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的數字世界中,信息交互不斷。但隱私對不同的人也意味著不同的東西。
轉自:老雅痞
在現代的數字世界中,信息交互不斷。但隱私對不同的人也意味著不同的東西。例如,有願意出售個人數據的嗎?如果確實出售它,該交易是否會排除隱私權?近年來,許多形式的隱私問題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技術和社會方面的結合構成了這場爭論的基礎。一個正在出現的領域是圍繞被稱為“去中心化標識符”或DID 概念的技術。問題是,DID 本質上是增強隱私的嗎?使用DID 作為協議能否為一個系統結構增加隱私價值?
什麼是DID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
數字身份和身份屬性的中心化是現存的普遍現象,從學生時代的學號到工作的工號,再到政府國家身份證件號碼系統等等。通常,這些標識符保存在中央數據庫或類似數據庫中。然后區塊鏈出現並提供了一種分散的不同方式來處理標識符。但是區塊鍊是管理數據交互的一種不受約束的方式,因為沒有標準支持這些交互。直到W3C 出現並為此標准開發了一個規範,即去中心化標識符(DID)。標準和協議是數字交易的命脈。如果沒有這種類型的框架,執行數字交易就像有一群人,沒有一個人會說彼此的語言,但卻要一起去草擬一份資料。
W3C 認識到需要為涉及屬性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交互開發一種通用語言。最終DID 規範的候選草案1.0,於2021 年5 月22 日呈現在大眾眼前。
W3C 將DID 定義為:
“一個全球唯一的持久標識符,不需要集中的註冊機構,因為它是通過密碼生成和/或註冊的。”
DID 可以代表任何事物,包括抽象的和真實的:人、物聯網設備甚至機器人。
同時,DID 可以與區塊鏈一起使用,但它不必基於區塊鏈,DID 旨在與任何去中心化系統一起使用。 DID 的理念是與現狀脫鉤,消除對身份提供者(IDP)、證書頒發機構和我們習慣的中心化註冊中心的依賴。 DID 如同是在數字化遊戲的規則改變者。但卻不需要是唯一的。
從架構上講,DID 是URI。這很重要,因為它使習慣使用URI 的觀眾可以理解它們。 URI 命名法和語法用於將DID 對象與DID 文檔相關聯,並使用經過驗證的數據進行整加工。
什麼是DID文件?
這是一組描述DID 對象的數據。 DID 文檔包含一組機制,可用於對DID 主體進行身份驗證,以將它們與DID 安全地關聯起來。驗證方法,例如用於驗證數字簽名的加密公鑰,可以在DID 文檔中表示。需要注意的是,DID 文檔是系統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去中心化的。
DID如何與區塊鏈協同工作?
使用區塊鏈設置去中心化身份常見的有這兩種:
1)錢包用於各種交互以及網站的授權登錄,雖然目前不像傳統如Paypal,支付寶那樣龐大,但作為0的入口,是必備的軟件。例舉一下就有Metamask、imtoken、TokenPocket等等大家所熟悉的錢包。
2)憑證類用戶通過完成平台發布的鏈上任務來獲得獎勵(nft或者Token),此類代表有RabbitHole、Project Galaxy、POAP等。在分散的身份形式中,身份錢包允許用戶創建自己的數字身份。在創建身份時,會生成相應的加密密鑰(公鑰和私鑰)。
我們來詳細說說小狐狸(Metamask),MetaMask 是領先的加密錢包之一,它依靠瀏覽器集成和良好的設計作為通向Web3、去中心化金融(DeFi) 和NFT世界的主要門戶之一。 MetaMask是一個瀏覽器插件,用作以太坊錢包,安裝方式與任何其他瀏覽器插件一樣。安裝後,它允許用戶存儲以太幣和其他ERC-20代幣,使他們能夠與任何以太坊地址進行交易。通過將MetaMask 連接到基於以太坊的dapp,用戶可以在遊戲中使用代幣,在賭博應用程序中質押代幣,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 上進行交易。它還為用戶提供了進入去中心化金融或DeFi新興世界的入口點,提供了訪問Compound和PoolTogether等DeFi 應用程序的方式。
MetaMask的優點:
-
流行- 它很常用,因此用戶只需要一個插件即可訪問各種dapp。
-
簡單- 用戶無需管理私鑰,只需記住單詞列表,並代表他們簽署交易。
-
節省空間- 用戶不必下載以太坊區塊鏈,因為MetaMask 將請求發送到用戶計算機之外的節點。
-
集成- Dapps 旨在與MetaMask 一起使用,因此發送和發送Ether 變得更加容易。
MetaMask的缺點:
第三方- MetaMask 在用戶瀏覽器中保存私鑰。這不如硬件錢包或紙質保存私鑰安全,但在易用性方面是一個合理的折衷方案。
MetaMask的未來
自推出以來,MetaMask為不斷增長的dapp 空間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訪問點。隨著新dap產品和服務的推出,用戶數量有所回升,到2022 年3 月達到3000 萬用戶。 2020 年9 月,MetaMask 推出了其首款智能手機應用程序MetaMask Mobile for Android和iPhone。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使用戶能夠創建新帳戶或使用他們現有的MetaMask 帳戶登錄,並提供與基於瀏覽器的版本大致相同的功能。用戶可以獲得代幣錢包、密鑰庫和登錄名,以便他們可以管理數字資產和訪問dapp,例如Uniswap DEX 和NFT 市場OpenSea。
數據隱私現實和DID
隱私是一項人權,而不僅僅是衡量數據安全程度的標準。數據隱私是一種態度,它超越了分散的屬性管理方法,延伸到數據收集、消費、共享和查詢的方式。數據隱私是關於尊重,不僅是用戶,還有數據消費者,例如零售網站。使用基於DID 協議的個人數據共享區塊鏈模型確實鋪墊了該隱私結構的奠基石。
Web3.0裡的隱私
DID 協議不僅限於與區塊鏈一起使用,而且確實為身份屬性共享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標準。 DID 是為隱私而設計的,但去中心化系統、區塊鍊或分佈式賬本在促進隱私方面只能走這麼遠了。它不是隱私靈丹妙藥。沒有任何系統可以阻止中心化(如電子零售商)收集比交易更私密的數據,如同收集你的購物信息,其實就等於收集了你的生活習慣信息。同樣,沒有任何系統可以阻止用戶釋放數據。數據可以用各種方式來保護,但最終取決於用戶對中心化的態度。隱私的去中心化是一項挑戰,卻是無法通過單一協議或機制來實現。 Web3.0的隱私問題是否應該進入到去中心化的進程呢?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吧。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