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IPO的OpenSea,讓羊毛變成了營收

摘要:「垃圾OpenSea。」 昨晚的NFT社群熱鬧極了,OpenSea又被罵了。起因是美國頭部網約車企業Lyft CFO Brian Roberts成為了OpenSea的新任CFO。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新任CFO剛上任就宣布了自己的新計劃,他要為OpenSea計劃IPO,他說:「如果一家公司有如此快的增…

「垃圾OpenSea。」

昨晚的NFT社群熱鬧極了,OpenSea又被罵了。起因是美國頭部網約車企業Lyft CFO Brian Roberts成為了OpenSea的新任CFO。

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新任CFO剛上任就宣布了自己的新計劃,他要為OpenSea計劃IPO,他說:「如果一家公司有如此快的增長速度時,不考慮讓它上市就太愚蠢了。」

目前,並沒有一家公司在IPO之後還發行自己的token;目前,無數人為了拿到OpenSea「潛在」的空投用數百個錢包地址在OpenSea刷了交易,用自己的刷量為OpenSea帶來了營收,但很有可能一無所獲。

圖片

其實,OpenSea會選擇IPO而非發行原生token也在很多人的預料之中。一是OpenSea總部在紐約,想要發行token勢必會在合規方面面臨諸多難題;二是從本質上看OpenSea本來也只是個中心化的互聯網產品。

OpenSea與eBay其實並無區別,只不過是把實體商品換成了數字商品(NFT),他們其實都是傳統的C2C電商平台,靠每一筆交易的手續費賺取收入。截至目前,OpenSea 2021年下半年總交易額高達123.47億美元,每一筆交易OpenSea都會收取2.5%的手續費,總收入達3.09億美元。

「天下苦OpenSea久矣」

這是社群內常說的一句話,儘管OpenSea有著傲人的成績,佔據著NFT領域97%的市場份額,擁有75萬名用戶,本質上是互聯網產品的OpenSea卻沒有帶給人們互聯網產品應有的使用體驗。

隨著NFT在今年下半年的大爆發,OpenSea網站流量激增,但顯然OpenSea並沒有為此做好準備,幾乎每一次現象級爆款NFT發售後或是Beanie、Gary Vaynerchuk等KOL同時宣傳某個NFT系列時,OpenSea網站都會由於訪問人數激增而崩潰。

如果說NFT剛剛爆發時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可以理解為團隊沒有預計到NFT會爆發得如此迅速,但是如今距離爆發伊始已經過了半年時間,這個問題仍然頻繁出現就必須要歸因於OpenSea團隊的拖延與懈怠了。 OpenSea甚至還出現過在一段時間內所有NFT均無法掛單的問題,這導致已經掛單的NFT被一件一件買走,市場供應嚴重不足導致地板價短時間內迅速拉升,在無法掛單的問題恢復正常後,市場供應恢復,地板價迅速下跌,OpenSea導致的問題讓無數買家蒙受損失。

此外,當OpenSea的「競爭對手」們持續發展的同時,OpenSea的發展似乎陷入了停滯。

SuperRare推出了打賞功能,Nifty Gateway將於1月開放使用以太坊錢包交易NFT的功能且能大幅節省Gas費,Rarible推出了私信功能以及用來打造NFT領域的實用工具的Rarible Protocol DAO;NFT Trader讓人們可以用物物交換的形式交易自己的NFT,Genie讓人們可以批量掃貨與掛單。

其他交易平台如火如荼地發展著,頻頻推出的新功能也給予了社區繼續支持的信心,但OpenSea卻在時代的浪潮中原地踏步。的確,97%的市場份額足以給OpenSea帶來充足的安全感,幾乎沒有哪個平台在短時間內有機會打敗OpenSea。但在OpenSea曾經辦事效率最高的產品經理Nate Chastain因「老鼠倉」事件被辭退後,越來越多人的建議遭到無視,越來越多人反饋問題、請求幫助始終沒有收到回复,OpenSea日漸降低的效率以及團隊的傲慢讓越來越多人感到不滿。

人們常常追求的是讓一款Web3產品擁有Web2的使用體驗,但就目前看來,可以說OpenSea明明是一款Web2的產品卻擁有Web3的使用體驗。

OpenSea的Web3理想

而這種矛盾感也是由於OpenSea團隊對自身定位的不准確所致,OpenSea的「半去中心化」也讓整個平台變得有些「四不像」。一方面又想像去中心化平台那樣開放所以在用戶創建NFT時沒有審核的步驟,另一方面卻又能很中心化地直接下架或凍結用戶的NFT。

然而,OpenSea團隊也多次表達了想把OpenSea做成Web3應用的願景,OpenSea創始人做客The First Mint播客談到OpenSea與其他公司密切的合作關係時就提到「Web3與Web2極大的差異就在於多家公司的合作關係(Multi-Company)」,而OpenSea的新任CFO更是直言要打造NFT、Web3 和數字經濟的未來。

而token對於Web3應用起到了無比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用於社區治理、用戶注意力補償還是Skin-in-the-Game(利益共享、風險共擔),token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都在期待著OpenSea發行自己的原生token並認為如果OpenSea發行token一定會給用戶發放空投的原因,而且鑑於OpenSea的體量與收入,如果空投一定價值不菲,於是有人不惜花費人力財力用數百個賬號與OpenSea一一交互,希望能在發空投時大賺一筆。

而OpenSea正在計劃IPO的消息一出,社群罵聲一片。

有人是因為空投夢的泡湯,本來以為能薅羊毛,沒想到自己是在給OpenSea的營收做貢獻。有人則是怒其不爭。

OpenSea創始人曾在一篇採訪中提到,OpenSea成功是因為「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了正確的地方」,並積極聽取用戶的建議,了解他們到底想要什麼。曾經的OpenSea,佔據著先發優勢且積極聽取社區的建議,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社區和用戶功不可沒,而當時的OpenSea也確實能讓人看到團隊在努力朝著Web3邁進。

然而在體量變得如此巨大之後,OpenSea卻變得有些「一意孤行」。

OpenSea的新任CFO說:「如果一家公司有如此快的增長速度時,不考慮讓它上市就太愚蠢了。」但是,誕生於Web3的OpenSea在成功後選擇拋棄Web3的做法究竟是不是「聰明」的呢?

的確,從OpenSea的收益出發,IPO的確是一個能讓自己獲得更多收益的方式,而它所做的這一選擇卻也意味著它背棄了自己的Web3理想。

OpenSea的選擇遭到了無數人的抨擊。 OpenSea的收入來自於Web3的居民,但OpenSea卻選擇把這些收益分給Web2的居民,而非與自己的用戶共享。 OpenSea的品牌源於社區的支持,是數十萬Web3用戶每天頻繁地使用才讓OpenSea變得聲名顯赫、收入頗豐,OpenSea理應給予激勵,而選擇IPO卻意味著這些支持者還要購買OpenSea的股票才可以得到激勵。

現如今,當我們思考除了OpenSea還有哪個平台可以承擔OpenSea的功能且更加Web3的時候,很難想出一個答案,很多人甚至說不出其他平台的名字,OpenSea的壟斷讓眾多NFT平台沒有生存的機會。曾經也有一些新平台採用SushiSwap對抗Uniswap的方式希望從OpenSea虎口奪食,但最終OpenSea的市場份額仍然是驚人的97%。

我們無法為OpenSea做選擇,也很難猜透OpenSea團隊的心路歷程,或許OpenSea 就想複製自己的前輩Coinbase 的老路,或許OpenSea的選擇在Web2時代很常見,但在Web3時代這顯然是不可理喻的。

OpenSea創始人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充足的物資,足夠我們安全度過寒冬。」而當凜冬來臨時,我們該去哪裡取暖呢?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