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交圖譜出發看看Web3.0在做什麼?

作者:LD Capital Research

出品:Jill

社交圖譜價值

社交圖譜是個人之間社會關係的映射,它反映了用戶通過各種途徑認識的人:家庭成員、工作同事、學校同學等。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在首屆Facebook F8開發者大會引入社交圖譜這個概念,當時它被用來解釋新推出的Facebook平台將如何利用個人之間的關係來提供更友好的網絡體驗。

現今,社交圖譜已經成為每個社交平台最核心的價值。當用戶在社交平台註冊登錄時,平台會依據用戶的註冊信息查找可能認識的人,通過推薦您感興趣的話題了解您的喜好,記錄您在這個平台瀏覽過的所有內容、與他人的互動,並依據這些信息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社交圖譜。也就是說,這個圖譜會包含著您的人際關係、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而平台根據這些數據就能大致勾勒出您的用戶畫像。

圖片採集於網絡

那麼,這有什麼用呢?不妨先來看一組數據:

圖片採集於網絡

這是Facebook在2021年Q3發布的財務報告,根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Facebook總營收約2,090億美元,其中廣告收入2,050億美元,佔比已經超過90%。因為大部分Web 2.0應用的核心盈利模式就是通過向用戶提供免費服務而獲取用戶數據,並通過廣告商獲得廣告支付收入。以Facebook為例,通過個性化的廣告推薦、內容推薦每年可帶來數千億美金的收入,而這些事實上都是以用戶行為數據為籌碼進行的變現。

漫談Web 2.0社交圖譜痛點

由於Web 2.0應用架構的特性是將所有數據都存儲在中心化數據庫,所以每個用戶在社交平台上形成的社交圖譜數據都被平台所屬公司控制。並且當用戶在註冊一款社交應用或者說任意一款應用時,都需要簽署《用戶服務協議》和《隱私政策》,這意味著你同意你的數據所有權歸平台所有,解釋權也歸平台所有,甚至,在用戶發表不當言論時還會面臨被封號的風險。因此,對於用戶而言,他們的社交行為為這個平台創造了價值,但是價值並不會分給他們,他們所擁有的僅是對這個產品的體驗權。

而且,平台時刻監視著用戶的所有行為軌跡,收集用戶數據,可能許多數據在收集時並非具有目的性,但是隨著大數據技術運用的日趨成熟,隱私數據洩露事件也是頻頻發生,甚至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養老、醫療、慈善等巨量詐騙案件都是從信息洩露引起的。 Facebook用戶信息就曾被數據公司劍橋分析洩露和利用,而且Facebook還曾因為侵犯用戶數據隱私問題面臨多項訴訟指控。

另外,在Web 2.0世界中,用戶數據就像被分割的一座座孤島,島嶼之間很難互通。因為社交巨頭們為留住用戶,提高用戶粘性,不惜耗費巨資去締造護城河,一旦用戶跳到另一個應用,就需要捨棄自己已經搭建好的社交圖譜。所以,每當用戶註冊一個社交賬號時,都需要重複認證自己的身份信息,從零開始在新的平台上構建自己的社交關係,遷移成本是很高的。

探索Web 3.0社交圖譜

Web 3.0項目的宗旨是將數據所有權交還至用戶,基於區塊鏈技術,用戶數據是非常透明的。你進行過多少筆交易,參與過哪些DeFi項目挖礦等信息都藏在錢包地址中。而一個地址可以登錄無數個應用,在每個應用內發生的行為都被清晰記錄,通過挖掘和分析這些數據可以完整地描繪出每個地址的用戶畫像。社交圖譜協議正是在以不同方式組織和呈現用戶的鏈上畫像和行為。

  • Lens Protocol

Lens Protocol是Polygon上基於Web3智能合約搭建的社交圖譜協議,由Aave團隊開發,主張讓創作者擁有自己與社區之間的聯繫,形成一個無許可、可組合以及用戶所有的社交圖譜。

Lens協議主要圍繞【Profile NFT】運行,Profile NFT是用戶控制自己數據所有權的關鍵,它的元數據包括用戶生成的所有帖子、轉發的文章、評論以及其它行為的歷史記錄。當用戶登錄某個基於Lens協議的應用時,就可以同步Profile NFT內的的所有資料,獲得該用戶鏈上活動軌跡,如果用戶更換了地址,也可以將該NFT進行轉移。

用戶使用錢包連接Lens協議,創建主頁,主頁會被鑄造為 Profile NFT,只有持有Profile NFT的用戶才可以創作內容並發布、評論和轉發,其他無Profile NFT的用戶只能關注喜歡的博主並收藏內容創作者發布的內容。

Lens協議內用戶分類:

  • 內容創作者,必須鏈接協議創建個人Profile主頁並相應地獲得Profile NFT,才能發佈內容、轉發內容和評論,;

  • 非內容創作者,只能關注自己喜歡的博主,收藏其發布的內容。當用戶關注了某個內容創作者時會獲得Follow NFT,該NFT記錄了用戶關注的順序和數量。不過,內容髮布者可以設置關注者是否能獲得Follow NFT,比如付費或者完成某些的任務。當用戶收藏創作者內容時,用戶會獲得Collect NFT,該NFT記錄了哪些粉絲收藏或購買了哪些內容。

  • 開發者,提供模塊化組件,供開發者自定義這些組件,構建社交產品,所以Lens更相當於一個後端產品。

Lens協議基礎模塊

Lens當前並未向所有公眾開放,僅部分地址有資格鑄造Profile NFT,鑄造總數44,525,總發帖數93,335,其它各項數據如下圖所示:

圖片採集於Lens官網

基於Lens協議搭建的應用達到9個,目前暫無通證。

圖片採集於Lens官網

Lens協議特點:

  1. 內容、數據所有權通證化:以NFT為核心構建關係,多個NFT的相互作用呈現關注、轉發、收藏等社交行為,構成圖譜。用戶可以自主控制這些NFT的所有權,例如轉出、售賣或者參與治理,並且可以帶到任何基於Lens協議構建的應用程序中,數據遷移更具優勢。

  2. 組件模塊化、超強可組合性:社交功能模塊化,遵循在特定的執行步驟調用白名單智能合約,例如當用戶在關注個人資料時會觸發【Follow智能合約】,當用戶喜歡或收藏內容時會觸發【Collect智能合約】,允許開發者使用這些模塊化組件在Lens上搭建自己的應用。

局限性:

  1. 在使用Lens協議時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錢包地址的簽名驗證,尤其對於社交這種高頻應用,這就帶來了一些困擾:首先是用戶的關注、評論、收藏等動作都需要付費,所以Lens選擇了基於Polygon,雖然gas費用比較低,但是這種設計會使得使用過程不夠流暢;其次,用戶需要一直不斷的對錢包地址進行確認,也是非常影響使用體驗的。

  2. 用戶在Lens上的社交圖譜是圍繞個人主頁NFT建立的,因此社交關係的建立完全是從零開始的,所以建設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3. 基於Lens協議搭建的應用可以共享用戶數據,不過還是需要開發者自己去抓鏈上數據,再用數據庫還原,也是需要一定的成本。

  • CyberConnect

CyberConnect協議於2021年9月創立,11月獲得由Multicoin Capital、Sky9 Capital、Animoca Brands等機構1,000萬美元融資,是第一個做去中心化的社交圖譜協議。

CyberConnect的社交模塊比較簡單,主要是由【關注按鈕】和【關注者列表】組成。用戶可以通過Follow按鈕進行相互關注,以此建立用戶彼此之間的關係。該協議的核心是去中心化且防篡改的社交通訊錄,可有效促進以用戶為中心的數據創建、更新、查詢和驗證,其技術架構著重在三個方面:

1)存儲:採用了Ceramic定制的IPFS可變數據流存儲,實現圖譜的去中心化存儲和數據更新功能;

2)身份認證和授權:設計了一套安全密鑰方案,將身份密鑰和用戶的交易密鑰區分開,避免資金風險;

3)數據抓取:數據索引器(Index)聚合鏈上和鏈下數據。

CyberConnect官網

CyberConnect的數據源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鏈下數據源和交易數據源中的數據被抓取並進行組織和整合;其次,索引器根據已有的鏈下社交圖譜形成新的數據;此外,用戶授權在DApps上使用CyberConnect 登錄後,用戶在DApps上的社交圖譜的數據也會被CyberConnect抓取。所以,CyberConnect是將現有的社交圖譜數據結合,形成在Web3上的社交圖譜。

CyberConnect支持以太和Solana兩條鏈上的地址綁定(BSC鏈未統計),用戶數達到149萬,索引用戶達到189萬,CyberConnect正朝著多鏈方向發展。此外,該協議還進行了生態應用孵化,目前生態系統中扶持了30多個項目,涵蓋了包括社交、NFT、去中心化身份、錢包等多個板塊。

CyberConnect官網

CyberConnect協議特點:

  1. CyberConnect是一個多鏈、多平台的社交圖譜協議,會自動關聯用戶的Opensea、Mirror等賬戶,側重為不同應用的開發人員提供基礎設施集成服務,讓這些應用可以高效快速地採用CyberConnect的社交圖譜數據。

  2. CyberConnect以中心化存儲技術方案解決用戶社交數據主權問題,更有利於存儲較大數據,數據的創建和更改會相對便捷。

局限性:

  1. CyberConnect目前能提供的功能有限,無成本的社交圖譜讀寫也致使協議中容易產生冗餘數據。

  2. CyberConnect採用的是Ceramic存儲方案,曾因用戶的大量湧入而導致Ceramic宕機,其高並發解決方案還需檢驗。

  • 5Degrees

5Degrees是由TokenPocket錢包孵化的社交圖譜協議,採用ERC-1155標準構建,並將用戶的核心數據(即關注地址名單等用戶關係)生成為Profile NFT,從而形成一個社交關係網絡的基礎設施。

5Degrees協議實現與Lens有較大程度相似,圍繞Profile NFT運行,提供基礎的社交功能模塊。不過該協議僅提供【關注】功能,用戶在關注創作者時,可以獲得創作者的個人NFT,即Follow NFT。

5Degrees官網

目前,5Degrees推出了個人主頁產品Fans3.0,用戶在連接錢包後可進入個人主頁,該頁面會直接展示用戶錢包地址內所有資產,包括NFT、POAP,以及交互過的DeFi協議和身份認證協議。

除此之外,還有增加社交模塊後的Uniswap和PancakeSwap,所有用戶都可以直觀地獲取他們關注的人的詳細交易數據。

5Degrees官網

5Degrees協議特點&局限性:

  1. 5Degrees 協議實現原理與Lens有很大程度相似,但是提供的功能相對簡單,距離搭建社交圖譜還有一定的距離。

  2. 允許其它應用程序接入,任何支持ERC-1155標準的項目都可以集成該協議。

以上是社交圖譜協議最具代表性的項目,目前社交圖譜協議實現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將用戶數據NFT化,二是採用去中心化存儲技術解決方案。前者的優勢是直接將用戶數據變成NFT資產,無需更加複雜的加密技術,後者更有利於大數據的存儲,且數據更改更加便捷。

寫在最後

縱觀目前的Web 3.0社交生態,由下至上大致可以分為底層的公鏈應用載體、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庫、呈現鏈上用戶身份和關係的去中心化身份層、上層的社交應用產品以及用戶入口的工具和插件。其中,社交圖譜是對鏈上用戶之間的關係捕捉和數據積累,是搭建Web 3.0去中心化身份基礎設施的重要組件。

不過當前的去中心化社會身份層面構建並不完善,因技術門檻和應用推廣等方面的問題,還處於早期階段。誰都不知道Web 3.0會怎麼樣, 大多數Web 3.0的用戶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毋庸置疑的一點就是培養用戶的去中心化身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一過程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Foresight所說,優質關係和網絡效應的積累要到達一個臨界點才能形成質變,我們將對此永遠保持樂觀期待!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