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1.0與2.0 親歷者眼中的Web 3.0 與信任協作

作者| Hendrix

互聯網從上世紀90年代誕生至今,已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世界。我從2000年擁有自己的第一台PC 開始接觸互聯網,到如今成為Web 開發者及站長,也有22個年頭了。

*圖源:網絡,世界上第一台萬維網服務器

在討論Web3.0 之前,我們不妨看看Web1.0 和2.0都做了些什麼。就拿我本人說吧,我1996年上小學時,互聯網的概念就早早出現在了電視節目裡。那時候,上海的計算機教育可能是全國領先的,我們有計算機課程,學習Microsoft Office 辦公軟件以及LOGO 編程。

4年級的時候,做教授的奶奶說將來計算機和英語很重要,要從小學起,於是爸媽給我買了我的第一台電腦。那是一台三星品牌機,20G 硬盤,128MB 內存,Windows 98 操作系統,加一個17寸純平顯示器,在那個年代可以算是非常高配了。

配置電腦的時候,特意加裝了一個56K Modem。可能現在的少年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Modem 中文名叫調製解調器,也叫“貓”,它通過固定電話的電話線撥號,讓計算機連接互聯網。

*圖源:網絡,電話撥號上網用的調製解調器

撥號的時候,蜂鳴器會發出“滴滴,嗶嗶嗶”的聲音,因此當年電視節目裡常用Modem 的撥號音作為連接互聯網的代表BGM。我至今記得,當年上海的上網號碼是8888和8163。貓的理論速度是8KB/s,實際速度通常是4-6KB/s,這對於現在的少年來說可能是無法想像的,幾乎等同於無法上網。但那時候的互聯網,即Web 1.0,全部都是純文本的只讀內容,甚至圖片都很少,可以比喻為電子報紙,你只能看,不能發表意見。我用Internet Explorer 5.0 打開的第一個網站,是新浪網。 Web1.0 的時代,圖片打開的時候,是像麵條一樣一絲一絲加載出來的,

加載個2分鐘都是很常見的。

那時候的網,連百度都還沒出現,甚至谷歌都還是個嬰兒。現在的少年可能無法想像,那時候要找一個網站,只有兩種途徑:雅虎搜索引擎、紙質的黃頁。現在的少年可能也不知道黃頁是什麼,它最早應用於電話號簿(也是紙質的),當年上海有一些出版社會定期印刷網站網址的黃頁,在街邊的書店、報社就能購買。

*圖源:網絡,中國第一個校園BBS

Web1.0,唯一能由用戶產生的內容是電子郵件、聊天室及BBS 論壇。當時新浪網聊天室是純網頁版,大廳里分為好幾種話題的頻道,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入聊天室,和全國的網民通過純文本交流,是的,一開始甚至還沒有表情包,也不能發圖片。而聊天室使用的技術AJAX(只刷新局部頁面而不是全部以提高網站響應速度的技術),在後來的Web2.0 時代被發揚光大,成為了技術基礎。

Web1.0 的時代,互聯網和電腦、手機一樣,都是生活中可有可無的附加品,如果沒有,也不會影響正常的世界秩序。那時候沒有網絡審查,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接觸到所有有價值及有害的信息。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發生了精妙而不可逆轉的變化。

2003年,上海開始普及家庭寬帶。那時候的寬帶,雖然只有50KB/s,但比起Modem 的4KB/s,讓互聯網應用的可能性一下子擴充了不少。互聯網也開始步入了Web2.0 的時代,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時代。

Web2.0 的互聯網不再是單純的輸出只讀內容,博客、社交網站的出現讓用戶能夠發表自己的內容,每個人在互聯網上都開始擁有了身份。建立博客網站甚至不需要用戶懂計算機技術,只要在博客平台(例如新浪)註冊一個賬號就可以開通。要說有代表性的Web2.0 產品,可能就是微軟的MSN 以及騰訊的QQ 空間了。後來國外的Facebook、國內的校內網(後改名人人網)把Web2.0 推向了新高度。

互聯網也開始成為商業公司賺錢的工具,通過對用戶數據的分析,了解用戶的興趣及需要的商品,從而在網頁上投放有針對性的廣告,是一筆不小的生意。亞馬遜、淘寶網的出現也促生了新的商業模式。而現在發達的互聯網應用,如外賣、在線教育等,更是革了許多傳統行業的命。

計算機和網絡不再是生活的附加品,而變成了必需品,互聯網開始反過來對這個世界產生影響。可是殊不知,在我們享受便利的同時,我們也出賣了自己。如果你沒有為一個服務花錢,那麼你自己就是商品。由於用戶在互聯網上留下了太多關於自己的足跡,導致算法可能比你的家人更了解你。等到我們意識到隱私保護的時候,已為時太晚。

如果你的用戶肖像僅僅是為了推送商品,可能還沒有什麼害處。但有時候,用戶的數據會被別有用心的公司,用於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大選曾經就被一家叫Cambridge Analytica 的公司,通過和Facebook 勾結,給美國人民定向推送有偏向性的內容,從而操縱選票。 Netflix 紀錄片《The Great Hack》詳細介紹過此事件。

*圖源:網絡,The Great Hack 紀錄片海報

少數商業公司掌管了大量人的身份和數據,是Web2.0 的特點以及問題。這些商業公司的道德底線在哪裡?用戶自己無法掌握。法律通常落後於新誕生的技術,以至於在國內外有數據及隱私監管法律法規之前,這些商業公司可以使用用戶的數據為所欲為。

在我國,由於法律要求的互聯網服務實名制,讓隱私保護及數據洩露問題更可怕。一旦這些實名數據被黑客賣給了騙子,那後果會相當嚴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接到過詐騙電話,能夠精准說出你的名字、地址、購買的商品,甚至你父母、孩子的信息,冒充客服、公安人員進行詐騙。這就是身份信息通過互聯網洩露的例子。

另外,由於Web2.0 用戶產生的內容以及其身份均由互聯網巨頭管理,因此內容管制變得相當容易。用戶發表了讓公司不喜歡的內容,就會被隨時刪除,甚至用戶發表的並不是違法違規內容,都會被這些互聯網巨頭冠以違法的名義刪除,這讓壟斷和限制言論自由都變得相當常見。

這些都是中心化最明顯的缺點——用戶無法防止這些互聯網巨頭公司作惡。人類需要下一代互聯網,一個能被信任、內容不可篡改、自己的數據能由用戶自己掌握的互聯網。於是Web3.0 的理念就誕生了。利用區塊鏈技術,Web3.0 的想法是讓互聯網去中心化,用戶的身份以及產生的內容不再保存在個別公司的服務器上,而是分佈全球的區塊鍊網絡中,區塊鍊網絡用於保證數據的可信以及無法篡改,也沒有人可以隨意刪除自己不喜歡的內容。因為對內容的控制,不是某一家商業巨頭或一個政權說了算,就算想盡方法刪除一台或者幾台服務器上的數據,在龐大的區塊鍊網絡中,也會立即被認為不可信,從而被其它服務器上的數據同步回來。

Web3.0 的去中心化身份(DID)亦是如此,用戶的賬戶不再由個別互聯網巨頭管理,身份數據一樣保存在分佈全球的區塊鍊網絡中,並且只有用戶自己可以控制,用戶授權誰看哪些數據,誰就只能看到哪些數據,從而用戶可以完全控制其身份的用途。

本體的ONT ID 正是這樣一種DID 的實現,它是一個擁有數據授權和所有權確認的自治系統,從而將真正的控制權授予用戶。 ID 生成、存儲、更新和其它關鍵操作的整個過程本質上完全自動化和去中心化,從而允許用戶完全控制和擁有可能與他們相關的任何數據。

DID 也能用於用戶的信用的監管,因為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特性,一旦某DID 代表的用戶或公司作惡,沒有任何一個集權能將作惡記錄刪除,這對於要求反欺詐,反洗錢的金融等領域至關重要。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