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昂貴的。和平是無價的。
這些是經濟與和平研究所提出的2021 年和平經濟價值研究的結果,該研究旨在為“和平的代價”賦予經濟價值。
最近有很多關於戰爭的討論,但沒有很多關於和平的討論。然而和平帶來繁榮。
你可能認識一些婚姻或人際關係糟糕的朋友——也許你自己也陷入了困境——這會耗盡他們生活中的能量。他們一半的時間都花在爭論上,所以他們在工作中表現不佳。他們太累了,無法成長。
另一方面,健康和積極的關係可以像一個強大的團隊。你們兩個非常擅長合作,產生了強大的乘數效應:1 + 1 = 3。
現在想像一下這種不健康關係的簡單例子,擴大到國家層面,槍支和鮮血,恐怖和暴力,並持續多年。那是戰爭。
已經有很多嘗試量化衝突的成本,但這是一個很難確定的數字。布朗大學沃森研究所關於9/11 後美國戰爭的真實成本的研究發現,戰爭的反響——戰爭的財務迴聲,如氣候變化和長期退伍軍人的護理——幾乎是不可能估計的。
戰爭是浪費金錢。
相反,和平帶來繁榮。 IEP 報告著眼於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如敘利亞和阿富汗,這些國家的暴力經濟成本(包括軍費、兇殺和自殺)佔其GDP 的50% 以上。
用簡單的英語來說,這些國家將其年收入的一半以上用於暴力。
禮貌的和平經濟價值2021 研究
相比之下,最和平的國家,如冰島和新西蘭,花費的GDP 僅佔GDP 的5% 或更少。簡單來說,他們能夠將這筆錢重新投資於改善基礎設施和建設經濟。
正如戰爭變成惡性循環一樣,和平變成良性循環:
隨著和平的擴散,人民繁榮。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下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上漲(即普通公民收入更多)。我們現在有了數據:和平與繁榮確實齊頭並進。
但作為投資者,和平比戰爭更可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最終為戰爭提供資金。
“稅收、印刷、沒收”
戰爭在短期內是非常昂貴的,因為你必須養活士兵,付錢給士兵,購買武器和補給品,還要支付大量軍事承包商的費用。縱觀歷史,以下是傳統上政府為戰爭買單的方式:
稅收:直接向公民收取。美國讀者會記得,不公平的稅收,以幫助英國支付其代價高昂的七年戰爭,最終導致了美國革命。戰爭在理論上聽起來很棒,直到你意識到我們正在為此買單。
借款:來自外國政府的貸款,或發行“戰爭債券”並承諾稍後償還。不管怎樣,政府都是從未來借錢來為現在的戰爭買單。 (我們的孩子買單。)
印鈔:這會注入新的現金,但實際上會通過降低每單位貨幣的價值來增加通貨膨脹。這就像在便宜的酒吧里沖淡飲料,但與國民經濟有關。 (我們從現在開始買單。)
沒收財產:這對我們21 世紀的人來說可能聽起來很極端,但它通常會資助戰爭,甚至在美國也發生過很多次:在此處閱讀百科全書條目。 (業主買單。)
為什麼公民會同意這一點?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民族主義的狂熱之中,迷失在一種集體的歇斯底里。這種“人群的瘋狂”是我們必須警惕的。
積極的和平建立繁榮
“積極和平被定義為創造和維持和平社會的態度、制度和結構。”
2021 年和平研究的經濟價值
和平不僅僅是沒有戰鬥。該研究區分了“消極和平”(如怨恨的婚姻)和“積極和平”(如富有成效的伙伴關係)。
積極和平的支柱包括高效的政府、健康的商業環境、與鄰國的良好關係、自由流動的信息、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低水平的腐敗和公平的資源共享。
不難看出為什麼這些支柱為經濟繁榮創造了理想條件: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可以在普遍信任和安全的氛圍中創造新的商業機會。我們不會在戰爭上浪費能源。
如上圖所示,和平具有“乘數效應”,尤其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例如,一代人或更長時間)。這些經濟體以及支撐它們的價值觀是自我強化的,創造了更多的健康、財富和幸福。
不怕和平
和平可能聽起來很樸實。它不是。它可能會讓人聯想到嬉皮士和反戰抗議者的形象,但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相關。我們更喜歡談論“戰爭”而不是“和平”,後者是問題的徵兆。
和平從談論它開始。我們必須不怕使用這個詞。和平沒有什麼可恥的; 相反,我們完全有理由為戰爭感到羞恥,在戰爭中,我們將最優秀和最智能人送去致殘、被殺或終生傷痕累累。
讓我們認識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大多數公民在戰爭中都沒有發言權,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在為此付出代價——無論是形像上還是字面上。讓我們發出最強烈的和平思想,希望每個人都安全。
無論你在哪裡閱讀這篇文章,在你自己的國家放下一些和平的沙袋。盡量不要成交量入民族主義的瘋狂,因為那樣我們最害怕的事情就在我們所有人身上。在核時代,和平不僅僅是一種理想:它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和平始於個人:始於你。
因此,在你的心中牢牢固定住和平的想法。不要害怕談論它。盡你所能在你自己的人際關係和社區中實現它。僅此一項就很強大。
作為加密貨幣投資者,我們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我們可以激活的其中一種力量是和平的力量。這將使世界更加繁榮。
和平是切實可行的:它實際上是經濟增長和健康世界的基礎。現在我們知道,和平也是一項偉大的財務決定。但不要只是在你的錢包裡感覺到它; 在你的心裡感受它。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BITCOINMARKETJOURNA。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