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機推送裡總能看到XXX企業或機構宣布發售數字藏品的消息,主題多種多樣,價格高低不一,種類更是從頭像類到文物類不斷有新花樣,大家不禁驚奇數字藏品還能這麼“玩”。
茶餘飯後的談資甚至逐漸增加了一個常用問題——“你最近買數字藏品了嗎?”
數字藏品的出現似乎很突然,短短時間內,各個平台、各種藏品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在碎片化的信息時代,彷彿促就了另外一番場景:我們被動接受紛繁複雜的數藏市場,卻又下意識地主動關注更多熱點,看看哪些藏品更好看有趣,而哪些更“值錢”。
關注這一新新領域的人群也似乎和傳統互聯網一樣,不同年代的群體總能找到適合他/她的那一款。他們好像抱著不用的心態去接觸這個新鮮事物,或投資,或情懷……卻最終又歸於同一目的,怀揣著新鮮獵奇的想法,旁觀著這一龐大的市場將走向何處。
上週,我們發起了“數字藏品用戶畫像”市場調研,共收到近500份有效問卷,其中調查問卷參與者以80、90和00後為主,佔比9成。而一線和超一線城市的參與者超過6成,其中來自北京的參與者最多。
當談論購買數字藏品,我們都聊什麼?包羅萬象的數字藏品世界中,到底誰才是消費主力軍?大家的消費心態是怎樣的?下面是我們的一些觀察。
數字藏品用戶畫像:
數字藏品這麼熱,究竟是誰在買單?
1、00後購買意願更高,但80、90後才是消費主力軍
數字藏品是年輕人活躍的領域。 00後早已加入到數字藏品的浪潮中,並且具有非常高的購買意願。在所有知道數字藏品概念的00後群體中,約有95.92%的用戶會選擇繼續購買數字藏品。而在80後和90後群體中,這一比例均僅為八成左右。
但目前數字藏品市場的消費主力軍還是80後和90後。在所有的購買過數字藏品的用戶群體中,80後和90後的佔比高達78.26%,而購買意願更強的00後僅佔購買過數字藏品的全部用戶的13.58%。
不得不說,儘管00後對數字藏品的接受度和包容度更高,但真到比拼“真金白銀”的消費能力時,現階段00後還是無法與80後、90後相提並論。
2、男性的存在感明顯高於女性
在數字藏品市場,現階段男性的存在感要明顯高於女性。這並不是錯覺:
在參與調研的購買過數字藏品的用戶中,男性用戶數量約是女性的3倍。而在所有知道數字藏品的用戶中,超過9成的男性會選擇購買數字藏品。這也就意味著,不管處於何種目的,大部分男性只要知道數字藏品這種新鮮事物的存在,都很容易被其吸引並選擇參與其中。但在女性群體中,這一比例要低很多——大約1/4的女性即便知道數字藏品,也不會選擇購買。
這可能主要是由於男性與女性的風險承受能力存在差異:男性偏愛風險,敢於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女性則趨於穩妥,希望盡量規避風險。
3、每4個數字藏品購買者中至少有一個“互聯網打工人”
除了年齡和性別外,什麼職業的用戶會更偏愛數字藏品呢?答案是:有過互聯網相關經驗的人群會更容易接受數字藏品。
在參與調研的所有用戶中,互聯網行業是數字藏品用戶最密集的領域。相較其他職業,在人數上具有絕對優勢:每4個參與購買數字藏品的用戶中,至少有1個是“互聯網打工人”。
而排在互聯網之後的的第二大數字藏品用戶行業聚集地,就是傳說中的“自由職業”。儘管這個職業範疇很“神秘”,但不得不說,這和數字藏品內在的自由平等特質還是很契合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學生群體作為數字藏品行業未來發展的希望,如今也已經邁入市場,參與到數字藏品購買行列中。
4、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更熱衷購買數字藏品
不同地區的人由於歷史文化和經濟水平等原因,在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上存在較大差異。這在數字藏品消費人群的分佈上也有一定體現。
從地區分佈來看,西北和西南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用戶目前對數字藏品的熱情較低,知道數字藏品的用戶數量和比例都處於較低水平,參與購買的用戶數量更少。而在城市層面,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正成為數字藏品消費者的聚集地,但數字藏品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目前還普遍偏低。
5、新時代“打工人”傾向於購買
數字藏品價格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十分“親民”的。尤其是與海外NFT項目動輒成千上萬的價格相比,數字藏品購買者在看到數字藏品的價格時,可能都會發自內心地高呼一句:真香。
由於價格美麗,數字藏品也成為了普通工薪階層所能接受和消費得起的新鮮玩意兒。從調研的數字藏品用戶收入分佈情況來看,目前月收入在2萬以下的普通打工人是數字藏品購買大軍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大約85.55%的數字藏品購買者收入都集中這一區間。
數字藏品消費特徵
1、對於為何購買數字藏品,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00後與70後在購買數字藏品這件事上多是由好奇心驅使,70後除了好奇外更注重數字藏品的外觀設計,而00後在好奇之餘更希望數字藏品能為他們帶去可觀的經濟收益;
80後與60後購買數字藏品表現出了“寄情於物”的特徵,因為他們喜歡的數字藏品往往也蘊含著特殊的意義,可能喚起的是兒時的記憶,也可能是與愛人一起走過的山川河海以及看過的名勝古蹟;
對90後來說,購買數字藏品,純純看的就是眼緣,外觀好看才是王道!
2、收入不同參與數字藏品購買的目的與動機也不同
收入高低可能決定了你能拿多少閒錢出來參與數字藏品的購買。
2萬元的月收入似乎是購買偏好的分水嶺:月收入低於2萬元,大家購買數字藏品除了看重收藏價值,主要還是希望通過數字藏品獲得經濟收益;而一旦月收入超過了2萬元,那麼購買數字藏品這件事兒純純地就成了一種彰顯個性的“愛好”,理由可能是“喜歡的IP發售了數字藏品”。
3、數字藏品市場仍然是賣方市場,能買到什麼樣的數藏得看發行方賣的是啥
文物類蘊含中國文化的數字藏品,以及畫作等藝術品類數字藏品是目前數藏市場的兩大購買偏好,如果把頭像類數字藏品這種第三大市場購買偏好也算在內,那麼可以概括為文化藝術品大類是目前數字藏品市場大家購買的主要品類。
不過這也與數字藏品市場目前品類單一且主要集中在文化藝術品類的市場現狀有很大關係,說明目前的數字藏品市場仍然是賣方市場,能買到什麼樣的數字藏品,主動權在發行方而不是消費者。
不過像音樂、電影、演出等其他數字藏品的類別,也有一定的市場購買傾向,這些相比之下冷門的類別如果精心設計製作可能在未來也可以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4、價格並不是影響大家買數藏的重要因素
在數字藏品這個新興領域,價格似乎並不是影響大家購買數字藏品的主要因素之一,當然也不是說大家不差錢,而是數字藏品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十分陌生的領域。
“不理解”“不熟悉”可能才是阻礙大家參與數字藏品的主要原因,大家似乎都深諳“不熟悉的領域不投”這樣淺顯的投資基本準則。
5、2022數字藏品十大關鍵詞新鮮出爐
參與數字藏品的人群主要是90後群體,如果遇到一個購買過數字藏品的90後,Ta很有可能會用“NFT”來給你介紹什麼是數字藏品;而在談及為什麼要涉足數字藏品領域,Ta則會用“新鮮”“潮流”等標籤向你傳達鮮明的個性。
數字藏品熱度雖高,投資仍需謹慎
數字藏品是一個“年輕”的行業。說它“年輕”,其實有三層含義:首先是行業很年輕,數字藏品在中國發展的實際時間很短,不過兩年左右;其次,數字藏品的用戶群很年輕,正如調研結果所顯示的,80後、90後才是當前參與數字藏品的主力軍;當然最重要的是,如今的數字藏品和年輕人一樣充滿生機活力,但也可能在發展過程中因為經驗不足而犯錯。
那為什麼數字藏品能讓年輕人如此上頭呢?
原因不少,首先是數字藏品本身俱有足夠的科技含量,能滿足年輕人追求潮流與彰顯個性的需求;其次,目前大約7成的數字藏品是以傳統文化IP為題材,而隨著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接受度越來越高,作為一種科技驅動的文化創新載體,數字藏品可以讓各類文化作品以一種更年輕、更現代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必然受到年輕人的親睞;此外,數字藏品目前供需關係失衡,經常供不應求,這種人為製造的稀缺性會讓熱度進一步提升。
而更直觀的原因的是,與NFT市場相比,數字藏品是年輕人更能消費得起的“潮流”。數字藏品大幅降低了用戶的參與門檻,讓年輕人能以一種更簡單、更輕鬆的方式參與其中。
不過,我們也看到目前數字藏品市場依舊存在哄抬價格、蓄意炒作、炫技獵奇等一系列問題,合規監管亟需共識。針對NFT/數字藏品市場存在的金融風險,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已於4月13日聯合呼籲會員單位共同發起倡議,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
日前,微信也更新了《微信公眾平台運營規範》,明確表示在其平台上提供與數字藏品二級交易相關的服務或內容的,將責令限期整改、限制賬號部分功能或永久封號的處理。
儘管現階段國家相關部門並沒有在法律層面直接明確禁止數字藏品二級交易,但通過相關行業協會的倡議以及部分涉及虛擬貨幣交易、元宇宙的政策文件,還是可以看出相關監管機構對數字藏品市場的監管思路,主要是通過限制數字藏品交易平台炒作和數字藏品金融化和證券化傾向來保證數字藏品市場的安全可控。
數字藏品熱度雖高,但歐科雲鏈研究院仍需提醒各位看官:國內數字藏品平台良莠不齊,平台技術能力差異較大,各類市場亂象屢見不鮮,您在關注和參與數字藏品市場時,應慎重參與、謹慎購買,避免因投機炒作造成財產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