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less年終回顧:世界處於新舊交替,我們負責講述故事

原文作者:Bankless 聯合創始人David Hoffman

原文來源:Bankless

原文編譯:元宇宙之道

去金融機構

在我們總結這一年之際,我想藉此機會拉遠鏡頭並重新聚焦。

2021 年對加密貨幣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一年。這一年,加密社區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正確的:

  • 通脹把人們推向了其他形式的稀缺性。
  • 矽谷的商業模式讓人們採用新的平台。
  • 銀行推動人們更加去銀行化。

今年對所有加密領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W,而對所有現有的東西來說則是一個巨大的L。

發生了什麼?

世界目前正在經歷一個階段性變化。隨著舊機構變得衰老,新機構正在經理成熟的成長之痛。使年輕人感到被排斥的舊世界正在被以前被剝奪權利的人所建立的新替代方案取代。

在這個過渡時期的另一面,是一個更光明的未來,擁有更公平的社會系統,平等對待所有用戶。

雖然最後這部分是沒有保證的,但但願如此吧。

這些新創建的加密網絡的受益者可能很容易成為下一個時代的推動者。正如嬰兒潮一代被賦予了二戰後的天賦,而千禧一代被賦予了數字時代的天賦一樣。

我們的孩子會像我們對前幾代人一樣拒絕我們的社會結構嗎?

這個關鍵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我們。

去金融機構

協議下沉論

協議下沉論(The Protocol Sink Thesis)是Ryan 和我在Bankless 成立之初就依賴的一個關鍵想法。它指出,公司、機構、個人和民族國家將建立在可信的中立的去中心化協議上,而不是偏向於第三方的中心化替代方案。

最去中心化的協議將下沉到社會信任的基礎層,就像高密度的液體下沉到杯底一樣。

去金融機構

ETH 是蜂蜜(Honey)

讓我們以一家初創公司為例。

對一家初創公司來說,建立在一個具有公正規則的協議上比相信另一家公司不會搞砸他們更安全。協議為商業模式與中心化的替代方案提供了更有力的保證。由於協議是公共產品,因此初創公司更容易採用所提供的協議,而不是與它們競爭。

你可以在互聯網上建立AOL,但你不能在AOL 上建立互聯網。

2020 年2 月,Ryan 寫道:”銀行將不使用他們自己的貸款池,而是使用 Compound”。就在上週,Coinbase 宣布它將與Compound 整合,提供DAI 的收益率。 Coinbase 正在使用兩個可信的中立的 DeFi 應用程序,Compound 和Maker,來創建其收益率產品。

現在,Compound 協議提供的收益率是Coinbase 提供的產品。它也不是Coinbase 獨有的;同樣的產品也可以由Binance、Kraken、Gemini 或任何其他想要從Compound 賺取收益並將其傳遞給客戶的機構創建。

幸運的是,個人可以自由地直接自己獲取收益。

這種模式預示著協議的可擴展性要比公司強得多。你可以在協議的基礎上建立許多公司,而這些公司可以將協議的產品放大到遠比單一實體更多的個人。

協議能夠接觸到比單個公司多得多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協議的設計至關重要的原因。

不僅許多公司將利用DeFi 應用的力量,而且其他DeFi 應用也將交互以創造他們的產品。

貨幣樂高–另一個Bankless 的meme。

一個應用程序在協議池中的位置越深,就有越多的應用程序和業務建立在該協議之上。 Uniswap 的流動性被DeFi 應用、DEX 聚合器和公司等訪問。在創建Uniswap 時做出的設計決定影響了所有使用它的人;Compound 設定的利率算法影響到其收益率下游的所有公司和個人;MakerDAO 的風險容忍度也影響著每一個已經發行的90 億美元的未償還DAI。

由於這些協議具有很強的社會可擴展性,其設計中的選擇變得極為重要。好的或壞的選擇的潛在下游後果可以改變人類的進程。

不要引起內戰

當我在高中時期註冊 Facebook 時,我不知道Facebook 會引起內戰,並動搖世界上最強大的民主。我們沒有辦法知道Facebook 商業模式的長期後果……或者所有Web2 的後果。

然而,我們已經到了這裡。我們有可以與民族國家力量相抗衡的矽谷巨頭:人,而Web2 公司和民族國家則將其當做商品燃料消耗。

我們設計社會系統的方式很重要。今天看似微不足道的設計決定可能會產生災難性的長期後果。即使是最小的激勵不平衡,也會在未來幾代人中造成關鍵的社會裂痕。

如果我們想讓這些結構為我們、為我們的孩子、為我們孩子的孩子發揮作用,就必須對這些系統的設計進行大量的批判性思考。當社會制度傾向於一個群體而不是另一個群體時,這種差異最終會增長到足以激勵失敗的群體掃除障礙並重新開始。

去金融機構

禧年

“Wiping the slate clean”(原諒或忘記過去的過錯,重新開始)是一種在人類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行為。我們,作為一個物種,似乎無法擺脫取消債務和重新開始的需要。

我們有一個詞來形容它:禧年(jubilee)。

債務禧年是指不可逾越的社會債務被赦免,負債階級被從桎梏中釋放出來,並被允許過上新的生活。宗教禧年有多種形式,但一般都是處理大規模赦免罪惡的問題(如果你相信David Graebe,債務和罪惡是類似的社會結構)。

在某些時候,社會結構變得過於根深蒂固和不民主。社會感覺好像已經進入了一個死胡同,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後退幾步。

賬本被抹去;資本被摧毀。

競爭環境被拉平,人類重新開始。

這就是新教改革、法國大革命、共產主義革命、古巴革命以及許多其他戰爭所爭奪的東西。群眾對精英越來越不能容忍,把賬本擦得乾乾淨淨。

當社會變得過於不平等時,弱勢人群拒絕與精英階層一起前進。他們造反。他們迫使精英們分配他們的財富,直到事情公平到足以再次作為一個集體社會向前發展。

社會運行所依賴的社會結構決定了人類達到這種狀態的速度。嚴重失衡的社會結構很快就會向社會動盪傾斜,而平衡的社會結構則會使事情穩定得更久。

你從來沒有聽說過TCP / IP 或SMTP 導致內戰。而Facebook 幾乎已經有兩次內戰了。

目標是不退步

社會每天都會向前邁出一小步。我們都在早上起床,喝咖啡,然後”工作”。這項工作每天都在為全球集體增加一點進步和創新。

社會進步是昂貴的。移動整個社會的重量需要社會機器以蝸牛的速度移動;即使是最小的創新,其背後也需要大量的集體勞動。

而這一切都可以在一次革命中被推翻。社會總是在不斷地面臨解體的威脅。如果社會上有足夠多的人認為我們在錯誤的方向上取得了進展,就很難糾正方向以保持已經取得的進展。如果社會上有足夠多的人覺得我們在向死胡同前進,那麼我們就會開始分裂成不同的群體……而這往往是暴力的。

人類的進步是前進兩步,後退一步的故事。有時如果幸運的話,我們可以向前走上三步。但如果我們不走運,我們就會退三步。如果我們真的搞砸了,我們還可能會意外地觸發全面重置(大過濾器理論)。

協議是進步的立足點

史蒂夫-喬布斯曾經說過:”計算機是思想的自行車”。我們創造的工具使我們能夠以更少的成本做更多的事情。這個比喻可以擴展到整個社會;在人類需要使用工具的地方,社會就可以使用協議。

去金融機構

憲法是一個組織聯合國家共和國的協議

協議是社會組織的一種工具。有了全社會都能認同的良好協議,我們就有了”鎖定”進步的方法。我們可以依靠協議永遠存在,即使我們在其上建立的東西來來去去。

互聯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有的社會都同意:互聯網是好的。現在我們有了它,我們就有了協調全球資源的新方法,這是我們以前從來沒有過的。重要的是,我們永遠不可能失去互聯網。它不會癱瘓,也不能關閉。

協議有助於擴大人類進步的規模,因為我們都在同一個競技場上。全球範圍內採用的協議允許人類”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當我們遵守相同的規則時,我們都可以更有效地取得進展。

如果你想走得快,就獨自走;如果你想走得遠,就一起走。

那些高呼’WAGMI’的人知道這一點;至少是深諳這一點。

通過協議擴大信任規模

從宏觀角度看人類故事的進展,在更大的人群中擴大信任、協調和商業的規模,可以被視為人類迄今為止的首要目標。

如果有人問我們:你們在這裡做什麼?或者相反,人類首先需要”得到協調”,這樣他們才能開始製定”我們的集體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

無論哪種方式,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的首要目標是創建社會協調協議,以幫助在足夠大的範圍內協調人類,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為一個共同的目標集體工作。

我們的存在是為了殺死摩洛神。

宗教、君主制、民族國家,以及現在的加密網絡都是社會協調技術的進步。作為最新和最先進的社會協調技術,加密網絡有能力創造大規模的社會協調,並超越我們以前所見過的任何東西。

這就是我們都在這裡的原因。這就是’一切的意義’。

人類是善良的,但我們的系統是有缺陷的

人類對公平性極為敏感。道德是建立在我們的DNA中的。我們有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雷達,可以感應到某人與群體其他成員”不一致”的情況。

編者註:這不是人類獨有的!這種特性在所有社會性生物中都有,包括蝙蝠、猴子、嬰兒。

在豐富資源之前的幾千年裡,對我們來說,能夠識別我們中還有誰不支持我們是極其重要的。能否很好地做到這一點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生存了下來,因為我們都在不斷檢查是否有任何人可能”搭便車”或消費超過其公平份額。

但這是一項費力的工作。個人對個人的檢查並沒有很好的擴展。相反,我們必須產生治理和協調系統,以擴大公平和公正。宗教提倡利他主義和善良;君主制國家為其人民提供服務;政府對公共資源的消費徵稅。

雖然每一個系統一般都會比之前的系統產生更多的積極結果,但每一個系統也會帶來自己的失敗和缺點。沒有一個系統是完美的,但人類仍然努力尋找缺陷較少的系統。人類生來善良,但我們隨後必須順應協調我們的社會結構。我們在集體社會中看到的缺陷並不是因為人類本身就有缺陷,而是因為我們的社會結構將其缺陷投射到了我們的行為上。

人類只能像我們的結構所允許的那樣好。我們一直在尋找更平衡的系統,因為系統越平衡,就能實現更全面的全球公平。

更全面的全球公平會產生一個長期可持續的平衡,讓社會在此基礎上發展。它允許我們在個人起始位置的微觀變化對整個社會產生有意義的不同結果之前,採取許多集體的步驟。

加密文藝復興

我們最喜歡的Bankless 劇集之一是《加密文藝復興》。

為什麼?

因為它不關乎代碼,也不關乎錢。它關乎人。

加密文藝復興講述了一個和時間一樣古老的故事。根深蒂固、等級森嚴的社會結構是對個人的壓迫。腐敗和俘虜使這些系統變得衰老無用。而新的系統是出於擺脫舊系統控制的需要而建立的。這些新系統本質上是去中心化和去許可的;就像病毒一樣,它們擺脫了以前精英的魔掌。

一個新的世界被創造出來,一個更光明的未來被創造出來,供所有人分享。

然後輪子轉了起來。這個新的未來在規模和層次上不斷增長。它的創新變得緩慢,因為它的方式已經根深蒂固。它變得龐大而難以超越。它從功利主義轉變為財閥主義,剝奪了那些來得太晚的人的權利。

年輕一代只能長期忍受這種壓迫,最終,他們找到了一條出路,而使用的工具是去中心化和去許可。

一個小小的機會之窗

對於探索地球,我們出生的太晚,而探索太空又顯得為時尚早。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了探索數字領域的最佳時代。

加密網絡將顛覆舊的權力體系。無論是好是壞。它將以更新的、更鮮活的權力結構取代舊的權力結構,雖然不能保證它們會”更好”。

但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

無論加密網絡是快速燃盡它的蠟燭,還是在更多世代中更可持續地燃燒,都將由建立這些結構的第一代人的選擇決定。

當我們建立這些新的權力結構時,我們是否以這種方式設計它們,以保護我們的利益?好吧,我們為什麼不呢?我們建立了它們……這不正是嬰兒潮一代對他們的機構所做的嗎?

我們對這些系統的建模只是為了使我們受益嗎?

或者……我們在設計這些結構時,是否為後代留下空間?未來未出生的幾代人最終將需要被納入我們花哨的新社會結構中,他們怎麼辦?如果我們現在不為他們留出空間,那麼他們就會像我們現在對目前的在位者一樣進行反抗。

而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應該是利潤最大化的做法。如果我們能找到將後代納入上升空間的方法,我們就能更長久、更努力地奮鬥。

作為一個社會,我們能在不觸發禧年的情況下走得越久,可以創造的總財富就越多。我們的目標是不需要進行禧年,而且我們現在需要在我們正在建立的加密網絡形成最終形式之前考慮這個問題。

機會之窗很小,這取決於我們如何適應和調整這些系統,以便為盡可能多的世代實現長期平衡。

Bankless 是零層技術

Bankless 是來講述這個故事的。

宗教、民族國家、加密網絡。

所有這些的共同點是人。人們組成了宗教、選舉他們的代表、也下載特定的節點軟件並操作特定的鏈。

是世界上的人們維護著我們創造的社會結構。

L1 區塊鏈以人們支持L1 區塊鏈的方式支持L2 Rollup。在L1 區塊鏈通過互聯網同步的地方,人們通過故事進行同步。

人類在故事中運行。這就是我們的運作方式。故事是我們用來在廣大人群中產生共同理解的工具,正是通過故事,世界才會採用顛覆性的新技術。給我一個科學解釋或技術論證,也許你能說服我。但是告訴我一個我可以感同身受的故事,我就更有可能被說服。

Bankless 就是講故事的。

Bankless 之所以擁有15 萬名訂閱者,每月150 萬次下載,以及數千名致力於傳播Bankless 信息的人,並不是因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技術細節和估值指標。這是因為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展示了加密是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

意義;重要性;目的。

就像存在於我們社會宇宙中的一切,Bankless 是一種敘事。它體現了一套關於未來的特定信念,並設想了一個關於我們如何到達那裡的故事。

Bankless 是我們講述的故事,目的是傳播關於我們所發現的這些宏偉的新社會結構的知識和意識,以及我們保護它們的必要手段。

通貨膨脹;執政;兩極分化;數字稀缺性;尋租;銀行;DeFi;Web3;透明度;Facebook → Meta;Metaverse;NFTs;自我主權;長期的思考。

這些都是更宏大故事的一部分,我們認為Bankless 可以講述它。

越多的人將這個故事下載到他們的大腦中,然後心甘情願地承擔起在我們使用的協議中管理善良的責任,我們就能變得更成功,更富有。

Bankless 是為了讓你致富,但不以後代為代價。我們希望你現在、未來以及你孩子的未來都能富裕起來。 Bankless 是為了促進公平和平衡的社會結構,並幫助改善那些仍然需要一些工作的社會結構。

Bankless 在這裡是為了擴展加密網絡的兔子洞。當這個行業的開發者把兔子洞挖得更深的時候,Bankless 正在把它挖得更寬,以便更多的人能夠理解他們為什麼首先要走下去的意義。我們越早讓更多的人採用加密協議,我們就能越快地找到公平和平衡的協議,為後代實現長期的平衡。

當你採用加密協議時,你就採用了加密的價值觀。我們有責任確保加密網絡的價值與採用它們的人長期保持一致。

不要相信那些短期主義者和虛無主義者。

去中心化很重要,我們計劃為它而戰。

我們正在向西進發。這是個前沿陣地,並不適合所有人。

但感謝你加入我們的Bankless 之旅。

特別聲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代表0x财经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如需報導或加入交流群,請聯繫微信:VOICE-V。

來源:Defi之道原創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