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虛擬替身(圖由受訪者提供)
當元宇宙正在從概念逐步走向現實,數字虛擬人已經率先“出圈”,成為文化產業的新風口。位於海珠區的廣州首家元宇宙咖啡館中,記者看到,虛擬人店長“Ben”打破物理空間,與顧客進行“跨次元”互動,虛擬技術與內容的完美融合,帶來全新視覺體驗。
據艾媒諮詢《2021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發展及網民調查研究報告》和量子位智庫發布的《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顯示,到2030年,我國虛擬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在技術持續成熟、消費者趨年輕化、多元營銷方式和變現場景等因素驅動下,數字虛擬人市場的整體規模將持續擴大。
“虛擬店長”原型:“希望有個形象替我面對鏡頭”
據中國傳媒大學推出的首份《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年度發展報告》,目前,虛擬數字人主要分為虛擬偶像、虛擬主播、企業IP三大類別。歌手、演員、模特、主持人、企業的“數字員工”……虛擬人的“職業”越來越豐富,落地場景也在不斷拓展。
“YMeta Coffee”首位體驗店長“Ben”
在廣州首家元宇宙咖啡館“YMeta Coffee”裡,虛擬人“Ben”以店長的身份出現。該形像是以詠聲動漫董事長兼總裁古志斌為原型一比一複刻的虛擬替身,通過“跨次元”點單、互動,近距離帶來一杯虛擬人親手調製的“元宇宙”咖啡。據悉,YMeta Coffee不僅是一家咖啡館,其背後還是由詠聲動漫旗下子公司映腦科技全新成立的虛擬人孵化及運營工作室。
“簡單來說,我有鏡頭恐懼,我希望有個形象能替我面對鏡頭,這樣我就可以更自如地表達觀點。” 談及為何打造自己的虛擬分身,詠聲動漫董事長古志斌笑言。
那麼,“Ben”的打造困難嗎?大致需要三步:通過圖形掃描、3D建模、貼圖材質等完成“皮囊”的塑造。通過綁定、動作庫、表情庫、聲音克隆完成人物的行為模式的定義。最後通過動作捕捉、面部捕捉驅動皮囊按照AI定義的行為模式進行表演與互動。
詠聲動漫虛擬人事業部總經理閻冰表示,隨著虛擬人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詠聲不僅關注線上,也會把更多目光投向線下空間。 “元宇宙是虛擬生態,但不是虛無,是通過與物理世界的交互與映射,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在YMeta Coffee,通過與虛擬人咖啡師的互動完成了咖啡的點單,品嚐到一杯精心調製的咖啡,社交互動的樂趣在這裡也能得到滿足。”
未來,人人都會在虛擬世界裡有個數字替身?
動畫、遊戲公司打造虛擬內容具天然優勢
近年,擁有“豬豬俠”“百變校巴”“瘋狂小糖”“逗逗迪迪”等IP的詠聲,以優質動漫IP為核心,致力於實現新業態跨界融合。而超寫實數字人則是這家資深漫企的又一次進擊。
作為一家深耕原創IP數字動畫的企業,詠聲積累了豐富的打造虛擬IP的能力。 “在虛擬人的應用中,我們定位於超寫實虛擬,超寫實是一種風格,也代表了未來的趨勢。另一個層面就是我們也希望挑戰自己,畢竟卡通風格對我們而言太駕輕就熟了。”在古志斌看來,虛擬數字人將成為元宇宙世界最重要的交互載體,未來,幾乎人人都會在虛擬世界裡有一個數字替身, 市場目前仍存在巨大的空間,而當前虛擬人產業處於前期培育階段。映腦科技提前佈局超寫實虛擬人孵化與運營賽道,將為元宇宙虛擬人賦予更多的方向與可能性。未來,像“Ben”這樣的虛擬人將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
“我們目前看到在國內市場,技術底層正在加速成熟,但是還受制於算力與傳輸等基礎技術的製約。數字人和數字內容生態方面可以說是’魚龍混雜’。”談到目前國內虛擬人生態的發展,閻冰認為,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在她看來,動畫公司和遊戲公司,天然具有數字動畫的技術累積,在虛擬內容方面具有更大優勢。 “數字動畫的門檻其實還是挺高的,這是一條藝術與技術的工業化產線,需要藝術也需要技術,更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創意、成本與效率的最優解。有機會在這個賽道成功的必須是大象起舞的公司,既需要有敏捷的戰略落地能力,又需要真正的內容創意團隊孵化。”
擁有成熟的動畫製作團隊、圖形學、算法等虛擬應用技術的算法團隊,豐富的項目資源以及標準化的CG動畫製作智能管理系統,是映腦科技目前發展虛擬人IP高效量產的巨大優勢。
同時,映腦科技搭建了跨次元內容的製作產線,支持虛擬人靜幀圖片、動態vlog、TVC短片、番劇等多種創意內容需求。同時滿足虛擬直播、虛擬演出等多種數字人互動需求,致力於為元宇宙世界提供更豐富的娛樂體驗。
閻冰透露,4月初,超寫實養成系虛擬偶像西汐即將上線,並推出《西汐的世界》首個超寫實數字人生活類直播項目。此外,工作室還在籌備超寫實數字寵物。 “在虛擬世界中的人也需要情感陪伴。”閻冰透露,該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資產搭建和技術側的直播測試,將很快與大家見面。
超寫實養成係數字人西汐
“虛擬數字人”:
-
由計算機圖形學、語音合成技術、深度學習、類腦科學、生物科技、計算科學等聚合科技創設;
-
具有“人”的外觀、行為,甚至思想;
-
可交互的虛擬形象。
得益於AR/VR、人工智能、物聯網、5G、動作捕捉、雲渲染等虛擬現實技術的疊加應用,過去的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在這條新賽道上,數字虛擬人率先“出圈”。
1992年,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創造了元宇宙和虛擬分身兩個概念。在中國發展至今,虛擬分身有了更為廣泛的稱呼——“虛擬數字人”。所謂虛擬數字人,是由計算機圖形學、語音合成技術、深度學習、類腦科學、生物科技、計算科學等聚合科技創設,並具有“人”的外觀、行為,甚至思想的可交互的虛擬形象。
早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便已開始嘗試將虛擬人物引入到現實的商業世界中。 1990年,日本動畫製作方以《超時空要塞》中女主角的形象製作發行專輯。此後,人氣偶像洛天依等,更是獲得粉絲熱捧。
元宇宙概念火了之後,又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虛擬數字人行業的發展熱潮。在2022年江蘇衛視的跨年晚會上,以鄧麗君為原型的虛擬人與週深合唱了一首《小城故事》,“復活”的鄧麗君歌聲一出,令觀眾充滿“回憶殺”,感動得不禁淚目。去年,虛擬美妝達人柳夜熙在抖音誕生,通過和一眾真人演繹“捉妖”的故事吸引眾多“圍觀”,目前粉絲已經突破800萬,被網友稱為虛擬人的“當家花旦”。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目前正加快佈局元宇宙產業發展。日前,廣州市科技局組織召開元宇宙技術發展研討會,深度探討技術、產業、政策等相關內容,推動全市各區合力共同促進元宇宙技術發展與落地。與此同時,廣州元宇宙創新聯盟在南沙創享灣掛牌成立,打響廣州在“元宇宙賽道”第一槍。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