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各種媒體對元宇宙總體呈現“追捧”狀態。
元宇宙(Metaverse)來自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這一點是目前眾說紛紜的行業人士較為一致的看法。然而對於元宇宙的看法,國內外存在較大的差異,國外保持開放的心態,希望通過市場來檢驗其效果,國內總體存在“炒作”心態,但是否能夠推動該概念落地實施,則需要更多的觀察。
秉承包容和開源的核心價值觀,數字孿生體聯盟近期設立“元宇宙工作小組”,開展相關討論和分享。
本文作為探討“元宇宙”的系列文章之一,希望藉助維基百科的歷史版本功能,探討一下元宇宙的演化。
從維基百科的記錄來看,元宇宙的英文版記錄可以追溯到2005年2月8日,當時還只是一個預計編輯的詞彙,即還沒有任何內容。但僅僅過了3分鐘,就有人提供了內容編輯,即為下圖所見內容。
按照當時的樸素理解,元宇宙就是“基於虛擬現實(VR)的互聯網”。
毫無疑問,當時大家並不認為元宇宙是一個熱門詞彙,企業也沒有興趣真正跟元宇宙關聯在一起,自然也就沒有多少“志願者”去完善該詞彙。
這一點從歷年來參與修改詞彙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相關數據只有到2021年才進入高潮,看起來2022年有創造新高的可能。
對比百度百科的詞條,直到2021年8月16日才出現“元宇宙”,可見這股風是從美國引入。
相比維基百科的“去商業化”要求,百度百科商業化非常嚴重,其中摻雜了大量的隱性推廣,引用不少有商業利益的專家觀點。對比維基百科對元宇宙詞條的解釋,百度百科的詞彙含義大大擴大了,包含了幾乎所有熱門的內容。
2021年9月14日,維基百科誕生了第一個中文版詞條。經過多次修改後,該詞條給出的解釋如下:
“元宇宙(英語:Metaverse),或稱為後設宇宙、形上宇宙、元界、魅他域、超感空間、虛空間,是一個聚焦於社交鏈接的3D虛擬世界之網絡。關於元宇宙的討論,主要是探討一個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在線三維虛擬環境。此虛擬環境將可以通過虛擬現實眼鏡、增強現實眼鏡、手機、個人電腦和電子遊戲機進入人造的虛擬世界。”
在闡釋元宇宙的含義時,維基百科舉了“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並加以說明是“虛擬現實(VR)的實現”。上圖即為2003年發布第二人生虛擬場景。
如果對照國內目前所談元宇宙的應用,跟2003年的應用差別不大,當然,Facebook自己推銷的元宇宙平台,也有類似的情況。
維基百科對於Facebook元宇宙服務的介紹,很明確指出是基於虛擬現實的互聯網應用。
進一步,維基百科指出,元宇宙成為了一個熱門詞彙(buzzword),是各個公司誇大其詞的說法,並且是為了公共關係需要(The term has seen considerable use as a buzzword for public relations purposes to exaggerate development progress for various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projects)。
這些話在中文版中,完全沒有。由此可見,維基百科的英文和中文版“元宇宙”已經產生分化,中國人已經基於各種原因掌控了元宇宙的定義。
事實也是如此。
國內各種媒體對元宇宙總體呈現“追捧”狀態,百度百科上大量的評論,都是盡量擴大元宇宙的範圍,甚至於稱之為“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擴展現實(XR)、區塊鏈、雲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下的概念具化。”
這也是數字孿生體聯盟關注該概念的原因,通過設立“元宇宙工作小組”,我們希望客觀看待該概念,分析其本質,探討智庫、政策、產業和企業等利益相關者對它的影響,從而預測其演進趨勢,為數字孿生體聯盟發展提供參考。
綜上所述,元宇宙在美國處於市場檢驗階段,國內利益相關者為了各自需要,總體推動元宇宙向更為大的範疇發展,是否能夠藉此吸引資本,孵化出一些有價值的應用或服務,則需要進一步觀察。
作者:王明芬,工業4.0研究院副院長,數字孿生體聯盟秘書長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