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推出的長安鏈、星火鏈、BSN聯盟鏈,性能超越國際主流公鏈的Conflux樹圖公有鏈,連續多年全球專利申請數名列第一的螞蟻鏈……在區塊鏈技術的幣圈、盤圈、鏈圈之爭中,在眾說紛紜的造富神話、韭菜收割和自治理想的喧囂中,區塊鏈正以賦能千行百業、驅動底層價值的面向進入人們視野,細節上的應用如科技冬奧理念下對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統的採用,戰略端如在碳的監測、減排、抵扣、交易等環節對雙碳目標的技術賦能。
發端於金融行業
區塊鏈技術最早應用於金融。
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全球,150年曆史之久的雷曼兄弟轟然倒塌,現代金融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如何去中心化,不讓金融數據掌握在少數金融機構手中是重建金融秩序的重要方向。
2008年底,中本聰提出了比特幣概念,並在次年一月相繼創造了第一個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和序號為1的創世區塊,兩者鏈接成鏈,標誌著第一個區塊鏈應用的誕生。
此後,以太幣等各種加密數字貨幣、ICO(首次代幣發行)、支付、比特幣交易所等新金融玩法被各路玩家開創出來。以比特幣為典型代表,在塞浦路斯政府破產危機(2013年)、美國停擺危機(2013年)、希臘政府債務危機(2015年)、英國脫歐公投(2016年)、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等歷次全球性、地區性或國家性危機中逐漸擔當起避險功能,並陸續得到德國、美國等政府承認,更在幣圈炒家們的助推下價值水漲船高,一度達到六萬八千多美元的高價。
如果說,最初的區塊鏈技術是技術極客們熱衷追捧的新事物,其發展到後來則成為資金盤的天堂。在我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過度利用受到嚴格監管。早在2017年,ICO融資就已被叫停,比特幣在我國不受承認。 2020年5月,銀保監會等五部門發布提示:不法分子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 2021年,中國以強硬態度全面清理挖礦產業,明確了對加密貨幣的態度。
“區塊鏈+”的創新應用
但這不代表我們否定區塊鏈技術本身。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10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代表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區塊鏈技術不僅僅適用於金融行業。 2016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初具規模。區塊鏈應用滲透到經濟社會多個領域,在產品溯源、數據流通、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培育一批知名產品,形成場景化示範應用。繼而開啟了區塊鏈創新應用和生態建設的進程。
2021年“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區塊鏈作為新興數字產業之一,“以聯盟鍊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台和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案”等。
區塊鏈,根據“意見”的定義,是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分佈式網絡、加密技術、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集成的新型數據庫軟件,通過數據透明、不易篡改、可追溯,有望解決網絡空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推動互聯網從傳遞信息向傳遞價值變革,重構信息產業體系。
2021年12月公佈的《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入選名單》中將區塊鏈的創新應用分為了綜合性、特色兩大領域,其中後者包含了十六個細分領域(“區塊鏈+製造”“區塊鏈+能源”“區塊鏈+政務服務”“區塊鏈+政務數據共享”“區塊鏈+法治”“區塊鏈+稅費服務”“區塊鏈+審判”“區塊鏈+檢察”“區塊鏈+版權”“區塊鏈+民政”“區塊鏈+人社”“區塊鏈+教育”“區塊鏈+衛生健康”“區塊鏈+貿易金融”“區塊鏈+風控管理”“區塊鏈+股權市場”“區塊鏈+跨境金融”),可見,區塊鏈技術正以“區塊鏈+”的廣度深入融合各產業,推動建立區塊鍊為核心的生態,最終成為新興產業中的重要一支。
Web 3.0、ABCDI、NFT、元宇宙,是時候翻開互聯網的下一頁
全球互聯時代,創意理念和創新技術呈指數級增長。這主要得利於信息傳播和信息交互的空前頻繁,進而快速推動了科技實踐和創新融合對全球生活生產面貌的迭代。
-
Web 3.0
不同於web 1.0 的只可獲取信息,不能編輯信息;web 2.0的信息可讀寫,人人都可成為創作者,但個人行為受到平台規制限制,如黑客攻擊、操作、審查、丟失、封殺等;web 3.0,是指可讀寫,同時可擁有(Bitfury Group首席執行官Brian Brook語)。這裡面,去中心化、平權、隱私等正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的,從而向分佈式自組織形式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演進。
早在2014年,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就曾對Web 3.0做出過探討,在壟斷問題如此嚴峻的今天,實現去中心化也就實現了真正的革命。儘管那時或許將出現新的“組織”形式。
-
ABCDI
ABCDI(A人工智能,B區塊鏈,C雲計算,D大數據,I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合。 2019年的《聽黃奇帆講“區塊鏈”》一文中形像地描述了ABCD的融合機理:
神經系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以及物聯網)、脊梁(雲計算)、五臟六腑(大數據)、皮膚和器官(大數據)加上相當於靈魂的人工智能——人的大腦和神經末梢系統,基礎的數字化平台就已經成型了。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從DNA層面提升人的大腦反應速度、骨骼健壯程度、四肢操控靈活性,數字化平台在區塊鏈技術的改造之下,基礎功能和應用將得到大幅度擴展。
“從具體功能上講,雲計算的核心功能在於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和通道能力;大數據的核心功能在於靜態數據之大、動態數據之大以及數據被使用後新生的疊加數據之大;人工智能的核心功能在於將數據通過濾波去除垃圾後變成信息,把信息經過挖掘推送後形成知識,把知識通過智能算法形成決策性判斷;而區塊鏈則是一種特殊的互聯網技術,是對’共識人群的一種管理方式’”。
ABCD加上物聯網(鏈接物與物),任一項技術的突破都將帶來巨大增長效應,五大技術間的融合應用將為未來世界帶來無限遐想空間。
-
NFT
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質化通證,是用於表示數字資產(包括jpg和視頻剪輯形式)的唯一加密貨幣令牌,可以買賣。 2021年入選《柯林斯詞典》2021年度熱詞第一名。
儘管當下NFT存在大量炒作行為,但其作為一項創新技術本身來說,不同於比特幣、美元、以太坊、數字人民幣等同質化代幣(FT),其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特性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從數字藝術品《每一天:前5000天》3月被拍賣出6934萬美元的天價以來,NFT強勢出圈,受到各方注目,僅在2021年,NFT市場就完成了250億美元的交易。在後期元宇宙概念的推波助瀾下,NFT作為虛擬世界底層架構進一步受到熱捧。
在我國,大廠們也很快進入這項火起來的區塊鏈垂直應用。螞蟻集團的“螞蟻鏈粉絲粒”(今“鯨探”)一經發布就遭到瘋搶,簽約藝術創作者、推出數字拍賣等顯示出螞蟻的長遠佈局。騰訊推出國內首個NFT交易平台APP“幻核”,小紅書除了NFT數字藏品外還贈送給藏家一份實物商品,百度旗下百信銀行推出國內首個銀行業的數字藏品,字節跳動旗下TikTok推出首個NFT系列——TikTok Top Moments,京東旗下NFT發行平台“靈稀”上線小程序……據說NFT是未來最可能達到千萬日活用戶的區塊鏈APP。
-
元宇宙
2021年3月10日,沙盒遊戲平台Roblox首次將元宇宙概念寫進招股書,上市首日市值破400億美元,引起廣泛關注和想像。 10月,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的新聞成為各大媒體和社交圈的熱點話題,元宇宙概念熱度再度升溫。
不同於1992年《雪崩》小說裡對這一概念的解讀,今天的元宇宙已經具有了更為具象的技術和行業內涵。經濟學家朱嘉明認為,元宇宙融合吸納5G/6G、Web 3.0、AI、VR、AR、MR等前沿數字技術,以遊戲入口和突破面,在技術成果上表現為“內容系統、區塊鏈系統、顯示系統、操作系統,最終展現為超越屏幕限制的3D界面,所代表的是繼PC時代、移動時代之後的全平息時代。”
從意義層面上講,元宇宙代表了通往新世界的窗口,這扇窗口會如古雅典遭遇斯巴達般帶來新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詩?還是如潘多拉的盒子是宙斯神的不懷好意禮物?還是代表了人類命運的新的希望?它會帶來時空的扭曲進而將人類的生存方式帶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世界嗎?如果“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在任何時刻,古往今來,無論西東,人類都在向下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命運奔赴,在現實與虛擬的反复切換中,如果覺得奔波於現在、過去、未來是一種消耗,就更多關注當下即時所綻放的力量吧。在那一時刻,人已經解放了。
結語
聽起來都像烏托邦,迷人又浪漫。理想主義者已在奮楫擊水,如西西弗斯抱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