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Web3世界的基本架構以及各種項目正在做的事情,也對大家以後判斷Web3項目帶來一定參考。以下是正文。
Web3的產品如何像Web2的產品一樣吸引用戶、保持增長?
這本不是用戶需要關心的問題。但對於想要熟悉Web3的人,可以通過latticecapital對這個問題的解答,釐清Web3世界的基本架構以及各種項目正在做的事情,也對大家以後判斷Web3項目帶來一定參考。以下是正文。
過去一年,人們對Web3的興趣呈爆炸式增長。
NBA的超級明星們為NFT支付六位數的費用,並自豪地展示它們;OpenSea的交易量比美國購物網站Etsy的交易量還要多;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遊戲運行在以太坊上。雖然激增的興趣推動大量新用戶進入這一領域,但加密世界的產品與Web2前輩們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
Web2的世界裡,成百上千的應用和遊戲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000萬——Metamask是唯一一個達到這個規模的Web3應用。
我們認為無跡可尋的Web3增長策略是這些應用難以規模化的主要原因。 Web2公司有上十年的增長經驗和豐富的生態系統可以利用,在這方面,Web3項目則完全從零開始。
Web3應用採用了去中心化的架構體系、匿名性和用戶擁有的數據,它的核心原則導致它無法利用主流的增長策略。很多Web2應用通過Facebook這樣綁定用戶真實信息、持有大量數據庫的中心化平台,實現大規模發展。 Web3沒有應用商店,項目並不知道他們的用戶是誰,也沒有方法與他們交流。
因此,如果要成功構建一個開放的、由社區控制服務的互聯網,那麼創業者就需要新的增長策略。也就是說,Web3需要一個新的增長手冊。
Web3增長的挑戰和機遇
Web3應用在發展和吸引用戶方面面臨三個基本挑戰。
挑戰1:身份
大多數Web2增長策略都是從已知(潛在)客戶的假設開始的。病毒式增長通常發生在基於現實身份構建社交圖譜的平台上。增長需要了解用戶信息,這樣你才能建立目標用戶檔案。很多市值幾十億美元的公司就是靠著幫助別的公司有效地做到這一點而存在。
Web3打破了這種假設,因為目前絕大多數鏈上活動都是匿名的。
有許多團隊正在致力於定義Web3身份。以太坊域名服務正在快速增長,這使得以太坊錢包——目前加密貨幣的主要“賬戶”——變得更有可讀性。 Ceramic和其他DID項目也都在致力於為Web3建立統一的帳戶模型。 (注: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的縮寫,表示去中心化身份)
與此同時,出於合規和利益的考量,很多項目正在推動“白名單型”DeFi產品的採用,這些產品的匿名性比之前的要低。例如,Maple Finance最近推出了一個“許可”貸款池,要求參與者必須通過KYC;Violet正在建立一個以太坊上的新身份協議,用於將鏈上與經過驗證的鏈下身份連接起來。
另外一邊,一些項目則致力於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構建鏈上身份,而不是將鏈下身份帶到鏈上來。 Galaxy正在構建一個加密世界的身份解決方案,利用用戶的鏈上行為來建立他們的個人資料。 ARCx推出了DeFi世界的“芝麻信用”,對用戶的鏈上活動進行一個信用評分。
挑戰2:溝通
Web2公司使用Facebook廣告來接觸新用戶,使用電子郵件來重新激活流失的客戶,並使用推送通知告知用戶新產品。目前還沒有一個加密原生的增長工具能被廣泛使用,這是項目構建有效增長循環的主要障礙。
Web3的溝通工具比身份識別工具的起步還要晚,不過也有很多團隊正在構建解決方案。 EPNS正在開發一種推送鏈上活動通知服務;CyberConnect和其他公司正致力於開發去中心化的社交圖譜,為用戶的社交網絡提供動力。
有些公司則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將Web3集成到現有的通信工具中。拓展應用插件Collab Land創建了可以連接到以太坊錢包的Discord 機器人,以便在加入聊天組之前驗證申請加入者的代幣餘額。 Lit Protocol正在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訪問控制平台,可以使用代幣或NFT來控制內容、軟件和數據。
挑戰3:平台限制
在互聯網發生重大範式轉變的背景下,加密貨幣經常被拿來與移動技術相提並論。我們認為,這種比較也有助於市場規模的思考。移動設備上的所有產品都有平台依賴性——例如,如果你正在製作一個移動冥想App,你的目標市場就會受到安卓和iOS系統的限制。
考慮到地球上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有智能手機,這個“限制”帶來的影響其實不大。
Web3產品面臨的限制更加實際,比如它會受到加密錢包安裝的限制。如果你正在以太坊上構建一個DeFi應用,那麼你的直接目標市場是大約2500萬活躍使用以太坊錢包的人(儘管這一數字正在快速增長)。
不過我們也發現,目前有的產品突破了錢包安裝的限制找到更大的市場。
一些項目則弱化錢包的概念,如此一來便能接觸到根本不關心私鑰的用戶。例如,Dapper Labs把NBA Top Shot打造成了最廣泛使用的Web3應用程序之一,它弱化了與區塊鏈有關的任何概念;Everbloom也在使用類似的方法創造手機NFT應用(在應用程序中選擇你想製作成NFT的照片/視頻,然後點擊確認就可以將這些照片/視頻轉換成NFT),我們相信這將幫助他們實現真正的主流應用。
有些產品通過提高新用戶對區塊鏈產品的興奮度來打破限制。例如,Helium通過讓人們對網絡熱點產生收入(而不是它運行在區塊鏈上的事實)這件事感到興奮,獲得了350000多個安裝網關的用戶。我們相信,這也會吸引同樣多的汽車愛好者加入到Web3中來。
還有最後一類產品旨在讓更廣泛的受眾對加密貨幣本身感到興奮。 CoinList和Coinbase提供中心化的產品,鼓勵人們嘗試Web3。 Rabbithole在吸引新用戶進入Web3方面做得很好,而Galaxy在吸引社區使用新產品方面做得也不錯。同時,像Layer3這樣的應用正讓人在Web3更容易獲得收入。
Web3增長策略
合作關係、用戶所有權和代幣驅動的增長池是Web3增長策略的三大支柱。
-
合作關係/集成
軟件公司通過大型業務拓展獲得增長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許多Web3項目也採用了這種策略。例如,ChainLink在2018-2019年熊市期間執行了合作夥伴策略,讓LINK的表現非常出色。
然而,Web3的業務拓展非常不一樣,很多事情都是在治理論壇中公開討論,而不是在某個會議室裡秘密洽談。由於不需要對方許可,很多整合併不總是對雙方都有利。例如,很多defi平台以不一定有利於Curve本身的方式集成了Curve。
這裡舉幾個不同的Web3合作方向:
代幣應用——項目肯定希望應用的場景越多越好。這包括上線交易所、成為抵押品(例如Compound增加了LINK抵押品),或與DEX合作以增加流動性。
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錢包(Metamask, Rainbow)和聚合器(Zapper, Zerion)與DeFi協議交互。這些前端接口決定它們向用戶展示哪些協議,因此讓你的收益聚合器與錢包集成是一件大事。
樂高組合——利用另一個DeFi協議為你的產品帶來額外效應。例如,Notional V2通過與Compound集成來提高LP回報。
合併——承認兩個團隊在相似的方向建設,競爭不再有意義,不如直接合併協議,例如Keep與NuCypher合併、Fei與Rari合併。
-
流動性挖礦和代幣經濟學
在過去的十年裡,隨著市場營銷變得可分解化和數據化, “增長黑客”變得非常流行(“增長黑客”指的是以數據驅動營銷、以市場指導產品,使用技術手段貫徹增長目標的人)。雖然Web2中的增長黑客一直致力於構建負擔得起的、可重複的增長循環,但加密貨幣的重點是利用項目的原生代幣來驅動增長循環。
流動性挖礦是一種“用戶向協議提供資金,以換取該協議的原生代幣的網絡參與策略”。就像風投基金幫助補貼市場,直到它們達到規模一樣,Web3協議可以利用它們的原生代幣達到增長目的。
如今,通過代幣激勵的加密項目面臨著與消耗大量風險資金的Web2初創公司類似的挑戰。很顯然,大多數提供流動性的用戶都是唯利是圖的。因此,我們開始看到更多考慮周到的流動性挖礦產品,例如OHM和Rift。
-
社區
如果說Web2公司專注於通過用戶粘性和留存率來提高用戶的忠誠度,那麼Web3公司則專注於提高用戶的所有權。
Web3最令人興奮的特性之一是“用戶能夠直接為他們消費的產品、信息和服務提供資金。”在理解這項創新的影響方面,我們仍處於早期階段。
我們認為社區對於網絡增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社區可以發揮槓桿作用。如果你看一下Twitter上關於參與社區項目的消息,你就會發現這一點非常明顯——每個公告都會看到大量的討論和轉發。
社區可以替代或補充Web3項目中的關鍵利益相關者:
早期用戶(啦啦隊們)——擁有一小群狂熱的用戶對任何初創公司來說是件重要的事。
助力核心團隊——社區成員可以幫助招聘、代幣設計、籌資。
擴展核心團隊——社區成員可以為核心團隊提供技術和非技術支持。
幫助普及——新項目希望與擁有大型社區的項目合作,就像新產品希望在資源豐富的渠道里分銷一樣。
注:以上內容僅供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幣市風險高,入市需謹慎。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