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App來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們怎麼辦?

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中國走在了世界前沿。

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中國走在了世界前沿。

近日,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正式在各大應用市場上線。 App“開發者”一欄顯示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它是中國法定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向個人用戶開展試點的官方服務平台,提供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的開通與管理、數字人民幣的兌換與流通服務。目前,數字人民幣仍處於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測試階段,運營機構在試點地區和試點場景拓展的白名單用戶可註冊數字人民幣App。

零壹財經發現,數字人民幣App在近日已接入了多種線上支付場景,用戶可以通過添加“子錢包”的方式使用。目前子錢包頁面上線了49家商戶,包含購物、出行、生活、旅遊等幾大類,包括京東、美團、餓了麼、天貓超市、滴滴出行、嗶哩嗶哩、快手、愛奇藝、騰訊視頻、百度等互聯網商家,以及順豐速運、網上國網(用於電費支付)、中石化、中國電信翼支付等生活常用支付場景。可謂吃喝玩樂,數字人民幣App都可以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數字人民幣僅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及冬奧會場景(北京、張家口)開展試點,其他地區暫時無法註冊。

根據零壹財經實測,新用戶僅需使用手機號碼註冊後,即可使用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進行線上、線下支付,其使用方式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工具相似。同時,也可以選擇開通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網商銀行(支付寶)、微眾銀行(微信支付)這九家銀行的數字錢包。

接下來分享一篇文章《數字人民幣:帶著使命而來!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了解數字人民幣的相關知識。

你上一次使用現金是在什麼時候?我沒猜錯的話,你上次使用現金的時候,還是在……上次吧?好吧,在電子支付、移動支付全面普及的今天,現金的使用場景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中老年人都基本不再使用現金。

但是,我們是真的不需要現金了嗎?不!我們不需要的,是不便攜帶的現金。而便於攜帶,不易丟失的電子現金,我們還是需要的!而且,我們不嫌多,那是多多益善。

大家好,我是零壹君,歡迎來到我的頻道,了解數字科技,讀懂數字經濟。今天,我們將一起認識數字人民幣,並探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數字人民幣會不會取代第三方支付?

數字人民幣這個名詞,想必各位走在科技前沿的零壹智庫會員們都不耳生,生活在某些試點城市的朋友們說不定早已體驗過,熱愛網購的小可愛們就更不可能沒聽說過,畢竟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有超過10萬人在某東使用了數字人民幣消費。可讓你細說說數字人民幣的面子、裡子,你又有些犯迷糊?沒關係,零壹君給你捋一捋~

根據《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給出的官方定義: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以廣義賬戶體係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實物人民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

要理解數字人民幣,我們還需要區分幾個概念:數字人民幣,現金(也就是實物人民幣),銀行存款,第三方支付平台餘額。簡單來說,數字人民幣和現金都是央行對持有人的負債,銀行存款是銀行對存款人的負債,第三方支付平台餘額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對賬戶持有人的負債,換句話說,銀行存款和支付餘額都是企業負債。雖然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存在各種各樣的監管和保障體系,比如,銀行有存款準備金制度,還有存款保險,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也已經全額交存至央行了,但企業就是企業,企業的信用跟國家信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理論上講,數字人民幣和現金才是同行,才有赤裸裸的仇恨。兩者有極強的競爭替代關係,用慣了數字人民幣,很可能就不想再用現金了。但從宏觀來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數字人民幣將和實物人民幣長期共存。央行行長易綱曾這樣表態:中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區域發展差異大,這些因素以及居民的支付習慣決定了在可預見的將來,現金仍將長期存在。只要存在對現金的需求,人民銀行就不會停止現金供應或以行政命令對其進行替換。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和推廣應遵循市場化的原則。換句話說,老百姓需要兌換多少,央行就發行多少。

如果說數字人民幣和現金是近親,那麼數字人民幣和第三方支付從本質來看就是兩個物種了。但從使用者角度,特別是使用體驗來看,數字人民幣與第三方支付平台基本類似,都是一種數字化的支付方式。

問題就來了,我已經有支付寶、微信,為什麼還要用數字人民幣呢?那當然是數字人民幣在某些方面某些特定應用場景下有著非常獨特的優勢!

首先是信息安全。央行行長易綱近期在一場活動中表示,數字人民幣在匿名性方面採取“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原則,在收集個人信息時遵循“最少、必要”原則,採集的信息量少於現有電子支付工具。同時,嚴格控制個人信息的儲存與使用。除非有明確的法律要求,人民銀行不得將相關信息提供給任何第三方或政府機構。此外,我國近期出台的《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也從立法層面加強了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

然後是便捷性。銀行在線支付,以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非銀支付方式已經非常便捷了,但在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狀態下,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二選一”問題。比如,某些商戶在支付寶紅包力度大的時候主推支付寶,雲閃付有補貼的時候只接受雲閃付,或者某些線上平台只提供小眾的支付工具。所以,數字人民幣正是帶著改變支付市場分割狀態的使命而來,但這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意圖取代這些市場化支付方式,而是倒逼它們規範合規運營,並且數字人民幣會給我們提供一個基礎的兜底選項。這和我們的快遞市場類似,我們大多數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選擇順豐京東,或者三通一達,甚至極兔,但如果這些公司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提供服務時,最起碼我們還可以想到中國郵政。

數字人民幣的便捷性還體現在無網絡支付,在付款設備和收款設備都斷網,也就是雙離線的情況之下,依舊可以通過接觸完成付款。

地下停車場掃碼付停車費,卻死活連不上網,地鐵站掃碼過閘,卻始終打不開二維碼,都是非常常見的尷尬經歷,這時候雙離線支付就能發揮作用了。

今年的河南水災期間,部分地區長時間斷網斷電,導致數字支付方式受限,有人曾設想,數字人民幣的“雙離線”能否在這樣的情況下發揮作用。但現實是,能發揮作用,但極其有限。

因為,雙離線支付是有次數限制的,這跟雙離線支付的實現原理有關。

目前,數字人民幣的錢包形態可以分為App錢包和硬件錢包,而內置安全芯片的硬件錢包是實現“雙離線”支付的關鍵,硬件錢包的載體主要包括內置安全芯片的手機、可穿戴智能硬件、獨立的NFC卡片以及SIM卡。

一方面,這些硬件錢包的儲存容量較小,而雙離線交易下需要將幣串和信息存儲在本地,這導致可存儲的幣串有限,間接地影響了交易筆數上限;

另一方面,因為移動設備的功耗要求,所以這些硬件錢包的芯片算力有限,離線交易次數過多,會造成交易時間過長,從而影響交易時間和效率。

此外,目前的數字人民幣還不能從技術上根本性地解決“雙花”問題。什麼是雙花呢,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網絡延遲帶來的信息差,將一筆錢重複使用,這和我們經常聽說的一女多嫁或者一房多賣是一個道理。所以出於安全考慮,只能面向小額零售場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雙花問題”帶來的風險。當然,這還是不夠,我們還需要依靠信用體系建設和嚴格的監管措施來防範風險,即便還有漏網之魚,我們也還有法律制度可依,可以在事後追討追責。

除了安全便利,數字人民幣相對第三方支付還有一個巨大優勢,就是支付無手續費,是收付雙方都沒有手續費,這是其現金性質決定的,畢竟,實物現金的收付是不需要任何中介參與,手續費也就無從談起了。而第三方支付或者銀行卡刷卡,商戶方都是需要向收單機構和發卡行支付手續費的。是否需要手續費,是一定會影響到商戶的選擇的,當然也會間接影響消費者。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數字人民幣相對於第三方支付有那麼多的優勢,是否會取而代之呢?

從官方口徑來看,不會,至少主觀上沒有這樣的意圖。央行行長易綱是這麼說的,對中國而言,研發數字人民幣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要,提升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提高貨幣和支付體系運行效率。在推動數字貨幣的過程中,央行更關注的是投資者保護、交易合規性、反洗錢、金融監管等層面,而非市場佔有率。

不但不會取代,反而會有更多的合作。從頂層設計來看,數字人民幣採用雙層運營體系,第一層是中央銀行,第二層為商業銀行、電信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網絡平台公司等。短期內,數字人民幣需要藉助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來拓展使用場景。

所以,如果你將數字人民幣與第三方支付平台看成競爭對手的話,你就會看到一種違背商業邏輯的離奇場景,那就是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竟然都在積極地爭取數字人民幣的試點資格,賣力地推廣數字人民幣。

怎麼理解這種情況呢?用一句話來解釋,就是“打不過,就加入”!數字人民幣推廣普及是大勢所趨,第三方支付能做的,就是在此基礎上去重新尋找定位。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所長穆長春的話來說,就是:銅錢無腳走千家,貨幣的流通過程需要全社會共同來實現。當然非銀行支付機構依然會在這一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來為數字人民幣的兌換和流通作出相應的貢獻。

零壹財經旗下的零壹區塊鏈曾經發表了一篇題為《數字人民幣時代,第三方支付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的文章,分析了第三方支付面臨的處境。其中,有這麼三條判斷:一是數字人民幣會擠占第三方支付的流量,並導致中介服務費用降低;二是基於數字人民幣的支付衍生業務或成為搶占支付高地的關鍵;三是與數字人民幣相關的運營數據管理路徑尚不清晰成為重要變數。

翻譯成人話,就是屬於老大的地盤,小弟們就不要碰了,老大不要的,小弟們再來分,至於小弟們怎麼分,也需要老大來維護公平正義。

根據《中國數字人民幣研發進展白皮書》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132萬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開立個人錢包2087萬餘個、對公錢包351萬餘個,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餘筆、金額約345億元。

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成績,既有數字人民幣本身的魅力在發揮作用,也離不開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的賣力吆喝。

所以,我們來總結一下,數字人民幣主觀上不會替代第三方支付,但一定會擠占第三方支付的市場空間,至於最後會形成怎樣的市場格局,因為數字人民幣還處於試點階段,所以未來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有待進一步的觀察。但可以看到的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已經做好了積極擁抱變化的準備。

視頻的最後,簡單回應下大家比較關注的兩個問題:一是數字人民幣並不會帶來貨幣超發和通貨膨脹。相反,數字人民幣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將現金存進銀行的意願,導致銀行的貨幣乘數降低,會導致一定的貨幣緊縮效應。但是因為數字貨幣的數字化特徵,所以央行更容易通過精準的貨幣政策來對沖。

二是數字人民幣與人民幣國際化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雖然數字人民幣的發行會為跨境支付創造更多有利條件,但並不能直接提高世界對人民幣的需求,短期內不會對人民幣國際化形成實質性的推動和影響。但長期來看,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世界對於人民幣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如何將這部分需求轉換為人民幣的實際市場份額是人民幣國際化中關鍵的一步,而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在長期內可以為這關鍵一步提供一定支撐。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