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風:元宇宙的底層邏輯

授課老師| 肖風博士中國萬向控股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編輯| 混沌商業研究團隊

支持| 混沌前沿課

2021 年,“元宇宙”無疑是最火的概念。

無論是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羅布樂思(Roblox)今年3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首日市值就突破380億美元,還是Facebook宣布將在5年內轉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亦或是在國內,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及米哈遊等遊戲新星都爭先恐後的宣布加入到元宇宙賽道當中。

對於元宇宙,有人說它是炒作,甚至是騙局,但也有人說它是下一代互聯網,是互聯網的未來。

到底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識、看待、擁抱已來的未來?

本週六早9點,中國萬向控股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肖風博士做客混沌,帶大家一起探尋元宇宙的前世今生,解析元宇宙的本質。

肖風說:“我們不能簡單把元宇宙歸結為下一代互聯網,它是下一代網絡。今天分享的題目叫元宇宙——虛實相生的網絡世界。看見虛妄,才知實相,給你一個全面的、立體的、完整的真實世界。”

元宇宙的預言和趨勢分析

元宇宙:已來的未來

元宇宙實際上早已來到了人間,來到了商業領域。

一、五連冠和EDG

前不久,EDG獲得《英雄聯盟》S11總決賽冠軍,這場決賽,據統計有4.5億人次觀看。美國還有一組數據,目前為止全美收視率最高的四個體育競賽項目,其中已有三項為電子競技。

這就是時代,這就是未來。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和過去不一樣了。他們喜歡電子化的、虛擬的、數字化的競技,喜歡虛擬世界裡面的贏和輸。

二、數字技術平台賦能打工人

現在有幾千萬的外賣小哥、快遞小哥,他們大部分不屬於任何一家公司。共享經濟的軟件平台,賦能給了最基層的勞動者,讓他們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某一軟件平台。公司製在一系列數字化技術的衝擊下,實際上面臨著瓦解。打工人在這些數字技術的賦能下,痛并快樂著。

三、可以不要JOB,照樣還有WORK

上個季度統計數據表明,美國有440萬人辭職離開原雇主。這就是數字時代,一整套數字化技術,讓勞動者能夠輕易獲得工作報酬。所以為什麼還一定要去追求那個Job、職位、崗位呢?這就是潮流。

四、數字偶像

AI製造之下,虛擬的、數字化的偶像已經蔚然成風。從最初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卡通形像初音未來,到後來參加過央視春節晚會的全息形象洛天依,再到今年年初,清華大學宣布接受第一位虛擬本科生華智冰入學,這是真正具有智能的數字人物。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到一段視頻,是華智冰在彈吉他。

所以我們在談元宇宙的時候,要知道它不是今天才出現的概念。 《雪崩》這本小說發表在1992年,之後不斷有學界、商界、技術界的人在探討元宇宙,輕易地去否定一個有幾十年積累的東西,那顯然太草率了。

元宇宙必然到來的五個理由

如果真正了解到元宇宙必然到來的幾個道理,我們就會知道不能輕視它、略過它,更不能錯過它。

一、從“上網”到“在線”再到“在場”

元宇宙會幫我們實現“在線”到“在場”的飛躍。僅憑能把人類帶入虛擬世界這一點,元宇宙就有它存在的價值。

舉個例子,一支有很強競爭力的球隊,價值在10億歐元或10億美元左右。但如果能搭建一場基於元宇宙的球賽,球隊的價值應該翻10倍。 “在場”的環境會打破比賽的物理空間限制,可以讓1億人坐在自家客廳,用VR頭盔感受世界杯足球冠亞軍的決賽現場。

由於物理空間被打破,一些大規模的、超距離的、深沉浸的、高體驗的……很多新的商業就會被創造出來。

二、從三維現實到二維屏幕再到三維虛擬現實

人類社會生活在三維現實空間裡,互聯網帶來了二維屏幕。如果沒有錄音、錄像、視頻、圖像這些技術,時間過去了,沒有辦法再重啟。但元宇宙帶來一個三維虛擬的空間,有更多可能性會迸發出來。無論是愛因斯坦相對論下的時光倒流,還是科幻小說裡的時空穿越,在三維虛擬空間裡面都能做到,這些被重組的時間和空間,也會給商業利益帶來十倍幾十倍的擴展。

三、商業場景從物理空間擴展到虛擬空間

中國已經有11億月活躍互聯網用戶,每個用戶每月使用互聯網的時長已經達到了160個小時。互聯網迎來了增長的極限,在互聯網世界裡,很難再去做規模收益遞增、規模成本遞減這樣的事情。尤其是最近5年,互聯網公司商業模式創新變得非常艱難。

如果要擴大消費需求,就要增加消費場景,而數字世界不會受到空間和物理上供應稀缺性的限制,這樣一個消費場景幾十倍的擴展,會帶來消費需求幾十倍的擴大。

四、火星移民和數字化生存

在我看來,真正人類社會的內捲是什麼呢?是固守在這個地球,受地球物理空間的限制,就在地球上做事情,這才叫做人類社會最大的內捲。任何想打破地球這個物理空間限制的努力,都是在逃離內捲,都是想引入新的熵減。用一句俏皮話來說,無非就是走兩條路:“要么原宇宙,要么元宇宙”。

人類要么就去拓展地球的物理空間,去火星,去其他星系,向星辰大海進發;要么就去追求虛擬空間、數字空間,追求意識和精神的世界,這也是在打破封閉系統。只待在地球上哪也不去,什麼事情都不做,才是真正的內捲。

我們必然要去做這件事,打破熵增,引入新的能量,建立一個開放系統。

五、大疫導致大變

新冠病毒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改變,極大地推進了人類社會數字化遷徙和數字化生存的進程。

疫情期間,出現了視頻會議系統,但這樣開會方法仍然是二維的,我們能不能改良它?把它變成三維虛擬空間,讓所有人都能聚集在虛擬的會議室裡,面對面開會?

有人說這件事不靠譜,因為網絡、硬件、系統都不支持。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縱觀人類社會,任何一個偉大的架構,想要能夠商用和大規模使用,都必須經歷具體的場景和具體的需求,在使用得到迭代和優化。

有了具體需求,就會有人去改善VR、AR,去尋找新的帶寬的傳輸方法。不斷迭代3年、5年,就會出現一個體驗非常好,能夠適應大規模商用的硬件或者軟件系統。

元宇宙現在或許有弊病或者缺點,但我們要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它的未來。

元宇宙的本質和內在結構

元宇宙是什麼?

對元宇宙有了認識框架之後,我們來討論核心問題,元宇宙到底是什麼?

一、虛擬社會

互聯網、元宇宙、區塊鏈,都是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不斷創造出來的新技術、新環境、新空間。從人的角度來說,元宇宙就是一個虛擬的人類社會。

二、數字世界

這樣一個虛擬社會,是用一整套數字化方法架構和建造出來的。包括通訊網絡、ICT,也包括互聯網、區塊鏈這樣的價值網絡,同時也包含AI、遊戲引擎等很多數字化技術,這些數字化技術幫助構建一個虛擬社會。

三、意識的世界

元宇宙是人類意識的世界。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有一個比較發達和完善的認知體系,但對人意識的認知卻非常欠缺。

前不久楊振寧先生說,如果你問我有沒有一個像人這種形狀的上帝,那我告訴你說沒有,但是如果你問我有沒有造物主,把宇宙從開始就做了很好的安排,那麼我想是有的。這些話引起了軒然大波。作為不斷解剖客觀世界,找尋建構客觀世界規律的科學家,他最後認為有很多事情無法科學客觀地解釋。

而元宇宙,這種虛擬現實的世界的建立,有助於我們去建立人意識的世界,從而讓我們更好地、更全面地去看待客觀世界。真實的世界一定包括著意識,沒有意識的真實世界,是一個殘缺的世界。

四、可編程的世界

元宇宙是一個可編程的世界。元宇宙基於通訊網絡、信息網絡和價值網絡,通過計算機編程來構建和改造。

將以上四個特點放在一起,我們就能夠看清楚元宇宙的雛形。當然,隨著元宇宙發展,我們對元宇宙的看法也會逐步迭代更新,逐漸看到一個越來越接近真相的元宇宙。

元宇宙的六層架構

我覺得元宇宙就像互聯網的TCP/IP模型,也具備一個基本的架構,我把它分成六層。

一、物理層

最底層是物理層。互聯網的底層也是物理層,有光纖和電纜,才能建成一張網,元宇宙同樣也架在ICT網絡基礎上,互聯網是元宇宙的一個基礎設施。

此外,包括VR、AR、MR、XR在內的這些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的硬件設備,就是元宇宙的最底層,物理層。

二、數據層

第二層是數據層。虛擬現實世界,一定是萬物互聯,數字共生的。那首先要考驗的就是我們的帶寬、存儲能力和計算能力。 IT(信息技術)、CT(通信技術)、DT(數據技術)平台是元宇宙的最基礎平台。

帶寬一定要足夠寬,才能夠傳輸3D的東西。同時3D的視頻、圖像,這樣永遠在線的一個低延時的環境,對每個人存儲空間的需求會大10個數量級以上。去中心化的全球存儲平台和計算平台,將是元宇宙的標配。

在區塊鏈上有個項目叫Dfinity,Dfinity是一套區塊鏈協議,目標是把全球所有的數據中心進行連接,任何人無需許可就可以去調用該網絡上的算力。今年5月上線,就已經鏈接了全球100個數據中心。再有兩年時間的優化迭代,它會連上500個、1000個甚至1萬個數據中心,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全球計算網絡,為元宇宙提供一個算力。

三、算法層

第三層叫算法層。算法層裡面有三要素。

第一個是隱私計算。在元宇宙裡,隱私保護、隱私計算是一個核心課題。

第二個是AIGC。什麼是AIGC?我們都知道PGC是專家創造內容,UGC是客戶創造內容,OGC是機構創造內容。元宇宙裡一定有AIGC,用AI在數字世界、虛擬現實裡原生出很多內容。

百度曾經發布消息,稱訓練出能創作中國古代詩詞的AI模型。 AI不僅通曉格律,還掌握了所有詩詞的數據,知道詩詞是如何構建的,使用了什麼樣的詞彙,用了哪些典故和隱喻。這就叫做AIGC。

第三個是無代碼開發。元宇宙將會是容納幾十億人的宇宙,不能要求所有進入元宇宙的人必須會寫代碼。需要把複雜的東西逐步下沉,成為基礎設施。就好像微信一樣,微信是極其複雜的系統,可能需要100萬行代碼,才能夠順暢運行,但它以APP的形式呈現給前端,讓前端每個客戶有非常好的體驗。

元宇宙要具有提供無代碼環境的能力,這也蘊含了巨大的商業機會。

四、治理層

第四層是治理層。關乎元宇宙如何組織,如何有效地運轉,如何變為一個無限的遊戲。這個層面,元宇宙是什麼狀態呢?我認為它類似於公有區塊鏈。

Facebook的小扎也說過,元宇宙不是哪家公司能幹完的。元宇宙一定不是一個中心化機制下的組織架構、它一定是分佈式、去中心、自組織的。

以太坊就是一個區塊鏈,在一個無主網絡上,每週都會有很多有創意的東西被發佈出來。以太坊上,有全球上百萬的開發者,他們不屬於任何組織,7×24小時在想著怎樣做出又好玩又有用的東西。

任何中心化的商業組織,都不可能具備它這樣的創造能力和生命力。

五、激勵層

第五層是激勵機制。虛擬現實世界必然有一套自己的貨幣系統。元宇宙金融市場是數字金融市場,而不是傳統的金融市場。

最近有一個案例,是推特專門建立了一套比特幣打賞系統。推特用戶來自於全球不同的國家,處於全球不同的貨幣區。到底用什麼貨幣、用什麼樣的支付系統打賞?最後推特發現用比特幣的閃電網絡來建立一個微支付系統,是最好的方法。那裡貨幣統一,不需要兌換貨幣,點對點支付,可以省略交易過程當中的所有中間環節。

區塊鏈過去12年的實踐,已經為元宇宙建立了一個非常完整的運行良好的去中心化的金融市場體系,元宇宙必然建立在這樣一個金融市場體系上。

六、應用層

最上層是應用層。在這一層級,有各種內容創作者,進行形式多樣的應用創新。在應用層,我們探討人類的數字化生存和數字化生產,生產又包括虛擬服務和虛擬商品的生產。

以上是元宇宙的一個大致結構。

通過這樣一個結構,企業可以看到在元宇宙中自己能有何種作為,可以分析有哪些現有經驗可以延展到元宇宙中。沒人能憑一己之力,搭建一個層次完整的元宇宙,但大家可以在結構中找到相應的位置。

元宇宙的四大工具

從工具的角度來看,去搭建元宇宙,可能會用到什麼樣的工具?

一、遊戲引擎

第一個工具是遊戲引擎。遊戲引擎有很多種,騰訊和網易都有自己的遊戲引擎,全球通用著名的遊戲引擎,一個叫虛幻引擎,還有一個叫Unity,是國外很多遊戲開發者都會使用到的兩個引擎。

我們並非要用遊戲引擎在元宇宙裡搭建遊戲,而是要利用它們來搭建元宇宙中的某些特殊環境。

二、數字孿生

第二個工具是數字孿生。數字孿生工具也很多,真正最好最底層的是英偉達的Omniverse。寶馬曾用Omniverse在虛擬的環境裡設計汽車,同時用這套數字孿生技術去搭建無人工廠,在不斷進行測試,把所有能耗、工序調優到最優之後,最終才實地建設真實的生產工廠,節省了很大成本。

現在全球有1700多個機構用Omniverse搭建虛擬物品,進行虛擬的測試、仿真和設計。

中國有一位做數字原生藝術的加密藝術家,前不久英偉達找到她,支持她使用Omniverse這樣一套軟件來畫畫,進行數字原生藝術的創作。

三、數字原生

數字原生就是在數字世界裡面無中生有創作出來的,現實世界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是純粹用數字化的方法創新創造出來原生的數字化事物或數字化服務,所以叫數字原生。

前面講到那些無代碼開發平台,方便每一個元宇宙的參與者,在數字世界裡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原創出原生於數字世界上的東西,就叫做數字原生。

四、虛實相生

第四,數字的東西足夠強大後,一定會反過來會影響現實世界。

從數字孿生到數字原生,最後會走向虛實相生。實的東西會影響影響虛的,虛的東西壯大之後也會影響現實。

3D打印就是為了改造現實世界而生。你可以先在虛擬世界裡設計產品,通過3D掃描、3D建模、3D仿真,把它優化成了最終產品之後,用3D打印的方式呈現在物理空間裡面。

將來一定會出現很多事物,是在虛擬世界創造之後,孿生到現實世界中的,那時3D打印將會具有巨大價值。

元宇宙的組織模型

經過以上分析,你會發現元宇宙跟公有區塊鏈的組織模型相似,不可能有一個中心化的機構去控制它,也不可能由某一家公司來構建它。

類似於以太坊這樣的一個無主網絡,一個自主自治理、基於數字貨幣、數字資產、數字通證的價值網絡,去中心化大規模協作網絡,才是元宇宙的一個組織模型。

但元宇宙並不排斥中心化的機構和網絡,將來也一定會有無數中心化的機構,也有無數中心化的做法,在這樣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裡面扮演自己的角色。

畢竟還需要有人去做AIGC的開發,也需要有人組織起來去做遊戲引擎,需要大家不斷優化,越來越好地共同打造一個3D虛擬世界。

元宇宙的商業實踐

元宇宙裡有四類玩家:

工具建造者

英伟达提供了Omniverse,微软也在打造元宇宙工具,这两家是目前为止从工具建造角度来说,最积极、成果也最显著的两家公司。

平台建造者

Facebook已經改名為Meta,就是希望能打造一個平台。英偉達同樣也不滿足於做工具建造,它有一個更大的構想,並且邁出了腳步,使我們看見它有能力,且有很大概率能成為一個平台建設者。所以英偉達發布會結束之後,股票漲了很多。

應用建造者

就像大家談到的ROBLOX,堡壘之夜,包括前不久迪士尼宣布,要建設一個元宇宙世界,這些都是應用建造者。 ROBLOX是元宇宙,但是元宇宙不是ROBLOX,迪士尼是元宇宙,但元宇宙不是迪士尼,它們都是其中一個參與者。

內容創造者

互聯網是一個消費者驅動的經濟,所以一定要談流量,談用戶增長,要數用戶,多少個用戶值多少錢,給公司做估值。

到區塊鏈,就已經不再是消費者驅動的經濟,變成了開發者驅動的經濟,以太坊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開發者,在上面不斷部署應用,開發出來的應用99%沒有用,但有1%成長為幾十億美元、上百億美元市值的應用,這個網絡就具有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

元宇宙再往前一步,是創作者驅動的經濟,內容創作者在元宇宙這個網絡裡創作的不管是遊戲、社交還是其他內容,決定了這個網絡的價值。

這四大類玩家都屬於元宇宙,但是元宇宙並不是只屬於他們。

虛擬人物和數字人物

我們在談論元宇宙時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虛擬人物和數字人物,人類只能以數字分身的方式進入到元宇宙。

虛擬人物

在元宇宙裡面會有兩類人,一類叫虛擬人物,虛擬人物是什麼呢?它跟現實世界的人完全沒有關係,就是在虛擬世界裡面原生的。

數字人物

數字人是跟現實當中有關係的,是我們的化身和分身,人在物理架構上具有唯一性,但可以在數字空間裡映射出來3個、5個、10個數字分身、數字化身,擔當不同的事情。

工作效率、勞動生產率成倍在擴大、在增長,這就是元宇宙可能帶來的經濟價值。

數字分身

有一部電影叫《上載新生》,把人的意識和知識上載到數字分身裡面去,它跟肉體的你,在認識水平、在能力、在表達等方面一模一樣,可以在不同的空間裡面跟你面對面地探討問題,這就是三維空間,三維虛擬現實對時間和空間重組,這個重組會釋放出來10倍、20倍的價值。

虛擬人物、數字人物、數字分身,將來會使整個世界的人口突破肉身的限制,突破環境和物質的限制。現在地球上共有77億人,在虛擬世界裡,可能會有770億人在裡面做生意。社交關係,商業關係會千倍於我們的物理世界,千倍於地球上目前總的資源、總的人口,做生意的空間被擴大,十倍幾十倍的消費需求、商業需求就被釋放出來。

元宇宙給人類帶來的價值

元宇宙幫助認識更多客觀世界

從虛擬世界出發,悟客觀世界之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說我們所看到的不是客觀世界,我們能看到和感覺到的只是客觀世界的4%,96%的客觀世界既看不見也感覺不到,這96%裡面還有23%是暗物質。

元宇宙,它是意識的世界,是虛擬的世界,元宇宙真正地發展得完善完整,可以幫助我們人類從虛擬世界出發,更全面地認識客觀世界。

那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可能從4%提高到14%或者24%。我們應該這樣去追求對這個客觀世界的認識。

元宇宙與莊周夢蝶

我想起了中國最古老的一個故事,莊周夢蝶。夢完之後,莊周說我也不知道是我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我,到底是我在那個虛擬的世界裡頭,還是蝴蝶在那個虛擬的世界裡面。

虛與實、真與假,感官與意識,有時候你是分不清楚的,有時候你從虛的那一面來想想實,從實的那一面來看看虛,你可能才能夠更好地看清楚我們此刻所處的這個環境,這個世界。

人類數千年的終極追問

《金剛經》裡有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果我們把如來理解成為真理或真實世界,就需要能把現像看穿,才能看到真理、真實,元宇宙就是來幫助我們這樣去認識世界。

所以要真正認識這個世界,要虛實相對,虛實相成,虛實相生,這個世界就應該是虛和實,是一體兩面。埃隆·馬斯克也曾經說過,最終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是沒有辦法區分的,他認為人類社會可能就是一個更高文明建立的虛擬矩陣,我們就生活在這個虛擬矩陣裡面。埃隆·馬斯克的觀點和《金剛經》以及莊子的理念高度一致。

人類社會千年以來一直在追求如何通過虛和實兩方面來更好地認識真實世界,元宇宙可能是這個追求過程中一個更高階的躍升,在一系列數字化技術的幫助之下,我們突破了某個點,能夠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看待這個真實的世界。

所以,只有看見虛妄才知實相,元宇宙是一個虛實相生的網絡世界,它不可抗拒,人類社會發展到達了這樣一個必然階段。

特別聲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代表0x财经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 混沌學園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