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元宇宙峰會書單


2021中國元宇宙第二屆峰會現場腦洞已經開到了天涯海角,驀然回首,已經找不到鐵嶺。但在聊天的過程中碰撞出了很多好書單,給大家總結分享一下。

1. 尼爾斯蒂芬森:《Avalanche》

大家都知道了,“metaverse”這個詞就是從這兒來的。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作者尼爾·斯蒂芬森老師還是貝佐斯Blue Origin載人發射系統的兼職顧問。為了人類慾望的無限擴張能有個歸宿,有錢人們“太空”和“元宇宙”兩手抓,也是很拼啊。

書的背景設定其實很像《賽博朋克2077》——未來的聯邦政府,權力給了私人組織,國家安全交付給了僱傭軍。這些大公司很像《賽博朋克2077裡》的荒坂公司,小扎的Meta也隱隱有它的影子。大公司諸侯割據,建立個人領地;嚴重惡性通脹,美元急劇貶值,人們使用其他貨幣(也許是比特幣?)維持生計。

書中的“Metaverse”有些地方翻譯成“虛擬實境”。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三位數字空間;現實世界中的人們通過各自的“化身”交易所娛樂。 “Avalanche”是一種電腦病毒,不僅能在網絡上傳播,還能在現實生活中擴散,造成系統崩盤和頭腦失靈——又有點Matrix的影子。

2. 席勒:《美育書簡》

鐵嶺元宇宙峰會書單

我想像中的元宇宙有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在這樣的世界裡,我們會覺得越來越不安或孤獨,一切都在迅速的變化,沒有了精神支柱,我們可能需要一些安撫心靈的東西來把自己從半空中拽下來。

元宇宙能解決安撫心靈這件事情嗎?

對現實不滿發洩的出口,或安撫自己心靈的方式,其實我們都有。我小時候喜歡看紅樓夢,那個時候紅樓夢就是我的元宇宙,我會和王熙鳳角色互換,可勁兒使喚丫頭和老媽子。

但是現在,大家似乎對於“沉浸感”的要求越來越重口味,需要的刺激越來越多——電影越來越像遊戲,讀的書也越來越重口味,甚至娛樂一個短視頻都要沉浸式:沉浸式吃飯,沉浸式回家,只有起到寒毛直立的效果,才算是在虛擬世界中有了享受,有了“安撫”。

那沉浸感的盡頭是什麼?內捲下的自我麻醉,還是另一個星辰大海?

我想起了哲學家們的話:

柏拉圖:遊戲是人用來安撫神靈的活動。

席勒:正是遊戲,而且只有遊戲,才使人成為完全的人。

康德:藝術是以遊戲為基礎的,是人用美進行遊戲的產物,即人的審美活動的產物。

席勒在《美育書簡》中,尋找“人”如何才能有“完整的人性”。他的答案是:人性的完整必須經過美和藝術才能達到,只有通過“遊戲”才能幫助恢復人的感性,並與理性達到統一,人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

“感性”和“理性”是人的兩種衝動。它們相互作用,“當人同時具有這兩種經驗,當他同時意識到他的自由並感覺到他的存在,當他同時感覺到是物質材料而又認識到是精神…….人才具有自己的人性的完整的直觀”,

感性衝動通過自然規律強制心靈,理性衝動通過理性法則強制心靈,而遊戲衝動使二者結合併消除了強制;人既能感受到自己的自由(物質),又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精神)時,就會出現一種新的衝動——“遊戲衝動”。感性的要求與理性法則都獲得了自由,情感的壓力與理性的壓力同時消失,人也在物質和道德兩方面同時達到了自由。

遊戲衝動與美、藝術是連體的,人只有在遊戲時才是完整的人。

所以元宇宙有了哲學基礎?

3. 《瀨戶內海》

精神層面的隔離,如果上漲到國家層面是一種什麼體驗?

若干年後,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原因並不是我們打趴了其他所有國家,而是,一夜之間,地球上其他國家幾天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於是我們發現,拔劍四顧沒有對手。主人公聽廣播國家的北海艦隊在今天進入瀨戶內海,進入到了日本的領海卻發現沒有任何的敵人——不只是沒有敵人,是沒有任何人——他們發現了更高階的進入更高維空間的辦法,精神全體轉移到了更高級的空間,把中國人留在這個現實世界,當霸主。

《瀨戶內海》節選:

鐵嶺元宇宙峰會書單

4. 《Blocksize War 區塊戰爭》Jonathan Bier

鐵嶺元宇宙峰會書單

如果元宇宙是一個自下而上建設、每一個人都去構造代碼形成的世界呢?

歸根結底人民是大多數,你進到一個元宇宙裡,你就听這個元宇宙創造者的;到了下一個元宇宙裡,就听下一個創造者的;但是現在沒有人去構思那樣一個場景——一個真的是自己從下自上建設、每一個程序員都去構造代碼、而不是有一個“頭號玩家”那幕後公司那樣的元宇宙。

但如果是自己向上建設、每一個人都去構造代碼,那要採用一個什麼樣的治理結構呢?是所有構造代碼的人可以群體投票決定這個代碼向哪裡走?哪個版本能上線嗎?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就簡單複刻了“一人一票”的最基礎的民主制?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少數派投票每次都不成功的人們,是不是就想分叉一個新的系統,做自己的規則?就像清教徒當初從英國逃走,又去建立一個美國一樣。

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區塊鏈最大的好處就是硬分叉,大不了各玩各的——它是在一切悲觀的答案中相對好一點的答案。如果有一部電影能把這些建設元宇宙的“供給端”碼農之間博弈、鬥爭、分叉、描述出來的電影,一定很有趣。

還真有這麼一本書:《Blocksize War 區塊戰爭》:Jonathan Bier

詳細還原了講述了從2015年中到2017年底激烈鬥爭了整整兩年多的比特幣“區塊戰”——比特幣擴容之爭的歷史、各方利益糾葛、不同生態核心目標差異、創新過程中的博弈與競合、話語權,治理權的爭奪。一句感想:真理很多時候真的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5. Vitalik 的最新文章:《Endgame》(終局)

鐵嶺元宇宙峰會書單

Vitalik在一周前寫了一篇文章《Endgame》,討論區塊鏈的正當性問題。描述了以太坊路線圖接下來可能的三種發展路徑。結論?這三種路線圖最終都走向了同一個結果:區塊生產是中心化的,區塊驗證是去信任和高度去中心化的,並且仍然可以防止審查。 V神的建議是,不要過早評測哪個路徑會勝出,你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開放地去進行探索:“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當然全要”。

這對元宇宙的未來有啟發:如果我們想像的元宇宙中,有任何現實世界映射進來,骨子裡還會受到現實世界的製約,不可能達到一個理想的狀態。

所以未來屬於open source。

資訊來源:由0x資訊採集自互聯網。版權歸作者“肖小跑”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