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5 vs Web3:未來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地

6月10日,Twitter的聯合創始人傑克·多爾西(Jack Dorsey)的子公司TBD宣布推出Web5 平台。

TBD通過16頁PPT闡釋了Web5的概念定義、關鍵內容和實現路徑。

在多爾西看來,Web3並沒有真正地做到將數據歸還給用戶。

因為幾乎所有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都運行在區塊鏈開發平台Infura或加密基礎設施服務商Alchemy的集中式基礎設施上。

也就是說,用戶的數據由被谷歌、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控制變成被投資區塊鏈的風險資本家、集中式API基礎設施公司所擁有和控制。

這是多爾西一直抨擊Web3的原因。他曾發推表示,“用戶並不實際擁有Web3產品,Web3的實際擁有者是項目背後的風投機構(VC)及其有限合夥人(LP)”

至於為什麼沒有“Web4”而直接是“Web5”,多爾西團隊給出了原因:Web5是Web2和Web3的集合,即Web2+Web3=Web5。

這個答案雖然看著有些“敷衍”,但也體現出Web5與Web2和Web3同宗同源的特點。

6月10日,Web5一經提出即震驚眾人。

在大部分人看來,Web3都還處在遠未到來的時刻,Web5概念太過超前,然而我們可以通過梳理Web的發展歷程,看看Web5概念之下的觀點。

從靜態網絡Web1到協作網絡Web2

一開始,有我們現在稱之為Web1的東西,當時簡稱為Web。

在這個階段,開發了第一批網站,門戶和在線服務,用戶只能閱讀信息,沒有直接互動的機會。

由於用戶之間不可能進行交互,那些訪問網絡的人只是消費單向通信網絡中提供的內容,因此,Web1也被稱為“靜態網絡”。

Web2隨著社交網絡、博客、論壇和播客等應用程序的出現和擴散而逐漸到來,這些應用程序使新的參與式通信成為可能。

由於這些新工具的發展,用戶開始相互交流並分享內容。

在這一步中,曾經只是被動行為者的用戶,成為在線內容的創建和管理的持有者,構建新的流程和交互,這就是為什麼Web 2被稱為“協作Web”。

Web3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就像Web的其他階段一樣,很難確定Web3的出現時間。這是因為Web開發是一個過程,因此沒有固定的開始日期。

儘管Web3這個術語是Gavin Wood在2014年才創造出來的,但是許多人認為Web3的想法是在2006年左右出現的。

這應該是互聯網的下一步。它仍處於起步階段,還不能確定Web的下一階段到底會是什麼樣子,但它一定是被稱作Web3。

來源:Electric capital

Web3沒有一個單一的創建者,它正在被不同個人和組織相互合作建立、開發。

但是,總的來說,構建Web3的人,也是那些在以太坊、EOS和TRON等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平台處於領先地位的人。

從廣義上講,Web3的主要目標是試圖解決Web2的最大問題:通過私有網絡收集個人數據,從而實現監控資本主義。而對這一不足的修正是未來互聯網的真正市場。

為此,Web3的主要創新的重點是成為一個分散的網絡,不受任何一個實體的控制,由每個人都信任的共識機制平台形成。

在其中,分散式應用程序(DApps)將建立在開放網絡之上,任何實體都無法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收集數據,也無法限製或審查任何人的訪問。

也就是說,正如Web3為自己命名的一樣:Web3的使命是創建“一個分散和公平的互聯網,用戶控制自己的數據、身份和命運”。

Web3開發人員承諾的第二個創新重點是,這些分散的網絡將使互聯網的價值或“金錢”直接在用戶的賬戶之間轉移,而無需中介。

而且,這兩個功能——去中心化和互聯網貨幣——仍處於早期階段,是理解Web3的關鍵。

然而,許多批評者對當前的Web3表示擔憂,例如它依賴於風險投資家(如A16Z,Andreessen Horowitz)的資金,這將損害其主要的創新重點——為用戶提供一個真正分散的網絡。多爾西擔憂的地方也在於此。

Web4不見了?

在Web3之後——這個術語涵蓋了世界各地正在構建的所有區塊鍊和分散式技術,Web的下一階段並不是真正的新版本,而是我們已經擁有(Web2)或已經構建(Web3)的替代版本。

Web4,也稱為“移動Web”,它是一個具有適應移動環境的必要基礎設施的Web4。可以想像一下,這是一個實時連接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所有移動設備的網絡。

Web4實現了用戶和機器人之間的移動性和語音交互。

如果以前網站的重點是用戶通過在桌面和計算機與互聯網進行交互,那麼Web4的重點是使用戶能夠通過機器人使用和分發信息,連接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而不管身處在哪裡。

因此,Web4改變了人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在網絡的第四階段,人類將不斷接觸機器人,日常生活將越來越依賴機器。

蒂姆·伯納斯的“Web5”和多爾西的“Web5”

儘管許多人是在最近新聞報導多爾西時才第一次聽說Web5,但事實上,這個詞並不新鮮。

2009年,Web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TED Talks上發表了一次演講,他認為Web5是“開放,連接,智能Web”,稱其為情感網絡(Emotional Web)。

實際上,Web5的真正形式仍在形成中,根據目前的跡象,這個網絡也稱為共生網絡,它將是一個相互連接的網絡,當我們和別人相互通信時,它會與我們進行通信(就像個人助理一樣)。

來源:cointelegraph Research Terminal

這個網絡將非常強大,完全依靠人與計算機之間的(情感)交互運行。基於神經技術,互動將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習慣。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當前監控資本主義盛行,但目前Web2“本身”在“情感上”是中立的,這意味著它不感知用戶的感受和情感。

現在,隨著象徵著情感網絡Web5的提出,這種情況可能會在未來改變。比如WeFeelFine,這是一個通過耳機映射人們情緒的系統。

沿著這些思路,在蒂姆·伯納斯的Web5中,用戶將會與他們的情緒或經由面部識別變化產生相互作用的內容進行交互。

蒂姆·伯納斯在2009年設想的情感或共生網絡這一構想和傑克·多爾西宣布的“Web5”似乎無關,傑克·多爾西想的是讓用戶的數據權歸用戶所有,不讓它落入大公司手中。

在多爾西看來,Web5實現目標的路徑是要基於比特幣網絡,而不是像在Web3中被廣泛使用的以太坊以及其他基於智能合約的區塊鏈。

Web5是一套去中心化Web平台,允許開發人員利用去中心化標識符、可驗證憑證及去中心化Web 節點,編寫出去中心化Web 應用程序,從而將身份和數據的所有權與控制權歸還給個人。

也就是說,Web5只有身份存儲在區塊鏈上,其他所有內容都存儲在用戶運行的節點上。

和Web2相比,漸進式Web應用程序是通過緩存將用戶相關信息集中起來,再整體轉交給集中式服務器,但Web5將利用去中心化Web節點取代這些集中式服務器,保證用戶數據不致落入第三方之手。

這種構想看起來和Web3一樣,但多爾西團隊認為前提是這一切都基於比特幣網絡。

小結

當然,無論是Web3還是Web5,都是為了確保用戶在互聯網上的安全性。專注於去中心化網絡的舉措越多,對用戶就越好。

在發展過程中,這些舉措會將所有技術、財政資源以及致力於實現去中心化網絡所需要的工作和人聚集在一起。

這樣看來,這一理想的未來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地。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