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諾獎得主:未來的貨幣將不會是以區塊鍊為基礎的貨幣

10月23日,在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辦的第三屆外灘金融峰會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和交通銀行行長劉珺就科技公司的反壟斷監管、數字貨幣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不能讓少數企業控制所有渠道”關於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壟斷監管,斯賓塞表示,當前反壟斷監管的焦點領域之一是大型科技企業是否利用自身在市場上的力量限制其他創新公司和技術進入市場。斯賓塞表示,監管機構一方面不希望扼殺創新,也不希望大型科技企業通過限制性或排他性的做法來扼殺創新;另一方面,也不希望由於監管措施缺失導致市場出現不穩定現象。

劉珺表示,在工業時代,反壟斷監管主要關注價格問題,但在數字經濟時代,由於製造能力的提升已經消除了供給側的瓶頸,對消費者權益的保障就主要體現為數字安全和數據所有權等方面的保障。

劉珺還表示,目前的數據所有權是很難定義的,因此也很難制訂有效的反壟斷措施。斯賓塞也表示,由於數據的價值來自於共享、匯集和對其進行的操作,因此,目前試圖通過定義數據所有權的歸屬來解決反壟斷問題的意義是不大的。在確保數據安全方面,對數據管理、對數據處理情況的披露、數據的用途都將是當前監管措施的前進方向。

斯賓塞表示,大型科技平台不應該試圖創建出一塊塊只能由它們自己控制的專屬領地。 “例如,在中國,電子商務平台必須接受由多個商家提供的移動支付系統。我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限制條件,我們不能讓少數企業控制所有渠道,然後其他人無法進入。”斯賓塞說,以金融科技為例,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平台積累了大量的數據,有很多的潛在好處。但是為了保證多個玩家都能參與,就必須把數據提供給從事金融服務業務的多個實體,讓他們開發自己的算法,並且開始按照業內通行的規則,提升服務品質和服務可用性。

他還表示,中國將在這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也就是把數據從一個純粹的專有環境轉移到一個可能由央行或其他監管機構控制的環境,以此保證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可以公平競爭。未來的貨幣將不會是以區塊鍊為基礎的貨幣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是否將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國貨幣政策體系?斯賓塞認為,認為基於區塊鏈的貨幣不會成為主要貨幣,因為它不會獲得各國央行的認可。數字貨幣將是由貨幣發行當局控制的法幣的數字版本,並通過傳統的機制,比如銀行,以及人們所習慣的標準結構來創造貨幣。 “區塊鏈本身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技術;對於各國央行來說,這可能是一種很好的交易工具。因為它足夠安全和高效。但除此之外,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是不穩定的,並不是有用的支付手段,也不是有效的價值存儲手段,而這正是貨幣的兩大傳統屬性。”斯賓塞說,它的主要用途似乎是為那些進行跨境非法交易的人員提供工具,因為它可以隱藏交易痕跡。

“數字貨幣會出現,因為未來的金融體係將構建在數字技術的基礎上,而貨幣是金融體系的一部分。但我並不認為未來的貨幣將會是以區塊鍊為基礎的貨幣。”斯賓塞說道。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