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字經濟的現實
1.僅僅24小時內,比特幣價格跌幅已近12%,以太坊跌幅8.71%。
5月10日晨間,比特幣價格直線跌破30000美元,最低觸及29730美元,創下2022年的最低點,也是自2021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
幣價的下跌直接傳導至衍生品、DeFi、NFT等生態領域,例如據幣coin數據顯示,過去1 小時全網爆倉達1.49 億美元,過去24 小時全網爆倉達10.3億美元。
2.NFT頭部項目同樣無一倖免,據NFTGo.io 數據顯示,“無聊猿”BAYC、“紅豆”Azuki 等藍籌NFT 系列地板價24 小時跌幅均超20%。其中“無聊猿”BAYC 系列NFT 地板價現報89.9 ETH,24 小時跌幅20.49%;Azuki 系列NFT 地板價現報17 ETH,24 小時跌幅25.27%。
而近月大熱的“跑鞋”項目StpenN也未能倖免,其項目代幣GMT價格24小時跌幅達到30%,7天內下跌近40%。
3.本輪加密貨幣的持續下跌與美股保持一致。
美股七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特斯拉、亞馬遜、英偉達、Meta(Facebook母公司)、Alphabet(谷歌母公司)在3日內市值蒸發超1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萬億元)。
4.引發此次美股暴跌的導火索是美聯儲近期的加息動作。
美聯儲不顧本國已經非常嚴重的通脹率,依然強硬地通過加息手段收割全球經濟。
5.可以看到,當前的世界經濟邏輯,依然是美國通過控制美元,繼而影響美股,然後美股會很自然傳導到所謂“數字貨幣”或者“加密貨幣”,繼而影響整個區塊鏈生態。
所以,有人告訴你,加密貨幣是“去中心化”“可靠的跨境資產”,你還信嗎?
二、什麼是Web 3.0
一千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種Web 3.0。
但是對於幕後資本玩家,世界上只有一種規則,就是:如何最大化剝削大眾的剩餘價值。
Web本身只是對於互聯網的一個名詞術語,類似於一塊土地,本身是“技術中立”的。
Web 1.0時代,被資本文藝的表達為“只讀”時代,即用戶只能閱讀由企業提供的內容,所謂“中心化”。
也就是地主花錢拉攏或者迫使農民去地裡種莊稼,收益都是歸地主。
這種情況下,所有生產資料都是由地主提供,產銷過程都是由地主負責,生產效率不高。
Web 2.0時代,被資本文藝的表達為“讀+寫”時代,即用戶不僅可以閱讀企業提供的內容,更鼓勵用戶自己貢獻內容,所謂“平台化”。
也就是地主告訴農民,這塊土地實行了承包製,農民種莊稼收益歸自己,地主僅僅是“收取一小部分佣金”。
為了鼓勵農民的主動承包熱情,在生產初期,地主還會提供工具補貼、種子補貼、化肥補貼等方式,促進承包進程。
這種情況下,農民的生產熱情獲得極大的鼓舞,逐步依附在土地上成為長期的佃農。雖然生產效率在達到一定階段後同樣不再增長,但是由於固化了人力資源和生產生活方式,地主可以長期、穩定地獲得收益,並通過增加工具租用費、提高水費、電費、化肥價格等方式,擴大利潤率。
Web 3.0時代,被資本更加文藝的表達為“讀+寫+共有產權”時代,即用戶完全是自己生產活動的產權擁有者,所謂“去中心化”。
在Web 3.0時代,不再有地主,而是所有農民基於“共識”,集體開荒了一塊新的土地,在這個土地上,每個人都有產權所有者,根據自己的貢獻,比如是否參與了開荒或者耕種,或者是否進行了澆水或者收割,包括最後的存儲、買賣,只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有貢獻,就會根據相應的貢獻值獲得收益。
這種情況下,農民的生產熱情獲得了完整、充分地釋放,既然農民已經是土地的主人,理論上就是最好的生產關係。
嗯,互聯網的“烏托邦”。
Web 3.0這種沒有地主的狀態,叫做“去中心化”。這種基於“共識”的管理形式,叫“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為了保障這種生產關係的維繫,區塊鏈技術就成為底層架構,來滿足“不可篡改”“分佈式記賬”“加密交易”等等應用需求。
種地當然不是個快速賺錢的好生意,因此Web 3.0在應用層上,首先推向社會的是加密貨幣,然後正在推進的是NFT。
NFT,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質化代幣,是用於表示數字資產(包括jpg和視頻剪輯形式)的唯一加密貨幣令牌,設計原理是可以買賣。
從Web 1.0到Web 2.0,再到Web 3.0,本質上是生產關係的演進過程,在這個演進過程中,資本增值變得更有效率。
三、關於元宇宙
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聯網”的通稱。
曾經,馬化騰在騰訊大會上提出了“全真互聯網”,其實本質上是說的一個意思。
元宇宙既然是“下一代”的互聯網,那麼就不可能基於現實條件來進行完整準確的表述。這就像在iPhone誕生之前,完全無法想像現在的移動互聯網。
但就目前可感知的理論和實踐,元宇宙已經至少有三個方向,值得你我這樣的普通人關注。
1.加密數字憑證
這裡包括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加密貨幣,也包括NFT數字藏品等等形式,它們本質上都是一種“加密數字憑證”。
雖然在中國國內,“加密數字憑證”依法不得具有金融屬性,但是在海外已經有眾多的場景可以進行合法使用。從全球化視野看待,加密貨幣和NFT數字藏品都有巨大的增長價值,無論從技術角度還是商業角度,都值得學習和關注。
即便在國內,隨著監管逐步規範行業健康發展,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加密數字憑證行業依然可以在“確權”“權益”等場景,通過產品創新,有望實現大規模應用。
2.Web 3.0
在多個不同的組織機構和專家學者的表述裡,“元宇宙”和“Web 3.0”的內涵互相復用,讀者很難理解究竟兩者的關係是什麼。
資深互聯網人士張棟偉的個人理解,是可以將“移動互聯網”和“Web 2.0”的之間的關係來借用,即“元宇宙”的下一代互聯網的公眾表達,“Web 3.0”是下一代互聯網的行業表達。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Web 3.0應用包括對數字藏品、遊戲、虛擬數字人、社交、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區塊鏈技術重構,產生新的技術應用和實踐,並創造出新的商業價值。
谷歌、亞馬遜近期正在建立開發工具平台和團隊,以支持全球開發者利用其資源,為Web 3.0開發應用程序。
3.VR/AR/MR
最近入手了幾台Pico VR,體驗效果相比前幾年的VR眼鏡,已經是質的提升。
我組織的元宇宙社群,已經有群友的企業,開發出一些支持裸眼的VR/AR/MR設備和應用。
VR/AR/MR是消費者最容易感知的產品形式,又是最早可能與教育、娛樂、工業設計等領域融合的應用。
更重要的是,目前在VR/AR/MR領域,我國政策是處於鼓勵時期,而不是監管整頓時期。
大有可為。
尾聲:
今天是2022年5月11日,以此撰文分享一下截止當前的個人認知。
無論元宇宙還是Web 3.0,都是新興事物,一如我1998年看到互聯網,盲人摸象,管中窺豹。
你對“元宇宙”和“Web 3.0”怎麼看,歡迎留言。
作者:張棟偉(資深互聯網人士、市場營銷專家、大學生就業創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