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虛擬偶像越來越「糊」?

虛擬人本身,尚欠火候

文字:阿文編輯:小唐設計:戚桐琿

來源:DT財經

原標題:《虛擬偶像為什麼越來越多,卻越來越糊》

六月,美籍亞裔虛擬主播Shoto首次出現在B站直播間,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演唱14首歌,獲得超過100萬的打賞。儘管因為停電導致延遲開播,評論區依然洋溢著粉絲滿滿的喜愛,更有粉絲熱情為新粉安利,介紹起這位虛擬主播從默默無聞到如今紅火的成長歷程。

同樣也是在六月,第十二屆北京電影節找來新國潮智慧型虛擬偶像“梅澀甜”,作為元宇宙推介官,梅澀甜廳局風的皮囊和知識人設,引來圍觀。不過,看完梅澀甜的自我介紹,網友的心情很複雜:“看完你的建模後我決定不罵王者榮耀了”。

順著元宇宙的熱風,技術加持下的虛擬人好比流量密碼,總能一登台就吸引觀眾的目光,賺足噱頭。

虛擬人真的受歡迎嗎?消費者眼裡,虛擬人是個技術產品,還是完美偶像?我們想一探究竟。

#01高人氣虛擬人都是誰?

過去一年,不少虛擬人湧現在大眾眼前。他們有的是唱跳愛豆,有的是公司員工,甚至有清華大學的學生。

我們搜羅了微博上活躍的虛擬人,試圖找出他們的特點和共性。

可以看出,我們目前在社交平台上接觸到的虛擬人,主要是虛擬偶像和虛擬員工,虛擬偶像通過虛擬形象的皮套,呈現內容,供觀眾享用;虛擬員工則是虛擬“打工人”,擔負主播、代言等工作任務。

其中,大部分活躍的虛擬人定位為虛擬偶像。微博粉絲數量前25位的虛擬人中,19位定位為虛擬偶像。

虛擬偶像們持續更新照片、歌曲、甚至舞蹈等娛樂內容,吸引人氣也頗高。達到百萬級粉絲數量的4位虛擬人中,洛天依是歌手、A-SOUL是女子團體、reddi是時尚博主,只有央視網小C是在央視“上班”的主播員工。儘管還沒有虛擬人擁有頂流們千萬級的粉絲量,但洛天依也已經有超過500萬的微博粉絲。

上榜的6位虛擬員工中,有3位代言人,2位主播和1位員工。代言人的品牌屬性極強。屈晨曦,是屈臣氏的專有代言人;哈醬則是哈爾濱啤酒的虛擬人,不僅拿到了華納音樂的簽約,成為一名虛擬藝術家,去年底,還登上了GQ雜誌。

2位主播的情況則有所差異,央視網小C在央視網兢兢業業主持節目,與專家對話;B站的冰糖IO則是個人向主播,通過視頻、直播與觀眾互動。

另一名榜上有名的華智冰身份更特別些,是清華大學的虛擬學生,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知識工程實驗室努力學習,目標是成為有知識、懂交流的聰明(機器)人。

不難發現,虛擬偶像與真人偶像相似,以內容吸引和娛樂大眾,而虛擬員工承擔各種工作任務同時,也是品牌和機構涉足前沿技術的活廣告。

#02看似“完美”的虛擬人

眾多虛擬人活躍,背後必定有眾多的公司玩家。

推出虛擬人的公司,既有科技公司、傳媒公司,也有消費品牌。各行各業的玩家入局虛擬人,無非三個原因:

1. 借力虛擬人的話題性

當新的技術,如此近距離地出現在賽博生活中,必然引來圍觀。

超現實的擬真效果、突破次元壁的互動性,總是比熟悉的真人多了幾分趣味,即使是路人,也會定睛看上兩眼,發出對科技的感慨。虛擬人背後各類公司,也能藉力流量,博得關注。

2. 可塑性強,更接近“理想的人”

非真人的另一個特性,是無限的可塑性。虛擬人可以隨意調整的髮型、五官、身材,打破了真人的局限,通過建模,虛擬人外觀可以無限度接近完美,並且不斷調整迭代。數字特性讓他們既不會外型走形,也不會人設崩塌。相比頻頻掀起輿論風波的流量明星,虛擬人的“皮套”,幾乎是無可挑剔。

3. 賺噱頭,也賺錢

流量和穩固的形象,最終也回歸到盈利。雖然虛擬人起步不久,但賺錢能力已經開始讓人眼紅。

6月,B站虛擬主播總營收達到8700萬,付費人數超過50萬。除了人氣飆高的Shoto,虛擬女團A-SOUL的成員向晚大魔王,在6月直播近十小時,獲得超200萬的營收。

虛擬藝人能帶來營收,並且是高利潤的營收。

A-SOUL背後的樂華娛樂,就在今年的招股書中披露,2021年,虛擬藝人所屬的泛娛樂業務模塊收益增長79.6%,達到3790萬元。由於運營成本相對較低,泛娛樂業務的毛利率也同步走高,從2020年的56.5%增加至2021年的77.7%。

兼具“流量”“不倒人設”“吸金”等完美體質、幾乎完美的虛擬人,似乎在“造勢”和“搞錢”上,前途無量。現實卻並非如此,真實世界正在刺破虛擬人浮起的泡沫。

#03虛擬人的落差,觀眾們的落差

翻一翻活躍在各平台的虛擬人內容互動量,我們發現,他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人氣波動,其中不乏熱度下滑嚴重的偶像。

從B站的播放量、微博和小紅書的點贊數來看,不同平台的虛擬人都面臨著熱度的減退。在洛天依同公司的後輩——言和、AR科技潮牌旗下的李未可、以及入職過阿里巴巴的AYAYI的身上,甚至出現了“出道即巔峰”的唏噓景象。

對比各平台數據,不難發現,相較於微博、小紅書等輕內容平台,活躍在B站的虛擬人,熱度相對較高。仔細翻看內容,我們還發現,不論是視頻、圖片,首次亮相、破次元等內容,更能得到觀眾的偏愛。

虛擬美妝博主柳夜熙的人氣巔峰,是在入駐小紅書的第一條筆記:“正式入駐小紅書啦!”,這條視頻筆記點贊超過49萬。洛天依2019年與薛之謙合唱《達拉崩吧》的視頻,成為他迄今為止熱度最高的視頻,播放量高達668.6萬;虛擬人Vince與運動博主趙依濃合照的照片,也是其熱度最高的一條原創微博,獲得1.3萬的點贊。

對初次見面、破次元倍感新奇的圍觀群眾漸漸離去,似乎表明虛擬人完美,卻又不完美。虛擬人的這份落差,即是觀眾們的心理落差。

從觀眾的角度,我們找到3個落差點。

1. 擬真的觀感

夠不夠真,能不能看得順眼,是虛擬人被認可的第一步。在引起爭議的梅澀甜視頻微博評論區,就不乏對梅澀甜“建模”“動作”“美術”的評論,有人吐槽外形設計的審美,有的則是提出優化的建議。

從小紅書“虛擬人”相關筆記中出現的高頻詞,更能直觀看出大家對“擬真程度”的關注。

進一步分析高頻詞,可以發現,最高頻出現的,是關於顏值的詞:“好看”“可愛”“漂亮”,虛擬人也正是憑藉完美外觀被關注。

除了顏值,大家的關注點,便落到了“擬真程度”。年輕人們紛紛讚歎虛擬人與“真人”的相似度,關注“衣服”“眼睛”“皮膚”等細節的還原。值得注意的是,高頻詞中,還出現了“恐怖”。部分失真的虛擬人,帶來了“恐怖谷效應”。

再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如何“掃描”“建模”,運用“3D”,虛擬人背後的技術,同樣也引起大家的關注。

當虛擬人以人的身份出現,大家自然好奇,虛擬人是否真的複刻了真人的一舉一動,能否精細到衣服的褶皺、皮膚的紋理。不夠擬真的虛擬人,似人非人的神態,不僅不能被看作有“技術含量”的偶像,反而讓人產生恐懼。

2. 持續吸睛內容的落差

虛擬人熱度的式微,某種程度上表明:當新鮮感和感官衝擊過去,沒有持續的內容,虛擬人的完美皮套,也無法維持魅力。

可塑的完美在現階段尚能讓虛擬人用顏值博取喜愛,但這份完美並非不可複制。幾乎目前可見的每個虛擬人,都有著光滑皮膚、深邃五官和勻稱身材。當越來越多“完美”的虛擬人出現,這份完美就變得稀鬆平常,甚至理所應當,無法成為虛擬人的立足點。

虛擬偶像們要想長紅,或許可以參考2007年出道的初音未來。出道以來,初音未來陸續發行專輯,演唱動漫、遊戲主題曲,《甩蔥歌》一度成為洗腦神曲。

虛擬人也許有技術優勢、暫時的流量優勢,但就內容而言,他們並沒有額外的光環。依然需要好內容,才能讓觀眾買單。

3. 情感的落差

一旦對虛擬偶像入坑,粉絲們就會投入真情實感,為偶像花費時間和心力。比如虛擬歌手頂流洛天依,大量的粉絲二創讓其紅上加紅。

出於對偶像的愛,粉絲也會自然關注偶像相關的一切。而目前虛擬偶像的運作機制,並不那麼經得起考驗。

5月,虛擬團體A-SOUL的粉絲就中之人提前解約、收入微薄,集體聲討樂華娛樂。儘管樂華娛樂迅速對事件進行公關說明,但其招股書中的泛娛樂業務高毛利率,與之直播收入中僅1成給到中之人的薪資結構,勢必很難讓粉絲滿意。

A-SOUL曾在宣傳中打出“永不塌房”的名號,但這起中之人事故,讓A-SOUL的B站官方賬號在事發之後的5月11日,直接掉粉5萬。

人設的確沒有崩塌,粉絲對虛擬偶像投入的情感,卻是塌毀了。

寫在最後

前沿科技給人們帶來新的體驗和可能,總是引人注目的。 “虛擬人”,這樣充滿未來感的詞,更是讓人浮想聯翩。

目光拉回眼前,虛擬人本身,尚欠火候。

我們目前最直接接觸到的虛擬人,更多被當作招牌,或內容載體。其本身的智能程度、內容的豐富、機制的完善,乃至未來更多參與到我們生活的可能性,有待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當越來越多的虛擬人融入生活,也許我們對於情感、對於所謂完美、甚至對真實與虛擬,都會有新的認識。

展開全文打開碳鏈價值APP 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