時,會被鎖定在ETH主網上,並在側鏈上被“鑄造”。
當資金返回時,側鏈上的通證會被“銷毀”,從而解鎖原先鎖定在ETH主網上的通證會被解鎖。
嚴格來說,Sidechains並不是以太坊的子鏈,而是獨立運行並與ETH主網並行運行的區塊鍊網絡。
其優點是允許更多的創新和優化,用戶有機會獲得更快的交易速度和更低的交易成本;其缺點是安全性將與ETH主網脫鉤,以太坊網絡的算力無法保障側鏈不受到“51%攻擊”。
最典型的Sidechains還是當屬BSC和Polygon網絡。毫無疑問,Sidechains率先Rollups一步承接了ETH的溢出價值。
自2021年2月以來,隨著ETH價格的暴漲,ETH主網交易擁堵和gas fee過高的問題日益突出。
而那些基於Rollups原理的Layer2項目尚處於開發狀態中,並沒有上線與以太坊網絡兼容的主網。
於是乎,以BSC Polygon為代表的側鏈項目率先一步承接了ETH溢出的用戶、資金和DeFi項目。
BSC是一條兼容以太坊虛擬機(EVM)的智能區塊鏈,也是最早上線的ETH側鏈之一。
與ETH採用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不同,BSC通過權益證明共識機制實現了更快的出塊速度和更大的交易吞吐量。
良好的兼容性、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進入成本使得BSC上迅速出現了一批熱門DeFi項目的仿盤。
例如PancakeSwap之於Uniswap、Venus之於AAVE和Alpaca之於Alpha等。
在此基礎之上,又得益於幣安交易所的支持,BSC獲得了巨大的用戶流量,一躍成為總鎖倉價值僅次於ETH的智能區塊鏈,並遠遠甩開了其他ETH側鏈競爭者。
Polygon是一種生態系統,可用於創建與以太坊兼容的區塊鍊網絡和拓展解決方案,已經上線的Polygon主網則是一種基於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的ETH側鏈。
Polygon主網自2021年5月份上線以來,憑藉交易迅捷、成本低廉並且兼容以太坊虛擬機等優勢在市場中吸引了數量可觀的用戶,其總鎖倉價值在所有ETH側鏈中僅次於BSC。
ETH、BSC和Polygon上智能合約中鎖定的所有資產的總價值(美元)
然而,Sidechains的價值捕獲能力遇到了增長瓶頸。作為最先承接ETH溢出價值的智能區塊鏈,BSC是所有以太坊側鏈項目中發展最壯大和最具代表性的。
從二者總鎖倉價值的走勢對比圖來看,BSC從2月份爆發,到5月份回落後並沒有繼續跟隨ETH在9月份的走勢去再創新高,反而進入了一個增長的瓶頸期。
儘管Polygon的總鎖倉價值在5月份並沒有大幅回落反而還實現了增長,但即使將它也算上,所有以太坊側鏈的總鎖倉價值距離歷史高點仍有不小距離。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
一是這些側鏈項目本身承載能力有限。
-
二是被其他非以太坊側鏈的獨立區塊鍊網絡分流。
-
三是被基於Rollups原理的Layer2網絡上線分流。
首先,由於側鏈的安全性是其自身負責的,並且其高效率是犧牲部分去中心化屬性所換取的。
所以,用戶出於安全考量,願意存放在側鏈上的資金是有限的,進而它們能夠承載的價值也是有限的。
而且,儘管這些側鏈項目的交易吞吐量要比以太坊高出數倍,但在高峰期同樣出現過交易擁堵甚至節點怠機的情況。
其次,諸如Solana和Terra等非以太坊側鏈的獨立區塊鍊網絡也吸引到了不少資金和用戶,它們的總鎖倉價值在9月份和10月份都曾突破100億美元。
最後,隨著基於Rollups原理的Layer2網絡正式上線,也有一些更看重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的用戶會選擇將資金存放在它們上。
綜上所述,Sidechains也漸漸不再是Layer2的最佳解決方案了。
而且,從鏈上數據來看,Sidechains能夠承載的ETH溢出價值似乎已經接近上限,慢慢隨著基於Rollups原理的“真Layer2”項目的陸續上線,Sidechains被分流的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